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社会进步与历史沿革进程中,社会主体之间法律观念日渐交融,法律制度日渐趋同,法律关系日渐密切,法律成果日益在共享机制下展示其普适性和共通性,形成了法律文化的同构性。同构的概念既有动态的特征,又有静态的内蕴;同构的运行既在内层结构,又在外层系统。传统与现代的分析工具是解释法律文化同构性的一种有效选择。同构性体现了法律发展与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媒体尤其是短视频在乡村社会的普及,农民们通过被关注、被观看以及自我凸显等形式,是否实现了传播中的可见性并获得新的属性呢?对山西省5个山区村落农民的短视频使用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农民与短视频之间是一种充满了信息“距离感”的关系,农民在短视频中的“被看见”是一种围观,也是一种疏离。在这种围观与疏离中,他们“被看见”,成为一种可见性的存在;他们也“让看见”,孕育了自我中一种新的力量。通过“被看见”与“让看见”,农民与短视频之间形成了三种可见性关系,这三种关系分别呈现在自我定义、他者定义和作为社会关系网络的旁观者定义三种形式中。经由这三种可见性,农民突破了城乡之间的地理障碍与社会结构的限制。有待探讨的是:在乡村振兴中,新媒体技术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改变村落的面貌及其传统因素?这在现有的媒介与发展理论中,还处在缺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通过整合习惯形成理论,以嵌入性的视角构建影响我国农民消费的多层统计模型,选取2002-2018年全国31个省(市)作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社会嵌入性变量对中国农民消费的作用路径及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在中国农民消费的整体差异中,63.92%的份额是由内外部消费习惯、收入、不确定因素以及总抚养比造成的,36.08%的份额是由社会嵌入性因素造成的。消费百度指数、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直接影响农民消费,降低了不确定性对农民消费产生的负向影响;人均财政支出、受教育年限和城市化率间接促进农民消费;二氧化硫排放量为负向显著的直接影响因素。因此,要提高农民消费,深入挖掘居民消费潜力,需要综合考量基本影响因素与社会嵌入性因素,提高政策建议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饶河镇成职技术学校,根据市场变化的需要,按照农民学习的意愿,针对农民学习的特点,将选准推广的农业新科技"热处理"后,采取通俗性理论培训,重点性技能培养,因需性现场指导,全程性系列化服务的形式和方法,对农民进行速成性科技培训,取得了受训率高、运用率广、收益率大的良好效果,被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政府授予"科技兴农示范镇"称号.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一、民族性与农民的反封建性魏晋南北朝的历史之所以呈现复杂多变的图景,一是由于各种社会矛盾在激烈运动,而且社会主要矛盾几度发生易位的情况;二是社会关系复杂,并互相交织,形成四大社会关系特点:等级性、宗法性、民族性与宗教性。因此,既有等级性与宗法性紧密结合所形成的门阀统治、门阀制度,以纽带的形式严重束缚农民和其他劳动群众,成为农民反封建斗争的主要  相似文献   

6.
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问题古老而常新。伴随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作为劳动性资源的农民和作为要素性资源的土地,在国家宏观调控下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动态优化配置将是我国农民与土地关系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新出现的失地农民问题,是要素市场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所形成的一个特殊性、过渡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现代意义上的教科书自产生以来,不断调整以适应社会和个体发展需要,先后经历起步、探索、繁荣、跌宕、回归、深化等阶段,其适切性发展日渐成熟自觉.教科书的适切性可以分为宏观、微观、中观三种,涵盖了从社会、群体到个体不同层级.面向未来,教科书应充分吸纳乡村元素,融入职业教育内容,更加注重儿童的发展需求,建立一种自我完善的评价机制,推动适切性向更深层次发展,为创新编辑形式和内容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科学课程的性质与科学课程研究、科学教育活动、教育进步等关系密切,所以探讨科学课程的性质问题,既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又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科学课程是由社会建构的,科学课程具有“社会性”、“价值性”、“角度性”或“偏见性”。认识科学课程的社会建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农民与国家关系的历时性视角来看,农民与国家关系的演变可能有五种变动模式:(1)传统社会中的农民与国家是一种四位一体、虚实双线关系;(2)土改时期的农民与国家是一种四位一体、双边二重关系;(3)集体化时期农民与国家是一种三位一体、城乡二元关系;(4)改革以来农民与国家是一种四位一体、强弱双线关系;(5)未来农民与国家关系演变的可能前景,或许是一种多元一体、合作共赢关系。  相似文献   

10.
农民是封建社会人口的主体,为封建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在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下,在落后的生产力和自然经济的束缚下,农民具有勤劳、朴实、善良、敢于斗争的美德,又有愚味、保守、落后、甘于贫困的意识.这种"农民性"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现代科技文明社会格格不入,障碍着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因之有必要对"农民学"进行深入细致研究.  相似文献   

11.
大学精神日渐失落,不仅使大学面临日益严重的信仰危机,而且使大学屡遭社会诟病,面临社会信任危机.重建大学精神,必须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处理好大学与社会和市场的关系,强化大学的文化使命,充分发挥校长和教师在大学精神培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具有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开放性;与适应市场经济的市场适应性;作用市场关系的市场服务性;市场管理方式的市场多样性;市场来源的市场驱动性;市场运作规律的调节性和以经济性决定的市场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魏欢 《文教资料》2013,(13):127-129
本研究采用社会赞许性量表和宽恕量表对148名小学、初中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赞许性与宽恕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社会赞许性与总体宽恕、宽恕他人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与宽恕自己无相关;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社会赞许性对总体宽恕、宽恕他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不同性别农村留守儿童社会赞许性与宽恕的关系存在差异,男性社会赞许性与总体宽恕相关显著,且存在显著的预测作用;女性社会赞许性与宽恕他人相关显著,并存在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自陈式问卷调查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称许性效应的影响。国内广泛开展的大学生学情调查对社会称许性问题关注不够。本文利用国内某"985"院校C大学参加2013年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调查获得的数据,揭示了社会称许性与学情调查核心指标的正相关关系及其反应效应的客观存在。并且通过分析社会称许性与学生自我报告的学业成绩、真实GPA之间的关系,证实了社会称许性对学情调查数据的切实影响。为此,学情调查应对社会称许性予以必要的关注和重视,加强研究,并特别关注偏低的社会称许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树立农民市场意识,本文从社会背景角度分析了树立农民市场意识的必要性,指出了当前农民存在的一些消极意识及其危害,提出了树立农民市场意识的内容,并阐述了实现农民市场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的课堂彰显了生成性特征。生成性的凸显和明晰,使生成性课程资源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对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定带来现代教学方式的转变,即由预设性教学向生成性教学转变。生成性教学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生成性教学理念,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准确的判断力、进行复杂思维的能力和信息重组的能力、较强的元认知能力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自由驾驭生成性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论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对等性和非对等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权利和义务是普遍存在的社会关系的本质要求,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联系体现为一般相关性和特殊相关性。前者表现为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对等性(或对应性、同位性或直接统一性),后者则体现为权利和义务关系的非对等性(不平衡性或间接统一性),两者构成了权利和义务关系原理的基本方面。考察权利或义务与主体间接相关的情况及区分义务在法理层次和道义层次的不同内涵、意义,既是深刻认识这两种属性在权利和义务关系原理中的不同特质的基础,也是建构社会权利、义务关系体系的重要理论前提。以正确理解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原理来建构社会权利、义务关系体系,应避免本位论的误置,坚持"人对权利的拥有是以他履行相应的义务为条件的"这一基本原则,同时应建立公正的社会道德、法律评价原则以及健全的奉献与回报机制。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社会概念是指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它不是实体性存在而是关系性存在。通过考察广义的社会、狭义的社会、市民社会等概念的内涵及其演变,通过对和谐社会出场语境、和谐的内在结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等方面的分析,可知和谐社会中的"社会"概念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和谐社会的重心在于各种社会关系的协调。只有从狭义的社会概念出发,才能科学、准确地理解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随着当代全球一体化的日渐深入,各国之间的交流已从原先的政务友好交流为主演变成社会各阶层的常态化深入交流,尤其是中国目前处于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社会的高速发展时期,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力度日益加大.而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文化有很大差异,需要去全面认识和掌握,其集中体现在各自的程式性言语行为当中.本文将通过分析中法两国在商场购物、婚礼仪式这两类活动中程式性言语行为的异同,来探讨认识程式性言语行为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日渐形成了待就业毕业生群体,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探究.在社会流动视野下,毕业生就业中后致性因素与体制性因素之间、社会岗位供给与毕业生需求之间、流动成本过高与毕业生社会资本有限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导致了毕业生选择待就业来谋求满意的就业起点.要坚持政策引导和市场配置相结合,构建良好的社会流动机制,解决毕业生待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