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北杂志公会于去年底召开“二十一世纪杂志编辑趋势研讨会”,针对“日本编辑制作公司制度”进行探讨,借重“他山之石”,希望为改善台湾杂志界的体质,突破创意、降低成本等寻找一条出路。 台北杂志公会理事长简志信介绍说,目前日本编辑制作公司已有2000家,部分公司的规模也由最初的2—3人发展到上百人。除统包整本杂志或包下部分项目等形式外,甚至还有由编辑制作公司派出人员到出版社、杂志社上班,成为外聘人员。这种做法,出版社不仅可降低人事、营销费用,也可减少实验新方向、企划新刊物的风险,促进日本出版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
出版大国日本每年出版的书籍杂志不下数万种,其幕后功臣就是多达一二千家的编辑制作公司。日本的编辑制作公司已有30年的历史,早期的编辑制作公司大多从出版和教材的策划制作开始,目前,业务已渐扩大,可实现企业及团体的宣传品的“企业出版”和录像带、电子玩具软件、光盘等所谓的“新媒体出版”,踏出了迈向“资讯商业社会”的第一步。 1983年,日本编辑制作公司的行业协会日本编辑制作会社协会宣告成立。目前协会已有会员80多家,协会在服务会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3.
福音馆成立于1952年,是一家已有五十年历史的日本专业儿童图书出版社,现有图书品种一千种,月刊十种,职工一百四十名。是日本少儿图书出版社中人数最多的。编辑部门的员工七十名,其中图书编辑三十名,杂志编辑四十名。编辑工作完全不依赖外部工作室。销售部门员工五十名,负责书店销售和以幼儿图书作为销售中心的“儿童之友社”的业务指导,其余的二十名负责物流、制作、后勤、管理。福音馆年销售额约70亿日元(约四点九亿人民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我国电视制作领域出现了一股“非线性”热。许多电视设施制造公司如大洋、奥维迅、索贝都纷纷推出各自的非线性编辑制作系统,而全国各地的电视台、电视制作公司也都纷纷购买使用其产品,非线性编辑制作系统大有替代传统电视制作设备之势.然而时至今日,非线性编辑制作系统虽然在一些电视制作公司中站住了脚,但在各电视台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深究其中根源,就可以预测  相似文献   

5.
小学馆是日本著名的出版社之一。1922年由出版家相贺武夫首创按学年编辑的以小学生为对象的学习杂志,随后又创办以小学教师为对象的教育杂志而著称(该馆初期以出版杂志为主,编者署名为“学习指导研究会编辑”,其中包括许多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训导等,相贺武夫作为研究会的“主干”也亲自执笔,当时包括增刊共出版了26  相似文献   

6.
2005年冬季,日本东京《世界》月刊编辑部,主编冈本厚指着杂志说:“我们是一家观点、编辑方针都非常中立的杂志,但现在其他左翼杂志要么停刊,要么扭转了方向以后,我们好像成了一家左派杂志。”  相似文献   

7.
全球著名电子和印刷产品供应商麦格劳-希尔教育服务公司近日启用了由鲍克公司开发的全球性出版电子市场系统“快捷出版”(PubEaSy)。国家杂志奖是美国杂志出版业最著名的编辑荣誉,其重要性不亚于美国新闻界的普利策奖。其目的是为了表彰杂志编辑的成就和激发编辑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出版经济》2005,(4):66-69
日本出版产业的特点是分工明确,编辑、制作、校对、装帧设计、印刷、装订、发行等都有专业公司.只有几个人的出版社,是把稿件交给编辑公司去编辑加工,直到出书,一系列的工序都可以委托给专业公司去做.  相似文献   

9.
日本出版产业的特点是分工明确,编辑、制作、校对、装帧设计、印刷、装订、发行等都有专业公司.只有几个人的出版社,是把稿件交给编辑公司去编辑加工,直到出书,一系列的工序都可以委托给专业公司去做.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为数不少的省市级电视台都已实行了“采摄分离”制度,即摄像成为专职,不参与后期写稿、编辑和制作,而记者、编辑也不在节目录制时参与摄像。这在大方向上适应了电视行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电视节目的制作。但是,就我国目前电视业的现状来分析,实行“采摄分离”制度后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就这方面问题做一点分析。  相似文献   

11.
《读友》杂志是一本新生代的文摘刊物。在编辑过程中,杂志努力开辟“第三种文摘模式”,即淡化文摘杂志“吃现成饭”的痕迹,强化编辑在选稿后的主动性,加大编辑“整合”力度,给“旧稿”赋予一种新形式、新含量、新角度、新思想,依靠刊物的“保鲜”特色在文摘刊物中赢得自己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2.
1999年,日本期刊市场创刊多种以女性旅游为主题的女性杂志。日本旅游和女性杂志不乏其例,但经过编辑们的精心策划的女性旅游限定版杂志的面世,使得低迷不景的日本杂志市场涌现了一股生机。 今年3月,日本妇人画报社创刊一种面向30岁以上中青年女性旅游杂志《cecsa》。6月,《cecsa》第二期刊出巴厘岛等奇特海外旅游观光地内容的特集。丸山博久总编认为:“在追逐时尚之风的年代,日本女性渴求一种不落俗套的高品质的旅游,女性旅游杂志必须推陈出新,追求一种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叶新  杜月伟 《出版史料》2006,(1):122-128
2005年5月,美国杂志编辑学会在美国纽约颁发了2005年度美国国家杂志奖。至此,该奖项已颁布了四十届,成为美国杂志界最具分量的奖项,其地位不亚于美国新闻界的普利策奖,更被美国的杂志编辑们视为“杂志界的奥斯卡”。国家杂志奖已成为美国杂志界一项赫赫有名的奖项,杂志出版商和编辑们对此奖项趋之若鹜,纷纷努力提高自身刊物的质量,而赢得国家杂志奖对杂志销量的促进作用也不言而喻。一、历史“国家杂志奖”(National Magazine A-wards)创立于1966年,又称“埃莉奖”(Ellie Awards)。它每年评选一次,目的是为表彰编辑的成就和激发编辑的创造…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国对新闻出版的研究偏重于报纸和图书,近年发表的有关杂志、期刊的论著明显增多,这是个可喜的现象。对于“杂志”和“期刊”的词源和概念,研究者有不同的说法,这里想介绍一下所知的情况,并谈谈个人的浅见。刘正埮、高名凯等编《汉语外来语辞典》认为中文“杂志”一词源自日文“雜誌”,意译英语magazine。张觉明的《现代杂志编辑学》也认为“杂志一词应是渊源于日本语言文字的移植”,说“Magazine一字在中文的译名并不是‘杂志’(此词系日人先用,日本人把各种定期出版物都叫杂志),而是一个很特别的  相似文献   

15.
科技期刊的审稿,是保证期刊质量最根本的环节。几年来,我们一直遵循编辑“初审”,送专家“外审”,执行编委“终审”的制度,使杂志质量不断提高,受到了专家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1.责任编辑初审我们是双月刊,每年来稿量近3000篇,每个编辑每年看稿600~700篇。  相似文献   

16.
一、杂志广告的征集方法 1.媒体资料。在日本,新杂志创刊的时候,一般都有面向广告客户的宣传录像,这标志着各杂志社争夺广告大战的开始。至于里面有杂志发行量、编辑方针、广告价格、广告内容的要求、读者的特性等资料的小册子,大出版社都制作,并且想方设法地送到广告主或广告公司的手中,以便他们制定广告预算时,能把自己的杂志列入其中。广告公司对此评  相似文献   

17.
一日本出版教育的实施方式,大体上有三种类型:一是大学的出版教育,二是各种专科学校的出版职业技术教育,三是由社会团体举办的出版技术短期培训教育。日本的大学,国立、公立、私立的,共905所,有学生200万人。据了解,有23所大学开设了33门出版方面的课程。其中有“出版论”、“出版文化论”、“出版编辑论”、“出版技术论”、“出版流通论”、“杂志论”、“出版史”,也有“编辑技术”、“校对技术”等课,一般是每周一次,每期半年或一年。这些课程多是基础知识教育性质的,是把出版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者作为大众传播工具之一进行探讨的,当然也包含着就业指导性质。在日本的  相似文献   

18.
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音乐作品和各地难以计数的音乐人物,都可成为音乐编辑制作专题音乐节目的素材。但市级音乐编辑却往往喜欢“当地取材”制作专题音乐节目。近几年,我先后编辑制作了18个专题音乐节目。其中17个都是取材于当地,这里面自有个中原由。本文试图从“当地取材”的优越性,怎样从“当地取材”,“当地取材”制作专题音乐节目要注意什么三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认为2003年度日本出版行业的主要特点是书店的图书卖不动的说法并不为过。日本书店商业组合联合会的8000家会员店尽管没有继续倒闭,但这些书店的销售额连续7年与上年相比下降的趋势却已成定局。书店买卖低迷,出版社、图书交易公司、印刷公司、装订公司以及编辑事务所、运输公司也是一路地“恶化”下去。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技术与数字视频技术的完美结合,使得电视制作产生了一场革命,最为典型的要数非线性编辑与制作的网络化。整个制作与编辑是在键盘的敲击和鼠标的点击下完成的。以非线性编辑代替了线性编辑,以“盘基”存储代替了“常基”存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