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向世界开放,世界向中国敞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向世界舞台。党报要紧跟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宣传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知识,扩大国际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科技、体育、军事、风土人情等国际新闻报道,让读者甄别国际政治的优点和短处,掌握世界经济变化,学习各国优秀文化,了解世界发展潮流,成为具有国际眼光的中国人,正确运用国际政治经济的变化,为我国改革开放服务,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化发展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加深,世界各国希望了解中国、与中国加强往来的愿望也日益增强。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汉语作为外国人了解中国、与中国加强往来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语境下的传播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事业的迅速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亦随之提升,中国正日益正为世界的焦点,成为一个富有魅力的话题。中国的国际传播媒体担负着向国际公众传播中国的信息、传递中国的声音、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  相似文献   

4.
报纸国际新闻版是广大读者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当今,随着世界交流的日益扩大,读者对世界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乃至各国风土人情的"求知欲"越来越浓.  相似文献   

5.
突破外文期刊“投入多产出少”的怪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雪华  查旭东 《图书馆杂志》1993,12(6):44-44,54
外文期刊是直接反映国外政治、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动态的重要信息载体,是我国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对图书馆来说,优化外文期刊管理,充分发挥其传递国际信息的功能,无疑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许多图书馆,尤其是高校系统图书馆,普遍存在着一个外文期刊“投入多产出少”的怪圈。其具体表现是:外文期刊订购费用总额往往比中文期刊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有的需要花费国家宝贵的外汇,但外文期刊阅览室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外文图书出版事业,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目前仍处于初创阶段。它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的。现在,我国能用30多种文字出版、并向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外文书刊了,为中外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对我国的了解和友谊、广交各国朋友,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林林 《出版视野》2010,(2):30-30,31
全球化业已成为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各国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层次、多领域的联系、影响、制约正让这个世界同以往的任何时候都大不一样。在全球化背景之下,现代性已日益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学术交往日趋频繁。为了更好地促进国际间的科技交流,向国外介绍我国一些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研究成果,提高我国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同时也使我国书刊能打入国际市场,近年来我国不少有影响的期刊都同时出版中、外文版本。  相似文献   

9.
所谓珍稀文献是指时间、历史、版本稀有的文献。黑龙江及东北地区自1898年修建中东铁路开始.俄罗斯各民族的移民及其他国家的居民大量迁移居住在东北各地,他们不仅带来大量的俄文及其他文种的文献,而且在此期间出版、发行了世界各文种的文献。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日本势力已逐渐渗透到我国东北,并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完全把我国东北作为其附属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我国同胞加以奴役,其政治、经济、文化对黑龙江地区社会发展影响巨大。历史保存下来的外文珍稀文献是中西交流的文化遗产,是当代学者研究东北亚历史与文化的重要史料,在社会发展和文化继承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如何对现有的外文珍稀文献有重点、有针对性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是我们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多层次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日益增强.个人与民族的发展都处于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格局之中.在此格局中,外语教育如何培养学生完善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我们必须积极思考和应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徐朝清 《青年记者》2006,(20):13-15
《中国时事》栏目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一个新闻类综合性深度报道栏目。它自1989年创建以来,始终以客观性、权威性的新闻报道为己任,快速、全面地向世界报道正在中国发生的重大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活动和事件。近20年来,《中国时事》栏目还不断根据中  相似文献   

12.
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已成为世界各国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成就、经验和成果,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等各个领域的重大进展都是极其宝贵的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3.
王帆 《新闻传播》2012,(3):34-36
跨入新世纪,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除了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之外,意识形态、文化思想等软实力的竞争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强有力的对外传播能力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1],我国目前处于重要的建设发展时期,需要一个  相似文献   

14.
政府信息公开是当今世界各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方向,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既是世界民主政治发展的大势,也是各国民众的一致心愿和政治家的普遍共识。政府信息公开内涵丰富,涉及诸多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这就使得在不同国情之下,各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存在许多不尽一致的特点,系统梳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历程,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庆林 《今传媒》2015,(3):13-14
专栏简介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为科技、经济、政治、法治、管理、组织、文化、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国际关系十个方面的全球化。中国作为目前世界的一大独立经济体,与全球各国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也越来紧密,各种领域的合作也在加强,包括跨国公司的建立,教育的互访,还有近年为弘扬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而设立的孔子学院。正因  相似文献   

16.
王婧雯 《青年记者》2012,(21):36-38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部发生了深刻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相互依存程度逐步加深,对话和合作继续发展.在广泛的交往和合作中,文化因素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文化交往本身,政治、经济合作以及民间交往,也无不含有文化元素,可以说,文化是一切领域的DNA.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我国唯一向全世界广播的国家电台。每天日夜用38种外语和汉语普通话以及四种方言,把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经济改革的步伐、人民生活的最新信息,以及对各国人民的深厚情谊,传到182个国家和地区。可谓五洲四海遍知音。各国听众朋友赞誉它是“空中大使”、“友谊桥梁”,是“了解中国的窗口”。深受欢迎的节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向世界各国人民介绍中国,主要是通过广播节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之间日益紧密起来的不只是经济,不同文化的交汇和融合似乎是经济一体化的必然伴奏。各国政府对待文化的开放态度使多元文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成为各国从政者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标准之一。作为目前世界多元力量中重要一极的中国,有充分理由让中华文化成为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中  相似文献   

19.
在地球日益变得像一个村子的今天,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通过对外宣传来构建国际形象,展示国家实力。对中国电视人来说,向世界介绍中国,推广中国的价值观,倡导多元文化,是当前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对外交流的重要内容。如何结合国外受众的国情、文化背景和心理特点,制作出适合他们口味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成立45年来,向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中外文书刊11亿多册,为宣传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积极努力。 但是,近几年来外文书刊的发行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是书刊定价调高,编印周期长,亚非拉一些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