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是一种以不同角度、不同途径、不同方法思考现象,追求多样化解答和设想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它的显著特点是流畅性、变通性、灵活性.解化学题也是这样,贵在思维变通.对同一道习题,要寻求尽可能多的解答方法,促使思维发散.下面以元素推断题中最为常见的“三相邻”元素推断题为例,谈谈思维变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3.
龚颖潮 《新高考》2004,(3):51-52
推断题是历年高考化学试卷中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主要题型,它具有知识覆盖面大.综合性强,思维方式灵活多样等优点,故成为深受师生喜爱的“经典题型”。在高考中.考虑到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比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主要考查与单质及其无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有关的知识。在形式上,推断题一般分为两种类型:文字陈述型和框图表达  相似文献   

4.
5.
6.
兰建祥 《考试》2004,(6):42-44
1.解元素推断题必用的重要关系(1)围绕ZAXn(n为化合价数)的有关关系①核电荷数(z)=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n=O时) ②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相似文献   

7.
1 巧用各周期元素种数的取值特征首先 ,我们来分析每周期的元素种数n的取值特征 .第 1周期元素的n =2 =2× 12 ;第 2、3周期元素的n =8=2× 2 2 ;第 4、5周期元素的n =18=2× 3 2 ;第 6、7周期元素的n =3 2 =2× 42 ;… .根据其取值特征 ,很容易记忆各周期的元素种数 .其次 ,可由此推出每周期惰性元素的原子序数Z .第 1周期氦的Z =2 ,第 2周期氖的Z =2 + 8,第 3周期氩的Z =2 + 8+ 8,第4周期氪的Z =2 + 8+ 8+ 18,第 5周期氙的Z =2 + 8+ 8+ 18+ 18,第 6周期氡的Z =2+ 8+ 8+ 18+ 18+ 3 2 ,… ,由此方法容易推出惰性元素的Z ,并可用于解题 …  相似文献   

8.
(1)若某气态混合烃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6,或它的平均化学式为CxHy,其平均碳原子数1相似文献   

9.
10.
尤志杰 《考试》2004,(2):48-49
[例]现有四种无色溶液a、b、c、d分别是Na2CO3、Na2SO4和Ba(NO3)2中的一种。为确定每种溶液,做如下实验: (1)a+d→气体+溶液(2)b+c→沉淀+溶液(3)b+d→沉淀e+溶液(4)a+b→沉淀+溶液f (5)e+f→气体+溶液。则a、b、c、d依次是[ ] A.Na2CO3、Ba(NO3)2、Na2SO4、H2SO4 B.Na2SO4、Ba(NO3)2、Na2CO4、H2SO4  相似文献   

11.
物质推断题是化学的难点之一,是考查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典型题型,也是近年来各地中考化学的热点之一。根据题给条件,物质推断题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框图题由于题目字数少,题意及所供信息新且简洁,因此审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其解题过程往往分为三步:  相似文献   

13.
14.
一、叙述型推断题。此类题给出物质范围和实验现象,要求考生推断混合物中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和可能存在的物质.解答时应逐步分析实验现象,再结合某些物质的特殊颜色及溶解性特征,依次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5.
16.
思路 根据元素(或某种具体微粒如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利用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进行推理判断。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则古老的故事:一位猎人带一只黄鼠狼、老母鸡、大白菜过河。不过每次只能渡过猎人与他所带三物中的一种,且知,当猎人不在时,黄鼠狼吃鸡,鸡吃大白菜。在这则故事答案背后就隐藏了一个重要的准则——“黄鼠狼原则”,即在一圈鸡窝里若有黄鼠狼就不会有活着的老母鸡。将此原则引入到化学推断题中便会有许多奇妙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将元素“三角”转化关系结合元素价态变化、物质类别的变化、反应条件的变化、物质性质的变化等特有变化,可以快速准确地破解推断题.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化学《化学平衡》这一部分中有这样一类平衡,就是在一个容器中同时存在两个或多个可逆反应。我们通常把这类平衡称为“双平衡”或“多平衡”。因这类平衡中各可逆反应间的相互影响,学生分析起来很费劲,下面笔者就对此类题的解法作以探讨,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20.
框图题是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一种经典题,这类题具有条件隐蔽、变化较多、关系复杂、思维量大、综合性强等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很有好处,其题型从形式上看可分为连线型和箭头型,本仅从内容上进行归类简析,以飨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