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岁:年。《捕蛇者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期年:满一年。《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积年:好几年。《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曩:从前。《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向:先前。《石钟山记》:"与向之噌吆声  相似文献   

2.
在古代汉语中,由于词汇不够丰富,各类词的分工不明确,经常出现词的兼类现象,即某个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的性质。这和古代汉语中词的活用现象不同。常有兼类现象的词是“以”、“乃”、“而”、“之”、“焉”、“然”等。鉴别某个词的类别,一要看它在文中所处的位置,二要看它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同源词献疑     
近年来,同源词是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是其概念和范围都相当的混乱。笔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少疑惑,在此提出来,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4.
古汉语中的兼词实际上应更宽泛。兼音兼义者是兼词,不兼音而兼义者亦应视为兼词,前者少而后者多。而且在虚词、实词中均有。同时,存在着不同词类、不同意义的兼词与同一词类、相同意义的兼词。这些词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若不作兼词解,则语意不充分,句子不通畅。如实词中的兼词“察”、“顾”、“今”、“可”、“堪”;虚词中的兼词“兹”、“是”、“斯”、“始”、“必”、“既”、“诚”、“方”、“则”、“更”等  相似文献   

5.
陈维崧的怀旧,吊古词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表达时间意识的方式,或者说两类不同的建构时间意象的语言手段。不少研究者倾向于从陈维崧所遭遇的历史动荡和生活变故亦即其独特的生平经历出发分析这一类作品。而在事实上,这一类作品承载着词人作为一个正统丈人的道德想象和追求。也可以说,是词人的这一文化心理而并非其人生经历从根本上影响着其词创作的时间意识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古代汉语色彩词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色彩词的第一个特点是名实不分,即在表示色彩的同时也表达了色彩所附着的实物;第二个特点是数量众多,区分细致,许多物质的每一种色彩都有一个名称,而每一种色彩由于所附实物的不同也被冠以不同的名称;色彩词与五方、五行相配是第三个特点,这是古代阴阳五行思想对语言的影响之一。  相似文献   

7.
时间词,一般被当作名词的一个小类,在汉语中使用频率高,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时间词中的时间单位词具有一定的量词性,其内部成员语法功能有一定的差异,在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的汉语学习中常常形成遗漏或添加的偏误,这主要是由于汉英时间概念表达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造成母语负迁移和规则泛化、对外汉语教师思维定势的误导以及各种汉语教材的疏漏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古汉语的意象词都是再生型词,是在已有词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思维改造而成.其具体的生成方式多样,主要有词义引申,词素组合,故事转化和诗文摘要以及连锁生成方式等.  相似文献   

9.
纳兰词真挚自然,婉丽清新,往往用轻淡白描的语言表达浓郁的情感,少用生僻的典故与华丽辞藻,而时间意象的运用,与他身世背景自身性格,侍从经历以及思想复杂等有关。文学中的时间是纳兰性德在现实困厄中寻求精神解脱的一种独特场域。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究了古汉语中表“眼泪”的“泪、涕、泗、泣”,并列举材料阐明它们在各时代的使用状况。  相似文献   

11.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下面简称《古汉语》)[1]被学术界广为推崇.该书自1962年出版,到2003年6月第36次印刷,总印数已经超过160万册.真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富金壁先生说:"此亦情理中事,它的主编和编写者都是古代汉语教学与研究界的元老、领军人物,一流的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12.
13.
古汉语中词的活用和词的兼类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现象,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某一词既用作此类词,又用作彼类词。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它们的区别往往认识不清。例如:1.将军身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2.其家必曰益。(《吕氏春秋·贵当》)例1的“坚”,原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名词。例2的“益”,原本是动词,这里用作形容词,那么,哪一个是词的活用,哪一个是词的兼类呢?要对它们进行区别,当然首先应该弄清什么是词的活用,什么是词的兼类。对于这两个问题相关教材和专家有诠释,基本上能够形成共识:所谓词的活用,是指某一类词…  相似文献   

14.
文章提出了古汉语教学要以“诵”助教、多元教学、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时间指示词在汉语违实构建中的语义基础进行了探讨,发现时间指示词起到了外显情状发生时点/段的参照时间作用。前件使用"过去"时间指示词,和"早"结合可以表达强烈的情感;后件可以使用"现在"时间指示词,时间上的"近端"表示认知上心理承诺的"近",对近端的否定也可以表达强烈的情感;前后件都可以出现时间指示词,前件用"过去"时间指示词,后件用"现在"时间指示词。研究对于揭示时间词的用法和更好理解汉语违实条件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词和时间的边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关于诗的探索的 ,也是有关存在的。在语言和词语中寻找家园 ,在时间中寻找本质 ,在我们现实的边缘寻找真实。无论那一种寻找 ,都是我们特有的独立姿态。一首诗的诞生是一种发现和命名 ,它的诞生也是世界的诞生 ,是“自我”诞生。所以 ,诗唯其发现才是正道 ,这是诗之所在 ,存在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古代汉语的词以单音节为主。既然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往往记录一个词呢?不能这么说。有的字只记录一个词。例如“戈”,本指古代的一种兵器,横刃长柄;“讣”,本指报丧,报告人死了的消息;“兮”,是古代的一种语气词,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各个时期典型语料的基础上,简要描写了现代汉语中表“某某时间”的标志“时”在汉语史中的词汇兴替情况,文章把“时”“顷”“间”“际”“次”“处”“会”这一组词定义为时间标志词,并从语义基础和句法位置两个方面解释它们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19.
关于古代汉语词本义与假借义的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义与假借义是古代汉语教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多义词的诸义项目前区分为本义、引申义、假借义三种类型,然而,当前关于词本义的定义显著还有不尽完善之处。对王力先生的观点作进一步的理会,说明词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而不是造字时的意义,对完善词本义的定义提出了个人的观点,另外,在分析假借义时,都不可避免要以汉字为依据,于是我们不禁要问,不以汉字为依据我们能说清楚什么是假借义吗?词的音义可以分开吗?其实,真正被借的是汉字,而不是词义,因此,当前所说的假借义是汉字字义的一种类型,而不是词义的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以古代汉语单音节颜色词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义素层面、认知层面、词汇层面和文字层面来进一步考察古代汉语单音节颜色词的三种基本类型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其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