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谈纪昀和《阅微草堂笔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阐述了《阅微草堂笔记》在学史上的地位,论述了《阅微草堂笔记》的内容及艺术成就,同时指出,在小说发展史上应给予相应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是同一时期谈狐说鬼的志怪文言小说,都记叙了许多关于婆媳关系的故事。由于两部小说的作者在身份和经历上的差异,小说在内容呈现、态度倾向、写作目的和写作风格等方面有许多异同点。对于涉及家庭问题的婆媳关系而言,两部小说在写作内容以及写作倾向等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不同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3.
纪昀是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和官员,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不仅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而且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本文着眼于后者,对纪昀的亲民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清乾隆时期著名的学术领袖纪昀具有极高的学识和修养,其巨著《阅微草堂笔记》是一本文言笔记小说集,乃晚年发抒情志、劝善惩恶、针砭世风的消闲之作,在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颇富研究价值。其中凝聚了纪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感悟以及多方面的思想,如经学观、鬼神观、女性观和小说观等,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民俗是扎根于民间的传承文化,有着久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民众基础.文章从民俗学的角度探索《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民俗底蕴,并由此挖掘出作者的创作基础及其动因,即借民俗抒发人文情怀,借民俗以写伦理道德,借鬼狐以写人间百态,在谐谑中嘲讽丑类,劝善惩恶、敦化薄俗、挽救世道.  相似文献   

6.
《阅微草堂笔记》作为一部融志怪、考证、著书诸特质于一身的志怪小说集,集合了纪昀的学术考据成果与个人情感及观点表达,是一部以学术思维写就的具有鲜明学者气质的小说集,具体表现为以考据之法写小说、以志怪内容说学理、以著书立言为旨趣,较为典型地反映了学者创作小说的手法和以小说“载道”的文学理想,其面貌之驳杂与当时的学术环境、政治环境及纪昀的学者身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对于纪昀的鬼神观,学界多认为他写鬼谈怪是在神道设教的创作目的支配下的一种曲笔为文的手段,纪昀是无神论者。但研究者对所持理据的分析有偏颇和武断之处,无论是陈述故事还是直接谈论,纪昀对鬼神都持谨慎态度,这秉承了儒家一贯的鬼神观。  相似文献   

8.
对于纪昀的鬼神观,学界多认为他写鬼谈怪是在神道设教的创作目的支配下的一种曲笔为文的手段,纪昀是无神论者。但研究者对所持理据的分析有偏颇和武断之处,无论是陈述故事还是直接谈论,纪昀对鬼神都持谨慎态度,这秉承了儒家一贯的鬼神观。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阅微草堂笔记》的思想内涵进行了分析和评述,认为其思想内涵主要是宣扬孝悌节烈等封建伦理道德,抨击假道学,主张“三教合一”论。这些都迎合了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意图,是清代官方思想文化政策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0.
乾隆时期,在《聊斋志异》风行百余年后。《四库全书》总纂纪昀不仅抛出了自己的的文言小说《阅微草堂笔记》五种,而且从小说理论上批评《聊斋》者流的创作,遭到了蒲松龄追随者针峰相对的回击,形成中国文言小说流派争鸣。急鸣集中在文言小说创作的方法理论、文言小说的风格理论及文言小说的社会功能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纪昀批判蒲松龄《聊斋志异》“燕昵之词、蝶狎之态,细微曲折,摹绘如生”,认为这些细节描写没有根据,他自己在创作中则通过强调故事得之于耳目,利用“鬼狐”超人能力等来展现心理等隐秘内容,从而化虚为实,有意写实。这些连同反对凭空虚构、人为制造偶然性等,共同构成了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在叙事上比较突出的特点。这种变化体现了清代笔记小说更为保守和符合正统观念的一种发展和变革。  相似文献   

12.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的文言笔记小说,其中的一些故事反映了纪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官识,对封建理学和封建等级制度也有所批判。  相似文献   

13.
《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都反映了司法不公的社会现实.因作者身份地位有别,前者的叙述角度以民为本位,后者则以官为本位;前者感情激愤,后者情怀温厚.以民为本位,冤狱惊人耳目;以官为本位,疑狱费人思量.昭雪冤狱,则寄希望于清官;辨析疑狱,则感叹于狱情之万变.一个批判的是体制,官虎而吏狼,天下乌鸦一般黑;一个思考的是狱情,吏、役与讼师成干扰司法之元凶.  相似文献   

14.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于晚年所作的一部小说集,其中包含的内容很多,在小说末尾的议论中,往往有一些对学术问题的看法。本文旨在通过这些议论归纳纪昀的学术观点.包括对宋学与汉学的看法、对宋明理学的批评、对西学的认识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瑕瑜互见、莫衷一是的作品。本文通过评析卷八《如此我闻》(二)中的《此狐不俗》、《功败垂成》、《姜三莽》、《杏花精》等四篇志怪小说来发微钩玄,窥其一斑。纪昀通过这些奇奇怪怪的故事来阐发他的哲理,借鬼狐而言事理、写世态。其作品已非六朝志怪等原来意义上的那种“笔记”,而是一种作家文学。结论:《阅微草堂笔记》中也有一些较好的篇章,是一部值得选读的书  相似文献   

16.
以《聊斋》中狐鬼形象作比照,考察《阅微草堂笔记》“谈狐说鬼”所具三个特征是:异类感、工具化与消解性。二部杰作的异质性不仅与作家美学旨趣有关,更是各自经历、地位、价值取向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清代大学者纪昀所著《阅微草堂笔记》是以“著—筏者之笔”写就的文言笔记小说,聚风俗掌故、名士佚文、议论评点于一炉,从容着笔,摇曳多姿。本文欲就语言风格、讽刺笔法、写作技巧诸方面,来探究其独特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与《聊斋志异》异工而同曲的具有强烈社会批判倾向和很高思想认识价值的笔记小说。其中谈狐说鬼 ,惩恶劝善之笔 ,冷峻忠实地反映了清代黑暗腐朽的社会本质 ,暴露和抨击了封建礼教与程宋理学的伪善与丑恶。其思想主题并非仅为“不乖于风教”“有益于劝惩”。发现并阐述其思想主题对于认识《阅微草堂笔记》的文学价值 ,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鬼吏形象"、"冥府制度"、"教化思想"等三个方面对《子不语》与《聊斋志异》进行对比,以探寻《子不语》在"冥府吏治"题材上对《聊斋志异》的继承发展及其意义。《子不语》塑造了众多贴近现实生活的"鬼吏",极大地丰富了鬼吏形象,也更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官吏形象。《子不语》中的刑罚,不是森严的制度,而是导人向善的"工具"。《子不语》中表现出来的对封建道德不合理现象以及对"命"与"理"的思辨,是袁枚跳出了当时社会封建道德约束的拘泥,对命运以及人生的一个深入的思考。袁枚通过《子不语》构建的"冥府"不仅从鬼吏形象等方面对《聊斋志异》有所发展,在反映当时社会现实方面,其更大胆更客观的笔触,更增加了作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有三分之二的篇幅是写鬼怪的,其中以义狐善鬼,雅狐儒鬼,妖狐崇鬼见长。作者借鬼情写人情,借鬼狐以言人事,对当时社会具有强烈的批判意义和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