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学期在近五个月的忙碌中悄然而逝。学生们走了 ,我坐在桌前 ,随手翻着这段时间工作的记录——一摞厚厚的教案 ,脑海中浮现出过去的一幕一幕。多少个夜晚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 ,我一遍又一遍设计教学思路 ;多少个傍晚 ,把吃晚饭的时间压缩到 15分钟 ,只想挤出时间为孩子们多判几本作业 ,多修改几篇稚嫩的作文 ,多批几份试卷 ;多少节课上 ,我神采飞扬 ,领着孩子们在英语世界里尽情遨游 ,多少节课间 ,我在教室里耐心热情地解答着学生们一个又一个疑惑……一页页纸从手指间滑过 ,我的眼睛定格在第 113课上 ,读着那一行行曾是自己精心设计的语…  相似文献   

2.
亲爱的妈妈:不经意间,我已陪您过了十几个生日,每过一个生日,岁月便在您的脸上、发鬓上留下痕迹。您为了照顾我,不知花了多少心血,费了多少心思。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我在某份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则事例:一个中国学生在申请赴美留学时,各方面都很优秀,可是却因面试时一个问题而被当场拒绝了。这是一个什么问题呢?这个问题是该学生说留学是更好地找工作、更好地赚钱。上学读书是为了更好地找工作、赚钱。其实,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看法。当今,又有多少人不是以这样的目的来看待教育呢?我想,这是时下教育功利主义使然也。  相似文献   

4.
距离     
赭黄的秋叶凋落了一个雨季,空气中荡涤尽了缠绵悱恻的湿暖气息——就这样,时光之轮又碾过了一个季节。多少刻骨铭心的经历都被时光的流水洗去了痕迹。秋雨总能毫不费力地打开记忆的豁口,在泪水中我终于明白: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天长地久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少年计划     
<正>学生时代每年年初都会被老师要求写一个新年计划,内容大概就是这一年在学习上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名次要进步多少名等等。每次我都会写一个对自己的最高要求,这样就算没有达到,打脸的感觉也会轻一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真的是一个完全不能按照计划行事的人。哪怕一个计划具体到每一秒要干什么,我也顶多坚持三天,然后就愉快地放飞自我了。  相似文献   

6.
我在上学期十月间教过一年级语文“种瓜得瓜”一课,教学经过是这样的: 本班共有学生56人,大多七岁左右。在教这课之前,首先进行备课。我把课文读了好几遍,反覆地看了插图,并翻阅了参考资料,体会到这是一课富於思想性和属于常识性内容的教材。先要使儿童认识豆和瓜是什么样子,知道豆和瓜是怎样生长出来的;在思想教育方面。知道种什么就得什麽,花了多少劳动,就有多少  相似文献   

7.
我不知道儿子的小脑袋里还会出现多少这样奇怪的故事,但我会很有兴趣地把它们一个一个记下来。  相似文献   

8.
又是一个新学年的开始,不知又有多少新的班级重新组成,又有多少新的同志走上班主任这个工作岗位。如何让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尽快地融入新的集体,在新集体中准确地定位,找到班级归属感呢?我几年来保留着这样六招,屡试不爽,让我找到了不少做班主任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9.
分享的分寸     
《中学生百科》2011,(7):59-59
舒心姐姐:你好!我有个好朋友.真的是我的好朋友,但是.她最近很冷淡我。她说我总是在她面前显示我的优越感。比如。我会喋喋不休地告诉她我有什么样的一套蓬蓬裙.穿起来有多漂亮,多少多少人称赞过我长得漂亮.再比如,我会不厌其烦地跟她说我看过的一本书的细节.然后说,你多好啊.有我这样一个朋友,书都不用看了.还懂得特多……  相似文献   

10.
我在某些书刊中看到这样一个电荷受力问题:如图一所示,A、B 二点电荷间距离为 R.作用力为 F.今在 A 电荷外套上半径为 r(r相似文献   

11.
分享的分寸     
舒心姐姐:你好!我有个好朋友,真的是我的好朋友,但是,她最近很冷淡我。她说我总是在她面前显示我的优越感。比如,我会喋喋不休地告诉她我有什么样的一套蓬蓬裙,穿起来有多漂亮,多少多少人称赞过我长得漂亮,再比如,我会不厌其烦地跟她说我看过的一本书的细节,然后说,你多好啊,有我这样一个朋友,书都不用看了,还懂得特多……  相似文献   

12.
夺桌     
为了这张桌子,我不知流过多少泪;为了这张桌子,我不知挨过多少次打;为了这张桌子,记不清我与父母发生过多少次争吵;为了这张桌子,老师不知找我谈过多少次话……这桌子,就是我在小学时回家做家庭作业兼吃饭的方桌。爸爸妈妈喜欢在家里吃饭的方桌上打麻将。我,也喜欢在这张桌子上做作业。“爽爽,上楼去,乖。”我刚刚摊开作业本想做家庭作业的时候,妈妈就对我这样说。“我不去,我要做作业。”我很不开心地说。此时,已从门口走进来两位客人(打麻将的对手)。当时,我多么希望妈妈会这样说:“好吧,今天就算了,你做作业吧!”可是,这时爸爸见我迟疑不…  相似文献   

13.
[案例1]在一堂数学课上,我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中间挖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多少?"  相似文献   

14.
谢牛 《吉林教育》2007,(3):61-61
参加工作已有10年之久了,在这期间,同事不时问我:“小谢,你咋叫‘谢牛’这样一个名字呢?”。多少次,我也记不清了,这个名字犹如一块磁石一般,吸引着周围的人们,不断地引起他们的  相似文献   

15.
晚上九点,上自习的学生已陆陆续续回家,县城的初中没有住校生,喧闹的校园显得非常宁静。我坐在心理咨询室,这是一间装饰得很温馨的小房子。心理热线开通以来,我记不清在这样的夜晚,已经接听过多少电话了。昨天有个男生打来电话,欲言又止地挂掉了,我猜想今天他一定还会打来。一开始,电话倔强地沉默着,我耐心地等待,电话铃终于急促地响起。那头传来一个男孩的声音“喂”,凭直觉,我知道是昨天那个男孩,“喂,你好,我是阳光姐姐,请你说话,我愿意为你解答问题并保密。”他犹豫了一下,终于说出了他的烦恼:他一直是班上的佼佼者,成绩独占鳌头,可是自…  相似文献   

16.
我喜欢一回家就闻到烤鸭炒鸡的香味。我喜欢一睡觉就听到父母叮咛嘱咐的声音。我喜欢一起床就看见朝阳那张欢笑的脸。我喜欢家,一种温馨的感觉。家,多么美丽的字,一个“门”挡住了多少风雨,“一横三撇”牵动了多少人的心,一个“竖钩”把好多人连在一起,而一个“人”又似乎意味思念家长的心。正因为如此,我便大声地呐喊“我爱我家”。我需要这样一个儿时的家:爷爷抱着我呵呵地笑,奶奶搂着我喃喃地笑,妈妈依着我自豪地笑,爸爸看着我严肃地笑,而我则躲在被子里哈哈大笑。笑是儿时家中最好的空气。我需要这样的家,可儿时的家并不如此,于是我又期…  相似文献   

17.
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过这么一则新闻。一家著名的企业以优厚待遇招聘员工,应聘者云集。在面试环节,面试官向应聘者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一年要消耗掉多少个高尔夫球?”这么“偏”的问题一下子难倒了很多人。许多应聘者要么诚实地回答“我不知道”,要么就“瞎猜”一个答案,结果都没有被录取。  相似文献   

18.
计数笔     
我是一个喜欢写作文的小姑娘,然而在每次写作文的时候,尤其是考试的时候,作文字数总有限制,而我写到一半或写完后总是要数一数写了多少字,很麻烦而且还不准确。一次我看见一根跳绳的上面有一个跳绳计数器,我灵机一动,能不能在笔上也安上一个可以计数的装置呢,这佯我们在写作文时,不用再麻烦地数数了,很轻松地就知道自己写了多少字。  相似文献   

19.
开心语文     
<正>你妈妈我在上初中我是初中生,一次我收到一条诈骗短信:爸爸妈妈,我现在没钱用了,把钱打进××××账号。这个是我朋友的卡,名字×××。然后我很爽快地回了他:你妈妈我还在上初中呢!花甲爷爷年满花甲要做六十大寿,孙子好奇地问:"为什么把六十岁叫作花甲呢?"爷爷说:"这样叫吉利。"过了两天,孙子语文测验,爷爷问他考了多少分,孙子回答:"大吉大利,考了一个花甲。"  相似文献   

20.
已经不知道多少次翻身了,仰脸看着天花板,上面挂着的灯是一只彩色蜗牛在一个分叉的树枝上爬动的样子,早看熟了。床头上画着的两只米老鼠也还是老样子,我倒希望有一只可以突然跳出来把我吓晕,这样我至少可以好好入睡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