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学内容:《导体和绝缘体》(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时间:2011年11月10日教学场合:"理解儿童与儿童理解"名校课堂巡礼(锡山站)活动教学地点:无锡市港下实验小学教学班级:五年级4班一、情境导入师:(出示实物:断开的简单电路和铜钥匙)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电路,老师这里就有一个简单电路,如果把这个铜钥匙接入电路中会怎样?谁愿意来试一试?  相似文献   

2.
本课围绕物体的导电性,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通过猜测与假设、实验验证、讨论交流等环节,启发学生自己得出物体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两类这一结论。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不同用途,理解电流是怎样在电器元件中通过的。  相似文献   

3.
张骏 《科学课》2009,(10):25-27
一、联系生活实际谈话导入 师:老师家里有段线路出了故障,想自己检修一下,便借了两把钳子(一把有胶皮包着,一把没有),能建议老师用哪一把吗?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5.
教材分析本课围绕物体的导电性,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通过猜测与假设、实验验证、讨论交流等环节,引导学生认识物体可按导电性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两类,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学习检测一块橡皮的过程,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的“科学规范”的计划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提出问题。 2.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认真细致地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本课围绕物体的导电性,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通过猜测与假设、实验验证、讨论交流等环节,启发学生自己得出物体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两类这一结论。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不同用途,理解电流是怎样在电器元件中通过的。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了解电的来源,知道电器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会连接简单的电路,而且学生探究兴趣浓厚,但学生在学习基础、个性特长、思维方式、动手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针对这点对学生进行了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学习或伙伴的帮助,几乎使每一个人都体验到成功,增强学生参…  相似文献   

8.
李秀珍 《成才之路》2009,(26):80-81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并能举出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的例子。知道金属导体的导电靠自由电子。知道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认识半导体和超导体。  相似文献   

9.
(课件背景,配以幽雅的音乐,学生自动地安静了下来。)师:好,大家先看这里。(出示简单的电路连接)见过吗?生:见过。师:如果在电池盒中放入电池,灯泡就会……生:亮起来。师:地球人都知道!哪位同学能够说说小灯泡为什么亮起来了?生:因为电流正在循环。生: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来,经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以《导体与绝缘体》为例,“人和潮湿的木头是导体”,在理论上是无可置疑的。因此,教师通常在教学中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去说明这一“事实”。但是,笔者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却鼓励学生发现,把握住亮点,促进学生开展新一轮的学习研究。碑文以《导体与绝缘体》为例,谈谈对科学课教学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王韶宇 《时代教育》2009,(5):134-134
导体、绝缘体、半导体可以从定义和实质两方面来区别.定义划分:物理学中,导体、绝缘体、半导体主要是根据导电性能的强弱来区分的;实质区别:导体、绝缘体、半导体实质上的区别在于构成它们的物质的微观结构不同.但是,导体、绝缘体、半导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在外部条件(如温度、高压等)发生变化时,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十六课《月光曲》(第一课时)。二、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新词。(二)通读全文,学用生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三)解决课后第一道思考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3.
《运载火箭》是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无限宇宙》单元中的第四课。前面三课是《天上有条河》、《艰辛的探索》、《人造卫星与飞船》。从课题就能看出,这三课是《运载火箭》一课学习的基础。特别是《人造卫星与飞船》一课,与本课教学密切相关。人造卫星与飞船是如何到达太空的?很自然引出对火箭的探究。本课教学主要是对火箭上升原因的探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105—107页。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2.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判断叙述出来,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3.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有所发展。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  相似文献   

15.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15页《找规律》。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重复出现的简单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按同一标准变化的稍显复杂的"规律"知识。  相似文献   

17.
一、情境导入师:(出示实物:断开的简单电路和铜钥匙)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电路,老师这里就有一个简单电路,如果把这个铜钥匙接人电路中,会怎样?谁愿意来试一试?(找一学生操作。)师:发现了什么?生(齐):小灯泡亮了。师:老师这里还有一把塑料尺,把它接人电路又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18.
"文包诗"的语文课堂教学,既要基于文本自身这一体裁特点,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个性获得发展。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学习文本,自己朗读、比较、讨论、体会,彰显的正是儿童阅读发现的本质。这样的个性化阅读,产生了个性化的体验、感悟、想象与表达,自然而真实。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纸的多样性以及多种用途。2.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制定研究计划,能用简单器材做观察纸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3.认识到为保护森林资源要节约用纸,体会与人合作的重要性。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各种纸制品。教师准备:各种纸制品,放大镜,同样大小的牛皮纸、报纸、复印纸、餐巾纸(每组各一份),铁架台筷子,水槽,红墨水等。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0.
[教学实录] 《詹天佑》第六自然段的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细心地读读课文的第六自然段,想想并说说詹天佑为什么要设计“人”字形线路,结果怎样。(学生默读思考) 生:因为青龙桥附近的坡度特别大,所以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线路,结果火车上山就容易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