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库车县阿格乡栏杆村维吾尔族老人卡德尔·巴克(下简称“卡德尔”),坚持39年记录解放军爱民的事迹,经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共鸣和轰动效应。在这一典型宣传中,我曾先后5次深入栏杆村,5次采访卡德尔。最近,许多读者致信致电新闻媒体询问,卡德尔这一爱国拥军典型事迹最初是谁发现的、是怎样宣传出去的?应媒体之约,我就发现、参与、见证这一典型的宣传过程,作一阐述说明。卡德尔印象库车县有着光荣的“双拥”传统。早在1992年10月,该县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时,为全面反映“爱国拥军、拥政爱民”工作的经验和成果,和驻…  相似文献   

2.
干新闻这一行,时常会遇到困难、竞争甚至冒险。也许因为生命曾经受过一次真正的死的威胁,关于《英雄,在梅里雪山失踪》一稿的采访生活,成为我短短6年记者生涯中最深刻、最难忘的一段记忆。那是1991年1月8日,中日联合攀登梅里雪山的17名队员失踪5天后,消息由新华社在北京首先披露。一时间,曾为大多数人陌生的梅里雪山,立刻引起了海内外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1992年3月31日下午4时,我登上开往上海的客轮。此去上海不为游玩,不为购物,而是专程采访一位残疾人。听朋友说,这位残疾人叫蔡天石,30来岁,两腿和右臂残缺,个体开店,左手篆刻印章,颇有名气,其夫人乃复旦大学毕业生……这些不甚详尽的信息唤起我莫大的兴趣,虽然我与蔡素不相识。单身女子出县采访,在我还是首次,心中不免有落寞之感,所好有目标有企盼更有热情在。黑夜沉沉,江风呼呼,船在江中行,人在船中思:蔡  相似文献   

4.
一善于采撷的人,知道如何去用群众的思想火花,编织智慧的摇篮。我不善于采撷,而这次也未想到要采撷,战士们闪光的思想和乐趣丛生的谈笑,却如一把智慧的钥匙,打开了我朦胧的心扉。那是35年前的事了-1947年夏天,在全国解放军"百万族旗大展开"之时,我跟战士们一起,依依告别沂蒙山区,向着鲁西南挺进,由内线作战转人外线作战。战士们刚刚从阎王鼻子山上  相似文献   

5.
6.
7.
雷明德 《中国广播》2009,(12):59-59
在我30多年的新闻生涯中,有许多值得回忆的往事,每当我看到书房墙上挂的自己采访著名作家路遥的那张珍贵照片,当年的难忘情景就像过电影似的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8.
素以“火炉”之称的南京,今年高温来得特别早。正当南京人抗击第一个热浪之际,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出现了一股“追星”热。自从紫金山天文台发布“彗木星相撞即将发生”的预报后,彗木星碰撞一下子成了人们、尤其是新闻界关  相似文献   

9.
1952年正当朝鲜停战谈判之际,全国组织了第二届赴朝慰问团,带着全国人民的深情厚意到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年底慰问团回来以后,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张富贵,作为农民代表,在北京和济南作过多次报告,汇报赴朝慰问情况,他的报告受到人们的欢迎。1953年年初,他回到家乡——文登专区,到各县作了多场报告。那时,报社领导派我采写一组带有故事性的纪实文字《赴朝慰问记》,在报纸上连载,要求  相似文献   

10.
时间像流水,转眼间巳过了12个年头,然而抗震救灾中的一次采访,却仍然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河北省冀东地区的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波及北京。当时,我住在离报社不远的北京日报集体宿舍。地震把我惊醒后,楼道里传来嘈杂的人声。我急忙穿上衣服,向楼外走去,只见楼外一片混乱。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提着衣服的,披着床单的,还有赤着脚的……人们不知所措。那时,我是个单身汉。既不敢进楼,也不好到人群中去,于是,我骑车到了报社,这时是五点多钟。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我收到了一封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代表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马和励先生的签名贺信,对我们<海外e线通>栏目成功制作播出系列片<走进联合国>表示祝贺.这对于一个省级电视台的栏目来说是很难得的,作为这一系列片的主创人员之一,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海外e线通>是河北电视台唯一一档介绍海外文化、知识的节目.<走进联合国>是其2004年重点推出的系列片,节目策划、实施、完成共计十个多月的时间.其间,我承担了前期采访、摄像、撰稿、后期编辑等工作.回顾这一系列片制作完成的前前后后,对路易斯·弗雷谢特常务副秘书长的独家采访最为难忘(她是联合国历史上首位常务副秘书长,职位仅低于科菲·安南),这个采访机会的取得花费了整整两个多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今年8月3日至10日的上海解放日报,先后发表了《“电扇大战”说明了什么?》和《“冰箱热”引出的思考》两篇通讯,从宏观经济的高度揭示了当前家用电器市场上电扇积压和电冰箱脱销这两个问题的内在矛盾,并探讨了出路。引入注目的是,这两篇通讯都有一个长长的作者名单,除了一位解放日报记者外,还有六七位该报特约记者,其中大多数是新华日报、  相似文献   

13.
今年8月3日至10日的上海解放日报,先后发表了《“电扇大战”说明了什么?》和《“冰箱热”引出的思考》两篇通讯,从宏观经济的高度揭示了当前家用电器市场上电扇积压和电冰箱脱销这两个问题的内在矛盾,并探讨了出路。引入注目的是,这两篇通讯都有一个长长的作者名单,除了一位解放日报记者外。还有六七位该报特约记者,其中大多数是新华日报、浙江日报、无锡日报、苏州日报、舟山日报等省市两级报纸的记者。这两篇通讯是由这个临时组成的记者群体集体采写的,这是当前新闻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工作形式,姑名之为群体采访。电扇积压和冰箱脱销是许多消费者切身感受到的现象,但是原因何在,不要说一般消费者,就是许多生产者和销售者也未必说得出所以然。这显然是大有  相似文献   

14.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大批伤员亟待救治。全国各地纷纷在第一时间派出医疗队赴唐救灾。作为河北的近邻,山东省派出871人组成的14支医疗队赶赴唐山。30年后的今天,烟台、临沂两地当年参加援唐的医疗队员们,怀着对唐山人民的深切挂念和对震后新唐山的深深祝福,重走了当年的援唐路。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50年代初,我在新华日报当记者、编辑,入党以后调到社长室和总编办公室当秘书,又兼任编辑部团支部书记.当时正赶上所谓的"肃反"和"反胡风集团"的政治运动,又是在农村推行从互助级到初级合作社向高级农业社,最后向所谓的人民公社转化的特殊年代.  相似文献   

16.
我干新闻工作已有34个春秋,不说采访中的甜酸苦辣,就说遇到的险情也不少,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忘,可有几次采访中遇到的危险情景,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至今难以抹去。  相似文献   

17.
一次“解渴”的采访袁建达读者爱看“解渴”的报道,记者也盼望“解渴”的采访。这是我和李克夫作为随行记者采访北京铁路公安局铁鹰小分队打击流窜犯的一点体会。11月下旬,当副总编辑李仁臣把这个“抓活鱼”的任务交给我俩时,我的心里是既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在当...  相似文献   

18.
记者下去采访,一般都要事先做些准备工作。譬如,你要采写那个单位、那个人物,先看一下他们的有关材料,熟悉一下采访对象;还要翻阅一下报纸,看过去见过报没有。通过以上的准备工作,在你脑子里必然有个初步设想。这样,下去前就有个小小的打算,比盲目下去要强得多。初步设想并不是框子,不是在家定好主题(也叫角度)下去找材料、找例子。须知,主题应当是在采访过程中形成。我们在家所想的,不一定符合采访对象的实际情况,不一定就是最佳角度和最理想的主题。这方面,我就有深刻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1958年4月上旬,正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节,我以新华社湖南分社记者的身份,专程到益阳市郊桃花仑乡瓦窑村访问了在这里已安家落户一年多的作家周立波。这时,他在这里体验生活并写出了反映农村合作化运动中深刻变化的、有浓郁乡土气息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这部小说从1958年元月在《人民文学》连载以来,在全国文艺界引起极大的反响。我是带着当时许多读者提出的作家如何深入生活,写出具有个性和活灵活现的各种人物等问题去请教立波的。“你同我也来一个‘三同’”湖南的春天是多雨的。一个麻风细雨、寒潮袭击的日子,在桃花仑乡瓦窑村一个山坡上的一幢平房里,我找到了立波同志。我们是初见面,他瘦高个子,戴一副近视眼镜,50来岁,和蔼可亲。当时他脸上晒得黑黑黝黝的,头发也蓄得蛮深,腰间系一条溅  相似文献   

20.
马越舟 《军事记者》2009,(12):28-28
做体育记者十几年来,经历过的“补救采访”还真不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