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气勘查地球化学通常称为油气化探,主要应用地球化学原理,通过物理化学测试方法,探测埋藏于地下几千米的油气藏中渗漏出的微量烃组分及由此引起的其它地质一地球化学变化,来确定地下油气藏的位置。这是一种快速、廉价和直接的油气勘探手段,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充满着巨大的魅力。许多仁人志士不畏艰险,坚持不懈,在微渗漏理论研究、新的探测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已取得一系列进展。这些新的理论与方法技术的成功应用将在油气勘探领域引起一场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姜华  王建波  李永刚  刘喜玲 《内江科技》2006,(1):156-156,160
本文通过对高邮凹陷烃源岩及已发现的油藏原油物性的纵横向变化规律,总结出不同地质环境下的油气运移方式及油气聚集的规律。研究得出高邮凹陷油气运移的方向和主要的运移方式。  相似文献   

3.
周松源 《科技通报》2000,16(Z1):53-59
浙江的油气勘探在东海海域取得了突破,沿海第四系浅层天然气勘探开发取得了经验,建立了小规模产能,但陆上油气勘探主体没有突破。究其原因,主要是浙江的油气地质条件相当复杂,海相盆地有较好的烃源条件,但经历多次强烈的构造运动改造和破坏,整体封盖条件已不具备;陆相盆地缺乏生油条件。其次,缺乏适合南方海相领域特殊性的油气地质理论指导,找油观念落后;勘探技术不配套,关键技术不过关。浙江的常规油气勘探可以坚持不懈地探索,需要认真总结油气地质规律。提出一个找油理念,认为浙江油气光辉灿烂的明天要靠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浙江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是非常丰富的,类型也多种多样,如浅层生物气、致密砂岩气、甲烷水合物、煤层气、沥青、水溶气、深源气、碳酸盐岩复杂油气藏等等。  相似文献   

4.
查家君  姜蓉 《软科学》1997,11(4):22-25
我国油气勘探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中国地质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覃家君查道林四川省西南地质勘察工程公司姜蓉油气勘探项目是一种特殊的系统工程,必须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实施管理。油气勘探项目管理在我国用于油气勘探从试点到推广已有十多年的历史,逐步建立起了...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油气资产的折耗计提、计价基础、资产减值等方面总结了我国油气会计准则的基本特点,并指出了执行新油气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最后从基本名词解释、完善油气准则制定程序、信息披露、涉外活动会计处理方面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莲芳  严良 《软科学》2011,25(12):25-28,36
在借鉴已有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油气产业集群内涵,认为油气产业集群形成的驱动因素除了油气资源禀赋优势、专业化分工、运输成本,还包括核心油气企业和政府因素;提出复合区位熵的概念,通过计算黑龙江、新疆、辽宁、四川、陕西、吉林、甘肃、青海、山东、天津、河南、河北12省区油气开采业的复合区位熵,从定量角度进一步说明了油气资源禀赋是油气开采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7.
常方瑞  张广辉  孙庆宇 《内江科技》2004,25(1):51-51,53
本文就井下作业中诸多施工工序产生油气层损害原因做一论述,并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油气层损害机理是指油气层损害的产生原因以及伴随损害而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对于不同的油气层,其储集特征和导致损害的外部环境均有较大差别,因此可能发生的损害机理也不尽相同。对于某一目的层,要想指定出一个有效的保护油气层的技术方案,必须先将其损害机理认识清楚。  相似文献   

9.
胡健  吴文洁 《资源科学》2007,29(3):8-16
长期以来,资源经济学研究中存在一个突出的理论盲点——忽略了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中矿权与土地产权关系的探讨。油气资源赋存于地下或土地之中,而在我国油气资源矿权与土地产权又是分离的,国家拥有油气矿权,国家与集体共同拥有地权,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元矿权与二元地权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集中表现在矿业权与矿业用地使用权取得方式上,而其产生的根源则不仅仅是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更主要的是因为我国复杂的土地权利层次和权利结构以及法律上对集体土地权利的忽视。因此,在对陕北油气资源开发中矿权与地权矛盾及矿权制度演进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有效解决油气资源开发中矿权与地权冲突、缓解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的关键是创新油气资源矿权制度,变革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完善矿业用地制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提高,碳、氧、钕等同位素在油气地球化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综述了碳、氧、钕等同位素在油气地球化学中的应用,这些应用包括:分析油气成藏特征,分析CO2成因和油气演化阶段,研究原油的成熟度,对天然气的成因进行分类及判断其成熟度,研究油气成藏史、油气运移及油田油源。  相似文献   

11.
沔阳凹陷油气成藏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沔阳凹陷构造演化特征和油气成藏特征入手,总结了5种油气成藏模式.分析了该区油气成藏的控制因素,并由此总结出该区油气成藏分布和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12.
钻井液顶替法计算油气上窜速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了一种新的计算油气上窜速度公式,该公式计算结果更加准确。现场录井之中,准确的计算出油气上窜速度对于安全钻井,对于油气层的保护和后期的测试、油气产能评价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李二敬 《金秋科苑》2012,(11):90-97
石油与天然气作为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矿产资源,战略地位十分重要。60年来,我国油气勘查工作者积极寻找与评价油气远景区及富集带,发现油气田,探明地质储量,提供开发基地,为解决经济建设中能源紧缺问题作出贡献。 一 地质先驱为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立下不朽功勋 油气勘查工作的目的是查明油气资源在地下的赋存和分布情况,寻找与评价油气远景区及富集带,发现油气田,探明地质储量,提供开发基地。油气勘查工作者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先进的地质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现代化的综合技术手段,遵循科学的油气勘查程序和方法,进行合理的部署,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油气地质成果和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田骏 《内江科技》2006,(1):134-135
对高邮凹陷的油气分布特点、油气藏分布规律及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高邮凹陷油气藏展布具有环带状分布、沿近南北向构造高带及沿控凹断层展布的规律;油气资源、构造背景和沉积背景、断层、泥岩盖层的厚度是油气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5.
油气储量管理和效益评价方法研究--以吉林油田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油气早期勘探评价阶段,对油气储量勘探管理和开发可行性评价是中国石油工业企业一项比较困难的实际工作。该文在充分利用我国石油工业企业勘探、开发以及财务部门提供数据资料的基础上。依据油气投入产出平衡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效益储量”的概念,同时把单井在一定时期和原油价格条件下的最低经济极限产量、油气生产能力和最低油气储量规模作为油气“效益储量”的经济判别指标,并以实例方式对中国石油的吉林油田(部分)探区在18美元/标准桶原油价格条件下的石油“效益储量”评价指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散点图”进行数据回归分析,得到了吉林油田部分油田区块的储层深度与油藏产量下限、油藏面积与储量规模下限的数量关系模型,并通过此模型对吉林油田不同储层、不同面积条件下的效益储量判别和分析标准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刘聪 《科技风》2013,(12):136
本文从油气运输系统安全性以及油气管道事故的特点着手,分析了油气管道安全系统及其管理,并且提出了油气管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加强措施,以提高管道检测水平和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生活水平质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工业革命大潮的兴起,石油资源成为当今世界大量使用的能源之一。油气是各类机械设备、运输设备的主要动力驱动来源,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陆运等工业、交通、运输行业中;油气的回收技术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环境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我国油气行业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对油气回收技术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本着操作性、安全性、可靠性的原则,提出各种有效性和实用性的油气回收技术,以提高油气回收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油气储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油气储备,二是油气运输。而油气储备和油气运输又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种类。比如油气储备就有短期储备、战略性长期储备、内销储备和出口储备等类别之分,油气运输也可以分为长线运输、短线运输、生产运输等类别。不同的类别都需要不同的技术、不同的方式来完成。近年来,我国的油气储运工程施工在很多方面都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意在找出这些问题和问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9.
综合录井技术是发现油气层、评价油气层和实时钻井监控目的的一项随钻勘探技术。本文从综合录井对地层评价的开展谈起,阐述了油气资源评价的开展情况,解读了油气层的发现、油气层解释、储集层评价、生油层评价和单井油气资源综合评价几个细节,本人工作有年,一心营职,黾勉惕厉,精心研磨,日久得体会些许。私人管见,率尔操觚,敬请匡误扶正。  相似文献   

20.
冯军 《今日科苑》2009,(9):30-31
深水盐下油气地质勘探随着深水盐下油气地质勘探理论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应用,世界盐下油气勘探取得突破性进展,分别在巴西海域、墨西哥湾等地区发现盐下油气藏。盐下层系作为油气资源储藏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