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出采访,顺便要听听群众对广播宣传的意见;茶余饭后跟人聊天,往往也三句话不离本行。比较熟悉的听众,常常毫不掩饰地说我们“吹牛”。不熟悉的,说起来比较婉转:“你们宣传的与我们看到听到的不是一回事”,心里不解,请对方讲出哪一篇是“吹”的,又说不清楚。我们自省,每年播出数千篇稿件,失实者极为少见,“吹”的  相似文献   

2.
瓶瓶罐罐     
采访一对新婚夫妇,我问他们幸福不幸福(好欠揍的问题),他们甜蜜地相视一笑,异口同声:“当然幸福。”我又问:“就没有一点不满意对方的地方?”这对夫妇脾气真好,竟然没把我赶出来,新娘柔声款款地对我说:“惟一觉得不足的是他总不让我买化妆品,每次去商场,我给他机会表现,  相似文献   

3.
火车上与邻座闲聊,难免要问到职业。“在一个文化部门工作”。我实在不好意思亮出记者这块牌子。 拟采访某集贸市场,电话与宣传部门联系,对方张口就问:“有什么说法?要多少钱?”“要哪门子钱呀,如果咱们联合采访,还给你发稿费”。对方惊讶,我悲凉——当不正常的反而正常,正常的反而不正常的时候,这病是不是不轻了?  相似文献   

4.
让我从两次典型的采访说起:去年,虞城县利民乡农民张清海经过数年拼搏,办起了一个颇具规模的罐头加工厂,年产值1000多万元,纯利润达数百万元.这么个“明星”人物,却拒绝任何记者采访.我几经探究才知他心怀几怕:伯宣传者要赞助,伯出名引来吃拿卡要,怕工商税务增加税收等.在当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由于我们一些改革运作不规范,张清海对宣传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在情理之中的.鉴于其他采访者吃了“闭门羹”,我前去采访时见面即先声明;一不拉赞助,二不写稿子,只是来看望拉家常.张清海思想放松后和我谈了整整一个下午.临走前我征求他的意见,能不能把文章写一下,他满口答应.我又对稿件的取舍征求他的意见.他非常满意.我成了成功采访他的第一个记者.  相似文献   

5.
常言说:“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记者采访也是这样,有时你正襟危坐地进行采访,倒使被采访者产生了心理障碍。如果采用闲聊的方式进行,他“无心”,你“有意”,对方无所顾忌的打开话匣子。对此我们姑且叫它聊天式采访法。今年4月中旬,法国电视一台记者雅克琳·杜布瓦采我国采访赵紫阳总书记。她敏锐地分析了赵紫阳总书记的性格特征以及“会谈接见式”采访气氛拘谨的弊端,决定和中国的高级领导人采用聊天式采访  相似文献   

6.
王洁 《青年记者》2002,(5):27-28
在采访中,谈话是采访的主要形式,而在谈话采访中,记者是否善于运用情感因素,则影响着谈话采访的效果和质量。如何营造有利于采访的情感呢?笔者认为采访中宜采用以下几种调控情感的方法:化异为同法。在人际交往中,一致性往往成为双方倾谈的重要因素。双方初次接触,刚开始,也许因生疏不好交流,但若一方说出双方意见一致的话题,彼此就有可能谈得很投机很融洽,对方就会感到你与他有共同语言,然后你再问想了解的事就容易多了。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名片效应”,即以提出对方赞同的意见作为引出随后观点的“名片”。在采访中,记者应充分利用这种“名片效应”,增强记者与采访对象的一致性,化异为同。  相似文献   

7.
新闻摄影记者采访拍摄新闻,要是不到现场,不深入到生活的最底层,去捕捉新闻信息,熟悉采访对象,就不可能创作出令人信服的新闻作品,这种深入现场的采访与抓拍,就是通常我们说的“身入”。“身入”是新闻摄影记者采访工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尽量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用心去发现对方内心世界的闪光点,摄取充满生活气息的动人细节即“心入”,这是新闻摄影采访的重要环节。但时常出现这种情况:对于同一件新闻事实,有的人激情满怀,有的人  相似文献   

8.
“人民不会忘记”专题采访活动结束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40周年。回顾历史,新疆各族人民不会忘记来自全国各地支援边疆的建设者。为了弘扬支边建设者的奉献精神,从5月上旬起新疆日报、长江日报联合进行“人民不会忘记”专题采访。他们深入天山南北,寻访了100多位武汉历年支边人员。6月13日,自治区党委代书记王乐泉接见了采访组成员,他希望新闻界要满腔热情地全面正确地宣传新疆。 左上图:王乐泉接见新疆日报和长江日报的记者。左下图: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铁门关电厂采访当年被誉为“五朵金花”的支边青年。  相似文献   

9.
采访既然是一种社会活动,就得讲一点“公关科学”。记者在采访中并非一帆风顺,采访对象由于种种原因不接受采访的情况是常有的,有时记者又必须通过他才能了解情况,为了完成采访任务,就得有必要的“公关”能力,设法使采访对象“开口”。  相似文献   

10.
一、没有深入调查研究,没掌握第一手材料。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材料,是新闻写作必要的前提条件。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经验的记者和通讯员,总是把平日的工作重点放在找“米”——调查研究上。为了找“米”,新华社高级记者冯东书跑遍了中国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最偏僻的地方——抚远、三亚、乌恰、漠河,成为中国四角采访的第一人。他谈到自己的采访体会时说,深入调研是记者的“最有远见”的行为,而等“米”下锅,则是一种“短视行为”。二、对上面的宣传精神不熟悉。所谓“上面的精  相似文献   

11.
我们基层通讯员,由于业务水平还不很高,在采访活动中,往往注意到了大的事件的过程环节,有时忽略了一些细小的事情或细节,到落笔时,这些次要的细微末节也非写进去不可时(当然主要是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那么,就要暂时搁笔,去补充采访.如笔者在1995年12月6日同乡宣传委员一道,去本乡熊河村采访县烟厂小康工作组帮助烟叶生产一稿时,文章写到中途,却觉得一个细节非写进去不可:就是小康工作组长周国华同志下午六点钟回厂“问诊拿药”一事,夏天天长,他“拿药问诊”连夜赶回熊河村来了吗?由于采访时忽略了这个细节,为了这件“小事”我暂时搁笔,于次日一清早骑车赶到熊河  相似文献   

12.
去一个单位采访。正谈时,对方忽然问:“你写这稿子要钱不要?”问得我一愣。脑子转过圈以后,忙回答:“不要钱”。对方好心地说:“如果要钱,俺给钱。”我一再解释:“不要钱。我写的是新闻报道,不是做广告。”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采访中经常会碰到两种人:一种是见到你,非常热情健谈,有时甚至投你所好,要啥讲啥;一种是态度冷淡,不善言谈,甚至有意回避,拒绝采访。 我便碰到过这第二种人。他就是我院副总工程师、省劳动模范丁国强。 1984年,我担任《西北水电院报》记者不久,宣传部长便对我说:“多宣传一些模范人物,像丁国强,对工作兢兢业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同志满腔热情。”其实,丁总的事迹我早有所闻,院里的人几乎有口皆碑。我也早有采访他的意思。不料,第一次采访便碰了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 那是一个秋夜,我敲开了丁总的门。“你找谁?”我向他说明来意后,他客气地把我让到屋内,然后坐到桌前又看起了资料。为了打破僵局,我便和他谈工程,谈技术,谁知一连换了几个话题都话不投机。无奈,只好单刀直入,请他谈谈自己。他一听,立刻说:不要写我,要写就写其他同志。”然而,便又埋头工作了。  相似文献   

14.
一次,去某新闻单位办事。编辑部里一位记者正在打电话。大概是对方请他去采访什么,记者答道:“好的。买到卧铺票就去,买不到就不去了。”对方听后作何感想不得而知,瞧那记者的神情倒坦然而又自信。由此,我不禁引起了联想。记者出差,特别是远途采访,买卧铺票完全在情理之中,符合制度规定。但倘若因卧铺票紧张,买不到,就置采访任务于不顾,即使有坐  相似文献   

15.
在河北地面,知道我真实姓名的人不多,知道“杨柳青”的人却着实不少。到各地、市、县、工厂、农村去采访,好多次出现这种情况:当一道去的同志向对方介绍我说:“这是我们报总编室副主任储瑞耕”,对方说着“久闻大名”,笑着伸过手来同我相握,可我能感觉出来,那“久闻大名”4个字是套话,很勉强;那笑,是为了表示客气;因为那手,握得松松的,不过礼节性的罢了。而每当介绍到我就是“杨柳青”时,对方就会两眼瞪大,放出别一种光来;话就往往成了“啊!”一个叹词;而那双手,会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老记者曾介绍,他解放前刚参加新闻工作的,采访过一对被资本家同的解雇的夫妇.丈夫在做零工中文受了伤。为了活命,他们忍痛要卖掉亲生儿子。正当这家人痛苦万分的时候,记者进来没顾笼罩着全家的悲痛,掏出本子就要采访,当场遭到了对方的拒绝。第二天,《新民晚报》采访主任浦熙修带着这个记者又来到这家。浦熙修不带本子,进门第一句话就说:“我们听说你们夫妻俩都被裁了,心里很难过。”接着她到屋里看望了病倒的老奶奶,抱了抱将要被卖掉的小男孩。这样,气氛马上就变了,浦熙修从他们家的困难生活谈起,慢  相似文献   

17.
在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是很有讲究的。 什么样的提问最为得当呢?就个人数年的记者生涯,结合学习中外许多名记者为我们创造的经验,略谈以下。 一、因人而问 采访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提问。对善谈的人,可“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对于不习惯谈话的人则需要启发诱导,先从对方最熟悉、最关心的问题谈起,让他把话匣子打开。采访先进人物,他们一般都不肯谈自己。我们在采访时就要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新闻学者杰克·海敦曾说过:“新闻事业是一个跟人打交道的行业。大约有99%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的。”记者,首先是社会活动家,时时处在人与社会的联结点上。当面临采访对象时,他是以为对方服务,为对方解决问题的身份出现的,准备将对方与外部世界相沟通。记者的活动方式带有明显的社会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又不带任何指令性、强制性。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完全是平等、自愿的。稍有采访经验的记者,都有这样一个体会:若和采访对象熟悉、亲近,采访便会格外顺利,彼此间充满信任感,获取的材料也会充实得多。由此可见,良好的情感铺垫在采访中至关重要。但是,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平日所采访的人绝大多数都是陌生的,在短暂的时间内,达到彼此熟识、配合默契,实在是件不易的事,需要记者有充分的准备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9.
1943年,周恩来同志曾指示我去访问于右任先生,专谈他清末在上海办报的经验,不谈国内政治问题。那次访问很顺利,对方乐于谈报界往事,但当我把谈话稿写好送给他审定并征求在《新华日报》上发表时,他却面有难色,一再说以不发表为好。我回去向恩来同志汇报实情。恩来同志即指示:“我们就尊重于先生的意见,暂不发表吧,不要勉强人家为难。以后你要切记:在采访活动中要善于为对方的处境着想。”将近四十年过去了,这篇未发表的旧稿还保留着。时过境迁,于右任先生勉励我们要以“苟日新,又日新”的精神来办报,这点还是值得学习的。下面是当时整理出来的谈话稿。  相似文献   

20.
迂回采访     
战士小柯经常做好事不留名,多次被评为“学雷锋标兵”,笔者慕名前访,结果吃了“闭门羹”。原因是他不愿被宣传。听说他爱好打乒乓球,于是,我便找他切磋技艺。五局下来,我对他说:“你干什么都是默默无闻的,没想到你的乒乓球打得这么好。”找准了“突破口”,话题顺势切入正卷,在其不知不觉中我获取了所需的素材。当我拿着写出的稿子请他审查时,他连呼“上当!”无独有偶,我采访小牛时也遇到类似情况。小牛钟情于缪斯女神,在报刊上发表了五十多首诗歌,被干部战士称为“连队小诗人”。当我去采访他时,他毫不客气地把我拒之门外。正面进攻不行,我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