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强烈的情感色彩,能够打动人心的作文,无疑是深受欢迎的。同学们在写作文时,也要学会抒发和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意,适当地揉进情感色彩,才能写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佳作。那么如何进行情感作文?“煽情”的作文写作有什么诀窍吗?回答是肯定的。先看下面这篇习作吧。盼归(稼轩小学蔡敬芝)我的爸爸在浙江打工,快过年了,他还没有回来,我很想念他。不久前,妈妈给我添了一个妹妹。妹妹每天晚上都要哭好几次,不是尿床了就是要吃奶,吵得我睡不好觉。我估计她的哭声全村人都听得见。白天,我一有空还要帮妈妈带妹妹,可是妹妹不太喜欢听我讲故事,哭声不断。我想要是爸爸在家,我这个做姐姐的也许就不会那么辛苦了。我相信爸爸一定有好办法,能够逗得妹妹好好睡觉或者哈哈大笑。可是爸爸,你什么时候能够回来,看看你从没有见过的小女儿,看看我们呢?这篇习作,全文没有出现“盼归”字样,但是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女儿对父亲的思念。而这种感情的表达,主要是通过“我”帮妈妈带小妹这件事情的叙述来展开的。再看下面这篇作文,看看它是怎样表达情感、打动读者的。阿姨也是妈妈(逸夫小学杨吴馨晨)诀窍二:写人抒情,人情结合阿姨就是阿姨,她怎么也会是妈妈呢?让我慢慢告诉你吧!我妈妈和爸爸工作特别...  相似文献   

2.
“逗”     
“丹丹,你说爸爸好,还是妈妈好?”爸爸望着小丹丹漂亮的脸蛋问她。“丹丹,你说妈妈好。”妈妈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糖块,“给你吃糖。”“丹丹,你瞧爸爸手里。”爸爸变戏法似地摸出几块巧克力,“多好吃!说妈妈坏,爸爸好。”  相似文献   

3.
我婆婆老跟我女儿说“妈妈不好,不要妈妈了,让妈妈回你姥姥家吧”之类的话。有一次我老公在单位值班,女儿问:“爸爸怎么没回来?”婆婆说:“爸爸不要妈妈了。”我很生气,叫她不要这样对孩子说话,她就说:“我说着玩呢,逗孩子呢。”每次都这样,我生气也没用,过后她照常说。  相似文献   

4.
<正>舞蹈班刚下课,六岁的阳阳就兴冲冲地跑到妈妈跟前,可是妈妈却沉着脸,递给她水和蛋糕之后转身就走。阳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好低着头跟在妈妈后面。妈妈边走边生气地说:"老师教的那个动作你怎么老做不好呢?你看丹丹就做得比你好,人家就是比你聪明多了!你以后最好给我认真点儿,我花那么多钱是让你来好好学舞蹈,不是让你来玩的……"阳阳辛苦练习了两个小时,本  相似文献   

5.
丹丹跟妈妈出去做客。妈妈吩咐她说:“见了人,要有礼貌,懂吗?”丹丹说:“知道!”到了外婆家,丹丹老远看到外婆,就亲热地叫道:“外婆,您好!”外婆眯着眼睛直夸:“哟,丹丹这小嘴儿真甜!”舅舅送给丹丹一叠漂亮的《娃娃画报》,丹丹乐得直跳:“谢谢好舅舅!”舅舅摸着她的辫儿说:“嗯,丹丹是个甜嘴姑娘!”中午吃饭,舅妈烧了好多菜,丹丹吃得津津有  相似文献   

6.
费晓华  胖胖 《家庭教育》2006,(4X):23-23
丹丹第一天上幼儿园,回到家,这小家伙就兴奋地跟我说:“妈妈,妈妈,我今天认识了好多阿姨,有王阿姨、张阿姨、陈阿姨、还有还有……对了,还有茶杯阿姨。”  相似文献   

7.
寄自己     
莱莱跟爸爸生活在一起,她很想见妈妈一面。可是一提起妈妈,爸爸就很生气地说:“你妈妈不要我们了!”“可是,莱莱想看妈妈呀!”莱莱的眼睛湿润了。“爸爸也想啊——不,爸爸才不想呢!”爸爸板起脸说,“以后,不许你提妈妈!”可是莱莱太想见妈妈了,但她不知道妈妈住在哪里。  相似文献   

8.
彤彤和妈妈一起到王叔叔家做客,王叔叔热情地接待了她们。一见面,王叔叔的女儿丹丹高兴地叫着阿姨,可是彤彤却不好意思地躲到了妈妈身后,紧紧地抓住妈妈。妈妈在心里叹了口气:怎么这孩子的个性这么别扭呢?如果能活泼大方点多好!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在女儿面前“示弱”我记得很清楚:感冒的我在上了一天班后回到家里,已是头昏脑涨,只想美美地睡上一觉。刚进门,4岁的女儿迎了上来,拉着我的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牵着她来到卧室,自己靠在床上,对她说:“妈妈头痛,想睡一会儿,你能不能去和厨房的阿姨说一声,待会吃饭的时候你们先吃,不要叫妈妈。”女儿接过我的“任务”跑出去了。不一会儿,她跑进来对我说:“妈妈,我已经和阿姨说了。”看着女儿很兴奋、很自豪地做着我交代的“工作”,并且期待着还能继续为我做点什么时,我又对她说:“今天妈妈不能陪你玩了,你自己先玩会儿,如果和阿姨吃完饭,爸爸还没回来,等阿姨要回家时,你再来叫醒妈妈,好吗?”“嗯。”女儿点点头。  相似文献   

10.
女儿接电话     
“您找我妈妈吗?请您等一下,我帮您去叫!”五岁半的女儿在接电话,她的声音里充满了热情。这个小家伙总算懂得该怎样接电话了。回想当初,女儿刚学会走路时,就对电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次我们接听电话,她总会跑过来在一旁观看,她怎么也搞不懂,那么大个的人怎么会躲进那么小的电话里讲话。尽管我和她爸爸一遍又一遍地向她解释,无奈她就是搞不懂。后来,不知怎么她就懂了:原来人不是躲在电话里讲话的,而是在电话的另一端讲话的。从那时起,女儿便开始尝试接电话。大概是感受到接电话的乐趣,每次有人打电话过来,她总是抢着跑过去接听,并且不厌其烦地问人家各色各样的问题。到后来,只要是她接的电话,来电话的人不自报家门,就休想过她这一关。一天早上,我正在厨房里手忙脚乱地准备早餐,电话铃突然响了起来,女儿快步跑了过去。只听她在追问人家叫什么,是哪里人,还听她说:“你不说姓名,我就不替你叫我妈妈。”听到她这么说,我赶忙放下手里的活儿。这时,女儿叫了起来:“妈妈,一个叫张秋艳的阿姨叫你接电话!”我边走边纳闷,我可从来不认识张秋艳这个人啊。一问才知,原来人家打错了电话。  相似文献   

11.
女儿在乡下跟爷爷奶奶住了一个月,回来以后,她跟我说:“妈妈,好奇怪呀!奶奶帮我洗澡都不帮我擦干身子。”“都没擦就穿衣服吗?”我也觉得很奇怪。“擦了,可是她都是用湿湿的毛巾拧干擦,没有像你用干的大浴巾帮我擦,这样还是有点儿湿湿的,没擦干。”我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于是告诉女儿:“奶奶的习惯跟妈妈的有点儿不一样,她觉得用湿毛巾擦就可以了,你一直都跟妈妈在一起,所以你的习惯跟我一样,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呀!只是习惯不一样而已。”“只用湿毛巾擦完就穿衣服,不舒服。”女儿说“,奶奶不会觉得不舒服吗?”“我想奶奶应该觉得还好吧!你又不…  相似文献   

12.
第一幕关键词:父亲影响缺乏女儿出生后,我在家带她,因此她很黏我。爸爸带她去超市,一会儿她就会说:“爸爸,我们回家吧,我想妈妈了。”可能受我影响多吧,女儿胆子很小,好像爸爸对她的影响不大,不知该怎样做才有用。第二幕关键词:孤单缺少玩伴这可能是现在城里孩子的通病吧,住在电梯公寓里,周围没有玩伴。我做饭时她经常过来跟我说:“妈妈,陪我玩玩吧。”她也有几个要好的小朋友,但因为家长都比较忙,同时也怕麻烦别人,就不太走动。这对孩子以后成长不好,可是又能怎么办呢?讨论语沁胆小和缺乏父亲影响这个问题,我们先得从依恋的角度理解亲子关…  相似文献   

13.
丹丹跟妈妈出去做客,妈妈吩咐说:“见了人,要有礼貌,懂吗?”丹丹点点头,说:“知道的,妈妈。”到了外婆家,丹丹老远看到外婆,就亲热地叫道:“外婆,您好!”外婆眯着眼直夸:“哟,丹丹这小嘴儿真甜!”舅舅送给丹丹一叠漂亮的《娃娃画报》,丹丹乐得直跳,“谢谢,好舅舅!”舅舅高兴地摸着她的辫儿说:“不用谢,丹——丹。”中午吃饭,舅妈烧了好多菜,丹丹一边等着舅妈也  相似文献   

14.
小丹丹     
丹丹今年五岁了。她长着一对水灵灵的大眼睛,一张能说会道的巧嘴,两只灵巧的小手,可懂事哩! 有个星期天的上午,小丹丹正在家里洗自己的小手帕。“笃笃笃”,有人轻轻地敲门。小丹丹放下手帕,连蹦带跳地走到门口,小心地拉开了房门。敲门的是个拎着黑提包的叔叔。他笑嘻嘻地问丹丹:“爸爸在家吗?”“爸爸开会去了,妈妈去上班了,我在家值日。”  相似文献   

15.
一个细雨蒙蒙的上午,我曾教过的一个老学员带着她13岁的女儿小溪如约而至。一阵寒暄之后,妈妈忧心如焚地说:“丁老师,我女儿早恋,学习一直在滑坡,怎么办呢?”女儿却焦急地打断妈妈的话说:“丁阿姨,别听我妈瞎扯,根本没那回事。”我会意地冲着小溪一笑,拉着她的手,亲切地说:“阿姨相信你,走,咱们到那屋单独聊,好吗?”小溪顺从地跟我走进了另一个房间。  相似文献   

16.
客人     
客人来时说“欢迎”,走时说“再见”,这是件极容易做到的事,可有时却偏偏做不好。(这么点小事也做不好?为什么呢?)比如妈妈的一位老同学,她每次上门做客总是那么不凑巧。要么是我正好在向妈妈讨钱,眼看妈妈要掏口袋了,可是她却用敲门声把这好事给搅了;要么是妈妈正在给我们削苹果,她一来,最大最红的那只就成她的了。“快欢迎肖阿姨。”妈妈说。我不知道弟弟妹妹们是如何应付的,反正我每次只是尽可能含含糊糊地照妈妈的吩咐,慢腾腾地说声“欢迎”。肖阿姨其实每次都不会空着手来的,可是她带的礼物我们看一眼就不会再看第二眼:都是一些衣料或…  相似文献   

17.
良药     
“妈妈,您在忙什么呢?”还不到6岁的女孩,好奇地问妈妈。“给邻居家的阿姨做饭。”“为什么?”“前几天阿姨失去了心爱的女儿,现在很伤心。我们这几天要好好照顾她。”“为什么需要我们照顾呢?”“阿姨以后不能和她的女儿一起做她们喜欢做的事情了,很可怜。人在极度悲伤的时候,做饭和料理家务也会变得很困难的。女儿,你能不能也帮妈妈想想其他能帮助阿姨做的事情呢?”女孩听到妈妈的提议,认真地思考了良久。突然她走到邻居家敲响了门。一脸憔悴和疲惫的邻居开了门。“有什么事吗?”邻居问道。“听妈妈说,您因为失去了女儿,非常痛苦……”女…  相似文献   

18.
丹丹今年三岁了。前不久,妈妈给她买来一只小篮球,她高兴极了,就在屋子里面滚来踢去,玩得满头大汗,该吃饭了也不停下。爸爸一个劲地喊:“丹丹,别玩了,吃饭了。”可她好像没听见一样,继续滚她的小篮球。这时,妈妈走过去对丹丹说:“小丹丹,你在玩什么呀?”“我踢球,我要当运动员。”“啊,丹丹真行!瞧你累得满头大汗的。哟,大皮球也累了吧,让它休息一会,你把它送到墙边那个纸  相似文献   

19.
小丹丹     
丹丹今年五岁了。她长着一对水灵灵的大眼睛,一张能说会道的巧嘴,两只灵巧的小手,可懂事哩! 有个星期天的上午,小丹丹正在家里洗自己的小手帕。“笃笃笃”,有人轻轻地敲门。小丹丹放下手帕,连蹦带跳地走到门口,小心地拉开了房门。敲门的是个拎着黑提包的叔叔。他笑嘻嘻地问丹丹:“爸爸在家吗?”“爸爸开会去了,妈妈去上班了,我在家值日。”丹丹歪着头,调皮地说。叔叔进了屋,丹丹赶忙搬来一张凳子。叔叔可乐了: “我姓李,你叫我李叔叔吧。你就是王厂长的宝贝——小丹丹吧?真懂事。”  相似文献   

20.
名家介绍     
《小朋友》2006,(3)
近几年,很多刊(kān)物(wù)上都有金建华写的童话。有些小朋友一直以为这是位叔叔,怎么这里登的照片上却是位阿姨?看来,还真不能单凭(píng)名字来判(pàn)断(duàn)一个人的性别呢。金建华阿姨有个女儿,她希(xī)望(wàng)她的爸爸跟她玩的时候变成小孩子,她害(hài)怕的时候爸爸就变成巨人保(bǎo)护(hù)她。故事《会变大变小的爸爸》就是金建华阿姨根据她女儿的愿(yuàn)望(wàng)写的。不过,她故意把故事中的“我”写成了男孩子,因为她的女儿不想让别人知道她心里的秘密。现在请你来猜一猜,金建华阿姨担任哪本杂志的编辑——A.《娃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