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教学内容】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分数的读法、写法等,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学生深入理解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构建了良好的知识基础。【教学目标】1.认识分数的产生;2.在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通过类比、分析、操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分析、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让学生学习"比"的意义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法的意义与分数的意义、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解答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比"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把"比"安排在分数除法之后进行教学,既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为以后学习比例及相关知识打下基础。下面是我对教学生认识"比"懂得运用"比"的一点想法。数学概念是通过分析和比较,求同和求异、抽象和概括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形成的。学生接受数学概念时,容易满足  相似文献   

3.
一、整体感知 "分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 "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 用分数表示"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学生系统学 习分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使学生 理解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 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理解单位"1"的含义 并建立分数的概念,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说教材 本课内容是苏教版国标本(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对"认识分数"内容分三、五两个学段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本课是学生初次接触分数,教学"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来初步认识分数,为以后扩展到"把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平均分"和抽象的分数概念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案例:"分数化小数"笔者见过3种形式的教学设计及实施,简要归纳如下: 1.教师任意给出几个分数(或由学生写出),例如1/2,3/8,2/3,4/5,5/6等。师生尝试着用分子去除以分母,能除尽的分为一类,不能除尽的分为一类。同样是用分子除以分母化分数为小数,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形式?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母,查看分母质因数的组成情况,进而得出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什么样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结论。然后教师给出若干个分数让学生去判别,作业也围绕"判别"的要求形式来进行。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5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之间的联系。2.学生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10册第4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借助直观手段,对分数已经有了一个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  相似文献   

9.
过去的"教案"已不能适应新课堂的"导学"要求,新课堂要求教师以学定教,以"问题导引教学"的课堂理念为指导,努力把教材文本变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预案"。《分数的再认识》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上第34—36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师生互动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2.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并能对分数作出合理的解释。发展学生数感,感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小学数学上册第45~46页的例4、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九第1~5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讨论等探究活动,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乘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帮助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分数做好铺垫。此外,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是从整数到分数的数概念的一次扩展。【设计理念】1.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认识整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分数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69~70页。【课前琐思】小学阶段对于"分数"这一知识体系的建构大体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借助于具体直观图形形成对分数的初步认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1份或几份。第二层次,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1份或几份。此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课本第66页"折纸"及相应的"试一试"、"说一说",课本第67页"练一练"中的第1题至第5题及"你知道吗"。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12"形成的过程;会读、写分数;初步理解"12"的意义。2.在折绳子、折纸、涂色系列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并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比大小的过程。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探究学习的能力,使之  相似文献   

15.
"分数的基本性质"作为小数学数学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通过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分析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2.使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学习过程,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链接生活,丰富表象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咱们来玩一个"说一不二"  相似文献   

17.
因需送教下乡,所以选择了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作为示范课。同事们都说这节课很难上,特别是这次要面向农村的学生。是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很难上,但笔者选择这节课的目的是想探索"难课在农村小学怎么上"。经过五次试教,在不断的反思中形成了以下学案。  相似文献   

18.
一、说教材及学情"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分数化小数的计算方法,理解了约数、倍数、因数、质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五年级的  相似文献   

19.
设计理念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10册第4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借助直观手段,对分数已经有了一个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66 ̄67"折纸"(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素质教育目标:1.知识教学点。(1)通过自主探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能力训练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