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章程 《出版科学》2007,15(6):47-48,25
非医学专业出版社出版医学图书面临极大挑战.本文以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为例,探讨了非医学专业出版社利用相关的医学院机构和资源出版医学图书的策略及定位,即依托教学单位,出版医学教材教辅图书;依托附属医院品牌,出版医学临床参考书;依托科研机构,出版医学前沿图书.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出版医学类图书的出版社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医学专业出版社,是科技类出版社(不少科技出版社将医学图书作为主要出版方向之一),三是大学出版社.医学图书细分市场主要涵盖医学教材、教辅、保健书、专业书和考试书等几大板块,对此,各类出版社结合自身实力和规模或有所侧重,或全面拓展.  相似文献   

3.
医学是一门非常严谨、治病救人的专业学科,学习和普及医学知识必需优质的图书。出版医学图书的法国出版社深知责任重大。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间,法国医学图书比起其他学科图书发展缓慢。根据法国《图书周刊》统计,2002年法国仅出版542种医学图书,到2010年增加到754种(见附表)。为加大医学图书的出版力度,法国有关的出版社采取了以下措施:出版小开本图书由于医学专业特殊,出版优质的图书需要由专业人员撰写,因此出版一本书的周期较长。目前,随着互联网和复制技术的广泛使用,统一版本的纸介书的销售量呈  相似文献   

4.
重版书的主要特点,是其所“承载”内容的长久稳定性、相对完整性,以及社会作用和社会影响的超时空保持性。重版书是图书这一特殊文化传播载体基本性质和基本功能的典型体现,也是图书出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有效集合体。提高重版书比率,既是图书出版走向繁荣的一条必经之路,也是图书出版进入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与国内外一些成功的出版单位相比较,目前国内一部分出版社的图书重版率居低不上,令人焦虑。因此,有必要改变观念和采取措施,促使那些重版率偏低的出版社走出困境,从而进入一个优质高效的良性循环轨道。  相似文献   

5.
出版社如何才能塑造出自己的名牌形象呢本文将对此提出几点设想。一、有一个明确的图书出版主题,并在此主题下生产系列书和重点书是创造名牌出版社的根本图书出版发行包括编者、作者、图书、读者的四要素,塑造名牌出版社离不开这四要素,但其核心、根本是出版精品书。要出版精品书,平均使用力量不行,四面出击不行,盲目追热点赶浪潮不行,出版社必须有一个总体的出版战略,有一个图书出版的总主题,要根据自身优势逐渐形成自己的出版特色,要踏踏实实、坚忍不拔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出版社要在自己追求的总主题下经民主集中策划大的…  相似文献   

6.
以台湾合记图书出版社赠送北京大学医学分馆(2008—2010年出版)的部分图书为例,分析该出版社出版特点,总结了其重视人才发展战略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等,值得大陆医学出版社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图书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拴存 《出版史料》2002,(3):100-103
苏联曾是世界公认的出版大国,图书出版完全由苏联国家出版、印刷和图书贸易委员会统一管理。出版社根据图书订单出版图书,图书批发店通过众多的图书网点再把图书推广到全国各地。当时,国家对一些出版科技、医学和教学图书的出版社给以优惠政策和支持。总之,在苏联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有一套成熟的管理运行机制,再加上国家的支  相似文献   

8.
小苏 《出版史料》2005,(4):91-91
美国自费或津贴出版社每年大约出版6000种书,这类接受津贴的书,70%是由20家出版社出版。他们提供常规的出版服务,由作者支付全部费用。根据一般的安排,作者给出版社的钱比印刷费要高出很多,如果出版社售出图书,则按零售价的60%支付作者。  相似文献   

9.
董中锋 《出版科学》2001,(4):35-36,31
作为文化产业部门的出版社,文化建设是其首要任务,文化品位是其立足的基点,文化产品是其生存的条件。作为图书出版社,图书是维系出版社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正如美国著名出版家贝利在他的《图书出版的艺术与科学》一书中所说:“杰出的出版社是杰出的书造就的”,“出版史是出版了杰出书的杰出出版社的历史,也是图书文化品位发展的历史。”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出版社在文化价值取向上出现了自我迷失:对图书经济运作方式的强调远远超过了对图书文化内容的强调;对编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经营意识的强调远远超过了对文化意识的强调;对出版业市场的强调被简化为顺应市场,从而忽略或淡化了文化思想的含量。因此,出版社要发展,就必须坚持自己作为一个文化产业的独特性,必须坚持自己的文化本位。本文拟从价值论的角度,对图书选题策划中的文化因素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王暄 《出版参考》2015,(4):13-14
在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医学科普图书作为人们获取健康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市场前景广阔,正因如此,竞争激烈.全国很多出版社纷纷出版医学科普图书,使得医学科普图书如同汪洋大海,包围着市场和读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下,出版此类图书的出版社展开了各式各样的营销攻势,推动医卫科普书的竞争节节升温.  相似文献   

11.
我国书商中文图书征订书目中的学术图书存在缺录现象,缺录范围包括出版社目录、独家出版图书、定制出版图书、网络出版图书及包销图书。书商征订书目缺录的关键原因是书商的逐利性,书商与出版社之间亦缺乏全面、深度的合作。图书馆应采取如下对策避免图书的漏采:利用好书商的书目;获取出版社的出版目录;注意独家或定制出版的图书信息和网络出版的信息;进行馆藏补缺。  相似文献   

12.
王庚梅 《中国出版》2012,(11):30-30
书号亦即图书标识符,是用来标识图书,以便于图书的检索、流通、统计以及管理的符号。我国目前使用的图书标识符主要是中国标准书号和全国统一书号。我国从1956年开始实施全国统一书号,是世界上最早开始使用图书标识符的国家。全国统一书号是由分类号、出版社号和此书在该社出版时的种次号三部分组成的。具体结构为:分类号·出版社号·种次号。分类号是指图书的学科分类,出版社号是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为每一个出版单位分配的由数字组成的唯一的代码,种次号是指同一出版社、同一类别的书。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机关采购行为的逐步规范,医学图书出版被越来越多地纳入政府采购招标的范围。笔者从实际工作出发,提出了目前医学图书出版政府采购招标的三个主要问题——招标计划不清,出版社报价难;招标单位面向印刷厂招标,出版社变主动为被动,出版流程混乱;招标单位以低价作为中标的唯一标准,出版社的品牌价值无法得到体现——并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而给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如果按图书出版资金来源划分图书市场,目前国内图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出版社策划并投资出版的图书,编辑称之为正版书.这类图书主要通过图书零售渠道销售,读者在书店见到的各种图书即是此类图书.这类图书的册数、码洋以及销售情况等计入官方统计数字,其多少和优劣直接反映出版社的市场开发能力和经营状况,因此是出版社的重中之重.另一类是作者或机构出资出版的图书,编辑称之为补贴出书.  相似文献   

15.
全程策划形成有效规模 出版竞争不乏这样的现象:出书范围、职工数量、办公条件、固定资产、流动资金等要素基本相同的出版社,出书的规模和效益却大不相同.有的出版社每年出版的一两百种图书中,大多数都是有一定策划含量的双效书;有的出版社虽然每年也有数百种图书问世,但相当部分是作者的包销书等合作出版类图书,很少能吸引读者购买和媒体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是出版社的策划能力不强,缺乏独到的选题策划思路,导致图书的策划含量不足,被同类产品所取代、淘汰.  相似文献   

16.
论图书的“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既是商品,又是精神产品。它是由书的思想内容和书的物质形态组成的,它兼有商品和精神产品的特性,具有鲜明的“双重性”的特点。正确地认识图书的“双重性”,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出版社的性质.处理好图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正确地贯彻党的出版方针。一应当承认图书是商品,因为图书一经出版,进入流通领域,就具备了商品的一切属性。图书如同其他商品一样,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一方面,图书中凝结着著作者、编者、印刷工  相似文献   

17.
学术出版物价格的攀升和学术传播电子化发展趋势促使美国大学出版社与图书馆开展合作,共同促进学术传播。双方合作方式灵活多样,主要涉及:图书馆帮助出版社进行印刷版图书的电子化;合作建立电子出版平台或合作出版学术期刊;图书馆帮助出版社建设有关图书、编辑等的论坛;共同举办学术活动;出版社帮助图书馆销售电子产品或与图书馆共同出版学术著作等。  相似文献   

18.
赵怀庆 《出版参考》2005,(10X):24-24
健康类图书的出版,一直是科普图书出版中的热点。从笔者亲自参加的2004年和2005年的几个全国性的书市和图书订货会来看,除专业出版社如科技出版社和医药卫生出版社外,一些非专业的出版社出版这类图书的广度和深度都令人叹服。  相似文献   

19.
动态集锦     
《出版参考》2010,(15):43-44
新奇图书因成本昂贵和高增值税,将对今年的圣诞礼品书市场造成影响。对出版社而言,出版这种高成本图书越来越不可行。  相似文献   

20.
成立四年的英国小型出版社Featherproof图书出版社(Featherproof Books)开始启动“Paper Egg Books”项目,根据订阅出版。该出版社主要出版实验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