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逆向归纳法是求解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有效手段 ,通过把每一个参与人用一个群体来代替 ,把博弈转化为群体博弈 ,即用进化观点对逆向归纳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 ,认为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是在极限情况下的完美信息动态博弈的唯一进化稳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动态博弈理论,通过构建动态博弈模型,分别从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和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村信用社与地方政府在支农贷款上的决策互动关系,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德性论道德悖论是在德性论层面上对道德悖论进行诠释和分析,主要是从利他主义道义论而构建的德性论层面上分析道德悖论。"分苹果"道德悖论情境是最经典的德性论道德悖论情境。对"分苹果"道德悖论情境建立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分析,得出相应的双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试图找到能够解决德性论道德悖论的道德智慧。  相似文献   

4.
由于案件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当事人的趋利避害的心理,当事人往往夸大甚至编造对自己有利的事实和证据、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事实和证据来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将自己承担责任的风险降到最低.在举证阶段,原告可能会自行收集证据,披露对方的“私人信息”,而被告则尽可能妨碍证明.质证过程是一个不完全且不完美动态信息博弈竞局,当事人的质证策略可用逆向归纳法来分析.我们可通过构建一个讲真话的激励相容机制和法官对证据进行综合评价,修正认知信念来克服和消除当事人的不正当诉讼行为.  相似文献   

5.
博弈论的种种思想与我们的数学教学似乎有着某种天然的契合,“拿来”即用,不费吹灰之力。像互动条件下的最优策略思想、均衡思想、模拟思想、不确定理论的思想、合作与非合作博弈思想、完全且完美信息或不完全信息博弈思想、静态与动态博弈思想等等,与数学教学的联系真可谓天造地设。  相似文献   

6.
信号传递博弈是一种比较简单而应用相当广泛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人才招聘模型是一个典型的信号博弈。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应聘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可以通过信息的传递来决策各自做出何种选择。在此过程中,在非对称信息的情况下,应聘者在向用人单位提供的信号中有可能有误,容易造成逆向选择问题,这就需要用人单位进行信息甄别。这个信号愈强,成本愈高;能力愈高的人,愈容易发出强的信号。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高校学生住宿费欠缴问题的研究现状,建立了高校学生住宿费欠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A_2DM,构造了博弈模型的完美贝叶斯均衡,并探讨了均衡的改进与优化问题,最后基于均衡分析,提出了有效解决欠缴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高校学分制管理改革的深入,学生对课程的选择范围日益扩大,随之而来也出现了“逆向选课”的现象。本文基于博弈理论,在完全信息的条件下,从静态博弈的角度,对学分制下高校“逆向选课”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运行不良的机理分析及其化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非对称信息博弈理论.通过描述和剖析高职院校和企业在合作办学过程中的行为选择,探索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运行不良的内在机理。指出非对称信息环境下,合作主体利益博弈造成双边的逆向选择、双边的道德风险问题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运行不良的实质。最后文章建议建立信息交流机制、监管协调机制、信用管理机制来减少信息不对称,化解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推动校企合作优质且长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10.
基于员工培训的劳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人力资本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之一。本文在培训和不培训的两种情况下,以员工的工作和不工作行为带给双方的收益和成本为前提,通过建立动态博弈模型,运用逆向归纳法,对员工培训和不培训的各种得失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对企业和员工双赢的员工培训的子博弈纳什均衡。  相似文献   

11.
民营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的信任博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营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信任问题一直是困扰双方的一个难题。试从博弈论的视角来探讨民营企业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非完全信息动态信任博弈,分析了信任在引进职业经理人中的博弈策略,并认为在非完全信息情况下分离博弈均衡有利于民营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  相似文献   

12.
应用有限完美信息博弈理论,分析了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者与仿冒盗用新技术新产品的侵权者之间的动态博弈。  相似文献   

13.
民事裁判博弈是指利用博弈理论来分析民事裁判过程.它需要假定参与者是理性的,主要讨论的是双方当事人和法官在裁判过程中如何通过选择策略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水平.民事裁判完全具备博弈分析的条件,对民事裁判进行博弈分析是完全可行的.运用博弈理论进行裁判不仅可以减少矛盾冲突,提高法律的实效性,也有利于查清事实真相,抑制当事人诉讼欺诈.民事裁判博弈具有信息不对称、动态互动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新农保"制度内生式的缺陷使其难以有效地规避机会主义行为[1]表现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悖论,并且仅依靠政府强大的政策"攻势"并不能达到新农保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效果。新农保的运营过程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经济主体的交易行为,虽然新农保有别于商业保险,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新农保运营过程也就必然存在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当事人事前的机会主义被称为逆向选择,事后的机会主义称为道德风险。本文以经济学机会主义为基本视角,通过对新农保运营过程中参与主体的行为分析,旨在提出能够合理规避参与主体"非完全理性"的行为,以促进新农保制度的健康运营。  相似文献   

15.
应用有限完美信息博弈理论,分析了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仿冒盗用新技术新产品的侵权之间的动态博弈。  相似文献   

16.
运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仪器设备使用绩效评价问题,用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给出算例并进行计算。通过算例可知,只有同时满足用户自报数和实际绩效相等或相差不大、资产管理部门要求数低于用户自报数和实际绩效时,才能够获得最大绩效;如果资产管理部门要求数或用户自报数过高,也将使绩效收益的值减小。  相似文献   

17.
自行车是我国现阶段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近年来,在许多城市中,自行车盗窃的犯罪活动愈演愈烈。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运用有限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和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理论,分析了这种犯罪活动背后的两个博弈中各参与人在不同条件下的最优策略,揭示了这种犯罪活动愈演愈烈的根源,并提出了防治自行车偷盗犯罪活动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受当前独特的体制、机制、政策以及中小企业自身特点等因素的影响,淮安部分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融资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构建中小企业与融资机构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动态博弈模型,从根本上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以经济学中的博弈论为理论基础,从政府激励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技术创新激励约束的博弈模型.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方法,分析了政府和中小企业在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条件下各自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提出了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数学归纳法是数学里一种基本的、重要的证明方法,了解它的逻辑依据和逻辑结构对于学好这种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归纳假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通常使用两种推理方法,一种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即演绎法;另一种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即归纳法。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方式。 归纳法又分不完全归纳法和完全归纳法,而完全归纳法要求对每一个对象(所研究的某一类问题)都进行考察。 初等数学中的数学归纳法属于完全归纳法,是证明某些与自然数有关的数学命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必须对于任意的自然数都进行考察后才能对命题下结论。 它主要分二步: 第一步:验证当n取第一个值(例如n=1)时命题成立。 第二步:在当n=k时命题成立的假设下,证明n=k+1时命题也成立。 若以上两步均成立,就可下结论:对于任意的自然数,命题都成立。 由于学生很少遇到这类问题,常常怀疑这种证法是否有效,提出:为什么通过这样两步就能实现对一切自然数的验证呢?由于弄不清道理,只好死套格式,发生各种各样的错误。 如: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