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管理是一种管与理统一的领导艺术。管是一种制约,一种按制度条例有条理地使管理对象、范围定势地达到某种要求,理是在管的前提下按照既定的要求为实现学校既定目标而发挥作用。环境卫生是学校的一个窗口,营造一方清新、整齐、洁美的育人环境和创造一种“净化学校,人人有责”的校园氛围,是学校管理中必不可缺的一个常规,是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有力保证。本学期来,在抓好学校环境卫生管理方面,我们作了一些努力,在此谈些浅肤的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一、强化环境卫生管理的主人意识 学校环境卫生程度与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主人——学生,有着直接的联系。教室、操场、走廊、宿舍乃至厕所都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天地。学生意识中对环境卫生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自觉程度直接影响学校每个角落环境卫生的情况。针对以往轮流值日敷衍塞责的现状,我们采取了定责到班,定位到人,定时到位,定点检查的四定管理法。学期初,召集全体学生公布学校对卫生常规管理的目标要求、职责范围,然后以班主任为主体,以班级学生为单位,  相似文献   

2.
环境卫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罗马帝国早期,罗马人对环境问题已有关注,他们追求有益健康的城市布局,注重城市绿化,具有积极的环境卫生观念.在罗马城的环境卫生管理方面,古罗马人重视垃圾处理和噪音控制,并且大规模地修建输水道、排污道、浴场和厕所等公共卫生设施.这些环境治理举措,缓解了因人口的快速增长而引发的环境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体现了古罗马人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程度,对当今社会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环境卫生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应用学科,其实验课程将理论联系实际,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环境卫生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本人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就如何提高环境卫生学的实验教学质量浅谈一些体会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环境卫生学实验教学是环境卫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环境卫生学实践性教学是提高环境卫生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遵循"应用"原则,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针对传统环境卫生学实习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地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明理型课题的创新模式分为“感知一形成一深化”三个阶段。感知,运用新颖的形式初晓观点;形成,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形成某种道德认识;深化,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较深刻的理解。如:教学《保持环境卫生》一课,重点是通过学生比较环境是否卫生的不同感受,来唤起学生保护环境卫生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知道环境卫生对人们有利;2.知道环境卫生要靠大家保持。情感目标:喜欢清洁卫生的环境,愿意保持环境卫生。行为目标:1.不随地吐痰;2.不在墙上乱涂乱画;3.不乱扔果皮纸屑和其他废弃物;4.外出活动时自觉保持环境卫生。二、教学重点知道为什么要知道为什么要保持环境卫生的意义。三、教学难点教育学生为了大家的利益,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保持环境卫生。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动手操作法、表扬鼓励法、辨析导行法六、教学用具课件:(1)看看比比环境对比图。(2)三个同学在西单文化广场进行卡…  相似文献   

7.
对信息化环境下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就信息化语境下体育养生文化传播的方式及其途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普及体育养生知识做出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8.
山区污染小 ,环境问题不突出 ,学生环保意识普遍较差。山区学校如何克服不足 ,利用自身优势开展环境教育 ,树立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呢 ?一、利用教材进行环境教育。思品教材中《保持环境卫生》、《爱护花草树木》……语文教材中《桂林山水》、《黄河是怎样形成的》……以及其它学科中的相关内容 ,都是很好的环境教育材料。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与环境保护有关的问题 ,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二、利用清洁值日、校园绿化等活动进行环境教育。学生可以从做清洁卫生、建设绿色校园的活动中 ,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从而增强了环保意…  相似文献   

9.
生态养生旅游是以生态环境为背景的旅游,依赖生态养生旅游的发展根基是各项资源基础,包括容气资源、气候资源、山林资源、水体资源和养生文化资源,但各项资源的地位不同,因此,利用层次分析法,通过构建生态养生旅游资源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指标权重,设计出评价方法,以此来探讨具体旅游地开展生态养生旅游开发的适宜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教室是老师授课、育人的主要阵地,是教师和学生知识交流、情感交流的主要地方,也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在创建班级文化建设时,首先要努力完善班级物质文化的创建,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一、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环境卫生是创建班级精神文化的基础,干净整洁的学习环  相似文献   

11.
本课属文明礼貌德目 ,是根据思想品德教学大纲低年级教学要点第八条“遵守公德”的要求而设置的。一年级小学生从上学开始 ,对学校、车站、街道、电影院等地方的环境卫生已有不少了解 ,对学生进行遵守社会公德、保持环境卫生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使学生知道保持环境卫生的好处 ,教育学生养成保持环境卫生的好习惯。教学要点是 :1 保持环境卫生能使环境优美 ,使人心情舒畅 ,生活愉快 ,增进健康。2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做到不乱扔果皮纸屑 ,不乱倒垃圾污水 ,不随地吐痰 ,不在墙上涂抹乱画。“如何使学生真正懂得并自觉做…  相似文献   

1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一代伟人传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应用在工作中它就是开拓创新的法宝。那么?对于班级管理工作而言,如何创新呢?如何在学生的黄金年龄阶段,在行为习惯有效养成时期,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积极影响,学生卫生值日工作就是重要途径,也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抓手之一。卫生劳动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整洁卫生的教室环境具有不可低估的育人作用。因此,我们需经常提醒、督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和保护环境卫生的习惯。教室环境卫生状况的好与坏所产生的连带反映不容小觑。从教室卫生值日的制度保障、洁具的选择、卫生角的设置方式、学生卫生观念的形成途径等各渠道进行探索,以期有效提升教室卫生值日水平,改善教室卫生状况,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学生阅览室对学生教育的特点,说明它不同于其他科室的教育,学生阅览室的管理员在管理与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更要讲究教育的策略与技巧。要创造优美的阅读环境,教育学生保持环境卫生;创造优雅的人文环境,做好服务育人;创建人性化的民主管理制度,做好管理育人。  相似文献   

14.
“秀山丽水、养生福地”是丽水市政府为发展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而推出的区域定位和区域品牌,其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三要素分析“秀山丽水、养生福地”建设中经济与生态共生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资源共享、协同需要、政府引导等视角,探索休闲养生经济与生态环境共生的动力机制,最后提出了推进休闲养生(养老)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共生的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我市300万市民的共同目标。如何有效地改善校园环境卫生现状,成了一线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笔者从校园环境卫生打扫保洁时间、打扫区域、打扫效果评价机制这三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校园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教材分析]此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文是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童话故事,它告诉学生要保护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知道不美的行为习惯会破坏美丽的环境。课文情境优美,语言生动有趣,人物角色较多。班里学生大多有良  相似文献   

17.
边塞养生体育文化作为中华养生体育文化的重要的一支,是养生文化精粹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粗犷的地域环境、各种文化的融合与冲击使得边塞养生文化具有其他地域养生文化的共性特征,也不乏有着独特的个性.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边塞地区养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以期为边塞养生体育的传承与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当前生态环境日趋恶劣,它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严峻的挑战,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因此,加强对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让他们从小增强环保意识,自觉保持环境卫生,不做污染环境的事,爱护绿化,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使学生产生环境保护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从而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9.
中医养生学是高职高专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是入门课程,使学生对中医养生保健的专业知识框架体系有全面的认知,提高学生对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从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素质养成并重的设计思路出发,挖掘中医养生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达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形成协同育人的目的,将"三全育人"贯彻到教...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的和要求: 对学生进行讲文明的教育,使学生知道保持环境卫生的好处,教育学生养成保持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要点: 1.保持环境卫生能使环境优美,使人心情舒畅,生活愉快,增进健康。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在建筑物上涂抹乱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