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感的杂感     
2002年10月上旬,接到《出版科学》的一封约稿信,大意说,2003年3月,是《出版科学》创刊十周年,希望作者们能写些与编辑学及出版学有关的文章,以纪念这个日子。近十年来,我与《出版科学》编辑部一直有些联系,趁这机会,写些与自己从事过的专业有关的文章,讲些自己想说的话,那当然是好事。当时,就给蔡学俭  相似文献   

2.
杂感二则     
时下,人们对一些报刊的文章,尤其是表扬文章,常常嗤之以鼻,曰:“水分太大!笔者认为,造成稿件“水分”过多的原因约有六神情况:一是好大喜功型。有的个人和单位领导为了达到吹  相似文献   

3.
读书杂感     
高艾苏 《军事记者》2005,(5):49-50,52
军报记者部一直倡导读书。读书,本是一个人面壁悟道接心印的安静事。但身处“讲读书”的环境,寒窗之外也常冒出些杂感来。  相似文献   

4.
办报杂感     
办报编刊,必须谨慎。白纸黑字,长久留存。字关朝政,情系黎民。字可活人,亦可“杀”人。舆论导向,重于生命。以此为业,党性坚定。尽职尽责,切忌偏颇。字斟句酌,尺度把准。图文并茂,客观公正。服务政治,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5.
读书杂感     
重温鲁迅先生的《读书杂谈》,觉得读书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旁征博引、韦编三绝、挑灯夜读。那辛苦自不待言。而读什么书。用现在的说法。是哪些书“必读”,哪些书“不必读”,做得很好也不容易。  相似文献   

6.
编书杂感     
我这一生,可以说是为书籍的一生,读书、编书、写书,度过了大半辈子,其中主要是编书。1951年6月,中南人民出版社成立后半年,我便与出版结了缘。此后,由中南到湖北,由校对、见习编辑、助理编辑、编辑到编辑组长、总编辑,由政治理论、文史、工农业到文艺、美术,几乎每个岗位、部门都留下了我走过的足迹。  相似文献   

7.
伏案杂感     
从事编辑工作的人,享过不少赞誉。比如,“无名英雄”,言其只管挥汗埋首耕耘,“为他人作嫁衣裳”,而不求名利的意思吧!再比如:“人类灵魂工程师”,这是与作家和教师并列了。群众间常把编辑与记者、作家并提,认为都是很有学问的人,提则肃然起敬。我遇此种情况,每每汗颜,慌称愧不敢当。惶愧之余,常常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自己的知识不够,只好翻翻有关的历史,拜读一些前辈的论述,慢慢有所启蒙:这种局面是由古往今来的文字历史形成的。假如从孔老夫子删《诗经》、修《春秋》算起,我国的编辑工作已历几千年。许多在全人类焕发光彩的珍贵古籍,多赖各代  相似文献   

8.
目录订单式的信誉订货在国内图书流通领域中运行了几十年.而这一运作方式是在出书品种较少,发货周期较长,市场可预测性较强,且求大于供的状况下保持相对稳定的。至80年代初·这一平衡面对日渐繁荣的图书市场,在买书难卖书难的呼声中开始动播。此时,大量的新出版单位成立,新的非新华书店售书单位成批涌现。  相似文献   

9.
获奖杂感     
其一 饮其水而思其源,韬奋新闻奖之所以用邹韬奋先生之名而设,是因为他作为中国著名的新闻出版界的前辈人物和革命志士、民族英雄,为中国新闻出版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留下了众多的遗产.  相似文献   

10.
杂感二则     
○个性记得儿时故乡小城,大街小巷都有卖木履的。木履分两种,一种极简单,几百双堆在一块,都是一个面孔。男孩子倒也罢了,女孩子可不喜欢;另一种就讲究得多,刨得细,光滑,上面还绘了五彩的花鸟虫鱼,老婆婆、小丫头都爱穿。新闻不是木履。此话不假。没有人会说新闻不需要记者的个性和独创性。但事实上我们报纸上的消息、文章,电台、电视台的节目,大都是缺乏个性的。一样的面孔——板着的,一样的腔调——一本正经的,连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也几乎是似曾相识,相去不远。难怪读者对我们这个现状不满意。不可思议、无法理解的是,文如其人一说在新闻王国里竟然行不  相似文献   

11.
散文诗杂感     
一既然散又诗要作为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存在和发展,就应该在它的形式上,多作一些探讨和研究。能不能说散文诗派生于诗?我想,可以这么说。我是把它作为诗的一种样式来看待的。用简明一点的话来说,它是用散文写成的诗,而不是用韵文写成的诗。不用韵文写成的诗叫自由体诗,散文诗是自由体诗的一种变体。首先,它不是长短句排列分  相似文献   

12.
清明杂感     
再过月余,便是清明了,竟联想到几桩关于清明的旧事.生出一些半新半旧的杂感。 在“文革”年代.民间的悼亡扫墓,曾被列为“四旧”、任“造反派”们肆意“破除”。倘若谁去父母墓上祭了一遭.或去至爱亲朋的墓上祭了一遭.再加上被祭的人历史并非一红到底.那么,祸事就要临头了。  相似文献   

13.
去年夏天到新疆,7月来,10月走,差五天三个月,是我多年外出采访时间最长的一次。从夏到秋,在新疆度过了一个黄金季节。“新疆是个好地方”这句话,只有到了新疆才有更深切的体会。新疆确实新,它是出新闻的宝地。我沿着古老的絲绸之路,行程万里,寻找新闻报道的新线索、新题目、新角度、新内容、新写法,收获不小,感触尤深,在这里搞新闻报道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14.
旅深杂感     
去年十月,我随团省委组织的一个考察团到深圳采访,所见所闻,感触颇深。这里略录几点奉给大家,以供茶余饭后小议。一乍到深圳,真有点不适应。特别是人们的生活节奏那么快,时间观念那么强,使我感到吃惊。一天下午四时许,我到深圳特区报去拜访一位过去的老同事。他匆匆忙忙从办公室出来,把我领到一个会议室坐下来,说了几句话,连一杯开水也  相似文献   

15.
广告在报业出版商品与消费者之间架起了一座金桥,其在商品流通领域中的特殊作用和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现代广告是企业的“名片”、产品销售的“敲门砖”,广告对企业的营销至关重要。当然,在商品大战的背后,广告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在当前形势下报纸广告如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笔者认为,在策划、创意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艺术地表现现代广告设计最显著的特点是图案简洁明快、符号化倾向突出。在创意上不  相似文献   

16.
《档案》1998,(3)
  相似文献   

17.
界中人杂感     
视听之娱今年第一期《视听界》里《不穷视听界,焉识宇宙广》一文,引了白居易《登香炉峰顶》一诗,其中就有如题之句。无独有偶,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里,也有“视听”一词。文曰:“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可见,“视  相似文献   

18.
奖杂感获     
其一饮其水而思其源,韬奋新闻奖之所以用邹韬奋先生之名而设,是因为他作为中国著名的新闻出版界的前辈人物和革命志士、民族英雄,为中国新闻出版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留下了众多的遗产。先生曾经有言:“一个人光溜溜的到这个世界上来,最后光溜溜的离开这个世界而去,彻底想起来,名利都是身外物,只有尽一个人的心力,使社会上的人多得他工作的裨益,是人生最愉快的事情。”诚哉斯言!这是基本的人生观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其他几乎所有问题都可迎刃而解。其二一个人获得某种奖项,总是有所依据的,尤其严肃如范长江新闻奖和韬奋新闻奖这样的奖项。…  相似文献   

19.
我喜欢写点杂文,但您要问我什么叫杂文,我拿出的答案连我自己也不满意。 我查了《现代汉语词典》,把杂文及其相关的文体均查了一遍。 杂文,该词典称,现代散文的一种,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偏重议论,也可以叙事。 随笔,该词典称,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 小品文:散文的一种形式,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内容多样化。 查到这里,发现杂文、随笔、小品文都是散文的一种形式,这就不能不查一查散文了。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记者韩阳)本届订货会恰逢"十一五"开局之年的年首召开,我国出版发行体制改革正进入一个关键时期,正可谓"使命特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