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完整系统地传授古代小说名著知识的同时,突出重点,抓住特色,整体安排“抓两头带中间”,具体作品“抓中间带两头”,再辅以若干辅助性教学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汪东京 《班主任》2009,(6):21-22
谈起班主任工作,我们常说一句话,“抓两头带中间”。大家都这么说,许多老师也这么做,习以为常,不以为有什么不对。仔细想想,这句话有些偏颇。“抓两头带中间”,是对中间学生的漠视,是一种教育不公平。再说,学生不是绳子,抓住两头就能带起中间。班主任面对的是班里几十位学生,不能只抓两头,中间也要抓。  相似文献   

3.
李强 《教师》2011,(23):93-94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成绩一般呈正态分布,即两头小,中间大。教师(包括学校)会不自觉地将学生分为优秀、中等、落后三种类别。对于不同类群的学生,常规做法是“抓两头,带中间”,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这种方法却掩盖着不容忽视的弊端,即淡化和削弱了对中等生的教育。所谓“带”,实则是跟着走,出现教师“抓两头”精心,“带中间”随意的现象。而教育法规一再警示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教育的主要对象可以说就是这一大批中等生。若绝大多数中等生仅靠“两头”去带,必然会有意无意地伤害其自尊心,不利于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4.
勿忘班级的“中间层次”浙江省缙云中学校施永忠,蔡挺槐班级工作中,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叫做“抓两头,带中间”,就是一头抓先进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一头抓后进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从而带动处于中间的一般学生,使整个班级集体共同走向进步。实际上,这种做法导致了学...  相似文献   

5.
“抓两头,促中间”是中学常用的一种教育方法。其实质就是以抓尖子生和差生来影响和促进中等生成绩的提高。这无疑是符合抓点带面原则的。但我认为:“抓中间带两头”与前者相比,效果则更好。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在我们教师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抓两头,带中间。”但是很多教师没有真正领悟其中的含义,使自己的行为走进了误区。他们认为:“抓优秀生”可以提高班级优秀率或升学率;“抓后进生”可以维持好班级纪律,提高及格率或毕业率,而对于“中间生”,因为他们既不出类拔萃,也不惹是生非,所以没必要多加关注。  相似文献   

7.
自有学校教育以来,每个班级里都存在着优、中、差三类学生。“抓两头,带中间”是许多教师为改善这种状况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却掩盖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弊端——淡化或削弱了对中等生的教育。因为在许多教师眼中,所谓“带”就是跟着走,往往是抓“两头”精心,带“中间”随意。  相似文献   

8.
孙雁群 《今日教育》2007,(2S):30-31
“抓两头带中间”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将工作着眼点放在人数少的“两头”,凸显的是班主任工作中充满智慧的“推”“拉”技巧。  相似文献   

9.
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总结得出“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总结得出“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个班级,都有比较积极的、中间状态和比较落后的三部分学生。现在,班主任一般注意“两头”,而不注意“中间”。似乎这些“中间”学生,既不能为班上增添多少光彩,也不会给自己带来多大麻烦。因而虽有“抓两头带中问”的说法,也没认真考虑怎样去“带”,甚至不自觉地将“带”变成了“丢”。  相似文献   

12.
“抓两头,促中间”的做法,忽视了中间大多数学生。前面的抓了,后面的促了,而中间的大部分只靠自我发展了。他们应该由谁来管,怎样来管,这是新形势下,对我们学校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以往,我的班主任工作总是采用“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从1990年起,我把“带中间”改为“抓中间”,几年的实践表明,我的这着棋走对了。中等学生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大部分不甘居中游,有强烈的进取欲;小部分表现为随大流,得过且过;也有极少数缺乏前进的  相似文献   

14.
"教育有法,教无定法"。班级教育是采用"抓中间促两头",还是"抓两头,带中间",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5.
浅谈“中等生”心理障碍疏导的一些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智莉 《科学教育》2007,13(4):77-78
长期以来,我们在学生思想教育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抓两头,带中间”的框框,而且这种框框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人们某种“心理定势”沉淀下来而又往往被人们的“潜意识”加以强化,从而导致了事实上的“忙两头,丢中间”的最终局面。“中等生”这一层次的学生是大多数,他们的质量如何,  相似文献   

16.
班级工作勿忘“中间层次”施永忠,蔡挺槐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特别是班级具体工作,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叫作“抓两头,带中间”,就是一头抓先进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一头抓落后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从而带动处于中间的一般学生,使全班学生共同走向进步。但是我们发现,在...  相似文献   

17.
吴大荣 《文教资料》2005,(28):11-12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我们都心知肚明这样的一个不是等式的等式:抓“优秀生”可以提高优秀率、升学率;而抓“后进生”则可以提高合格率、毕业率。所以,如何抓好“两头”是每个学校和每个教师必须要解决好的首要问题,然而对于夹在“两头”之间的中间生,他们既不出类拔萃,也不惹是生非。所以在管理上往往被忽视,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然而,他们是“双差生”的预备队,是“优秀生”的后备军。因此,认真研究中间生的心理状况及其发展轨迹,并加以强化教育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一个新课题。中间生通常有以下几种不良心态:第一,浓厚的平庸…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了“抓两头(优等生、后进生)。带中间(中等生)”的工作习惯,过分强调“两头”,忽视对中等生的关注,客观上造成了“忙两头,丢中问”的后果,使部分中等生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应引起高度重视。中等生主要有以下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1数学分层教学提出的背景实行高中扩招后,农村高中录取分数线极底,线下生居多,学生的基础与能力的差异明显,较好的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加剧.如果仍然采取抓中间、带两头的教学策略,优秀学生得不到与他学习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和充分施展其才能的机会,以致影响学  相似文献   

20.
在学校中,尖子生学习优异,能够为班级增光添彩,给老师带来光环,因此老师们视之若掌上明珠,精心呵护培养,多给他们开小灶。而后进生则是“麻烦制造者”,调皮捣蛋惹是生非,给老师、班级脸上抹黑带来不良影响,故老师常重拳出击进行差生转化,对他们严加管教。所以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许多老师、班主任都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做法,即通过培养尖子生和抑制转化后进生来触动、促进中等生,以带动整个班级的发展。事实证明,抓两头并不能促中间,只会害中间,甚至毁了整个班级,带来灾难性后果。我们的老师、班主任更应该关注中等生。首先“,抓两头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