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按照正常货币市场交易规则,任何国家的货币市场价格都应该是有升有贬的,但偏偏美元和人民币的运行偏离正常:美元自1944年以来只贬不升,人民币自1949年以来只升不贬,两种货币的运行皆表现出单向运行的特征。尽管两种货币行走在世界货币体系边沿的原因很多,但决定性因素还是两国的法律制度与普通国家存在差异。美元单向贬值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利益,而人民币单向升值则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损害。要消除人民币市价单向升值特征,让人民币市场价回归正常运行轨道,使人民币市场价格朝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和人民福祉增加的方向运行,也需要从调整人民币法律制度入手。  相似文献   

2.
正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教授兰纪平于201 3年1 1月4日在《中国青年报》发表名为《人民币升值,钱却为何越来越不值钱》的文章。文章指出,人民币8年间由1 000元缩水至576元,贬值额为424元。文章也指出,常常听到不少人抱怨:"不是说人民币升值了吗?那么钱应该更‘值钱'了吧?但我为啥感觉钱越来越不值钱呢?"要了解其中的缘故,需要我们对货币的贬值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理解。货币除了对内可能升值或贬值,对外也会出现升值或贬值。对内贬值,可以简单理解为出现了通货膨胀,即人民币国内的购买力在降低。  相似文献   

3.
近年我国出现了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原因之一是在美元持续贬值的背景下,央行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发行过多基础货币对冲外汇的净流入。尽管人民币从汇改以来一直保持升值态势,但稳定汇率仍然是央行的重要任务。不让人民币过快升值的举措是为了延续出口的增长,而保证出口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但随着美元的持续贬值,人民币不得不升值,出口在今后将很难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实行内需驱动的经济发展战略更能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在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基础上的人民币升值,可有效抑制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4.
汇率是一个国家进行国际经济活动时最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在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活动中执行着价格转换职能,是调节一国贸易收支的重要杠杆.汇率主要通过本币升值和贬值改变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相对价格进而改变其商品的价格竞争力来影响对外贸易结构.本文从汇率波动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现状问题,概述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及其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特定走向,近期乃至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对人民币汇率走向仍是十分敏感的问题.目前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多年来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是形成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最直接和最表面的原因;二是美元相对世界其他主要货币的持续贬值、美联储的连续降息加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三是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的政治博弈是形成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四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形成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一个制度原因.文章通过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剖析,找出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影响因素,最后阐述对国内学术界的升值论和稳定论两种观点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升值话题已经成为我国转型时期的新难题。从人民币升值的源动力、人民币和其他国家货币升值的情况对比、人民币升值的利弊等多方面展开论述,同时就如何控制人民币升值速度等问题提出个人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若干关键性范畴进行辨析.首先,讨论了价格总水平上涨与纸币膨胀两个范畴的关系,说明“通货膨胀”一词是过时了近百年的词汇,阻碍着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研究和治理.其次,区分了主动性纸币膨胀和被动性纸币膨胀这两个范畴,说明治理主动性纸币膨胀导致的价格总水平上涨,货币政策是有效的,而治理与被动性货币膨胀相对应的价格总水平上涨,货币政策则是失效的.现代经济所面临的多是与被动性货币膨胀相对应的价格总水平上涨,因此,货币政策往往失效.  相似文献   

8.
李隋玉 《考试周刊》2015,(19):190-192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国家层面,人民币升值可以提高我国居民的国际购买力、改善与伙伴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但同时会产生国家资产贬值、影响金融市场稳定等不利影响;企业层面,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企业进行海外投资,降低原材料进口成本,但也使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风险增加。在采取应对策略上,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减少对外需的依赖、扩大内需,等等,企业应加强自主创新、利用汇率避险工具出口等,从而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9.
《21世纪》:美元贬值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美元贬值,对中国来说,我们现在实行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香港也如此,其他的亚洲国家都是浮动汇率制。美元贬值,新元、日元、韩元和卢比都会升值。人民币钉住美元,实际上是跟着美元对其他货币贬值,这实际上是增加了中国产品的竞争力,这对中国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汇率并轨的由来及原因夏军中国原来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易由国家垄断,国内价格长期保持稳定,人民币汇率作为编制计划和经济核算的标准,也采取了相对稳定的方针,只有在外国货币升值或贬值时,人民币汇率才做相应的调整,因此,长时期来人民币...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两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急速升值,离岸、在岸均升至6.9以下。人民币升值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近两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走势又出现了哪些新特点?未来走势又将如何?人民币"行走"在指数和美元之间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经历了三波贬值。  相似文献   

12.
1998年人民币应贬值的压力排山倒海而来,近期国际上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呼声甚嚣尘上。人民币汇率高估会抑制我国出口和进口的发展。我国要澄清事实真相,培育企业的风险意识,可采取调整出口退税的措施抵消人民币汇率的升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分析日元升值和美元贬值对日美两国仍至世界经济产生的利弊。  相似文献   

14.
冯贤萍 《中学文科》2007,(12):150-150
一、汇率及人民币升值 汇率又叫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或者说用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格,它表示的是一种比率关系,汇率有两种表示方法:直接表示法和间接表示法。我国通常采用间接表示法,即用100单位的外币作单位,折算成一定数量的人民币,也就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外汇汇率。以人民币为本币时,汇率有人民币汇率和外汇汇率之分(这是两个相对而不相同的概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我们现在去买菜,会发现一斤鸡蛋翻了一倍,一斤白菜涨了60%多,这些涨价意味着口袋中的钞票在不断地稀释,购买力在不断地缩水。当美国开始在上游印制货币的时候,各个国家都纷纷出现这种情况,当这种情况越演越烈的时候,将会产生一场世界范围的通胀,我称之为"未来世界大洪水时代"即将来临。我们常看到新闻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其实人民币升值这个词是非常有误导性的,准确的概念应该是美元对人民币的贬值,它将会对中国造成严重的财富流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一般贸易收支理论,汇率是影响一国贸易结构的主要因素.一国货币的升值将恶化一国的国际收支.通过实证分析我国1997—2011年进出口的年度数据得出,长期人民币升值将对初级产品贸易带来负面的影响.但对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影响甚微.并发现出口退税率的存在是削弱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影响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的升值及其对我国经济尤其是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从理论上分析货币升值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传导机制,密切跟踪人民币升值以来部分地区进出口贸易的最新变化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在人民币升值条件下“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非价格竞争能力”有助于继续保持外贸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8.
从理论上来讲,汇率是影响进出口贸易最为直接的因素之一。汇率变动可以通过改变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影响一国的进出口贸易。一般情况下,本币升值会提高以外币衡量的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降低以本币衡量的进口商品的价格,从而抑制出口促进进口,减少贸易顺差。但是从宏观上看,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似乎并不完全符合这一规律。人民币升值以来,我国贸易总体规模是在不断扩大的,只是到2008年第四季度进出口总额才开始有所下降,但此次下降的直接原因不是人民币汇率,而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并且,人民币升值并没有改变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状况,我国进出口贸易仍然持续巨额顺差。因此,汇率的变化究竟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的规律是什么呢?论文将对前一时期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做一具体分析,希望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引起广大读者对此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中国历史上铜铸币的货币贬值问题,本文从中国铜币货币贬值的实例分析入手,指出铜币的货币贬值具有纸币通货膨胀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由贬值货币投入流通引发,因而具有质的特点;导致价格标准混乱;引起劣币驱逐良币等.本文还从币材特征、流通特点、货币职能上的特征等方面对铜币贬值与货币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指出二者关系并不密切.  相似文献   

20.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即人民币升值2%。本文立足于人民币升值对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纺织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