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4 毫秒
1.
农村教育发展水平、教育公平改善程度以及区域之间教育发展差距是否缩小,是判断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改革效应的重要依据。2001年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和2006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到国家法律高度,提升了义务教育投入层级,农村教育水平明显提高。这说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改革效应明显,教育投入政策的适时调整是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教育不断发展和推进教育公平的需要,"以县为主"的投入体制又逐渐显出弊端,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再次提升教育投入的层级,进一步调适资金投入的重心,且加强政策和资金对弱势地区的倾斜力度。  相似文献   

2.
农村教育的公共投入问题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视农村教育的公共投入、加大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力度,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农村教育公共投入存在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村义务教育占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的比重偏低、各级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不合理等问题,阻碍了我国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应该加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对农村教育经费总量投入,完善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建立多元主体农村教育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3.
现行教育投入体制下,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种种问题主要源于政府投入不足。政府必须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完善和规范转移支付制度,明确中央、省、市、县对基础教育投入的责任,尤其是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担中的主要责任,健全教育经费投入监督体系,保证农村师资质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平稳、快速、持续发展,有效体现教育公平和教育与社会的互进共荣。  相似文献   

4.
重视农村教育的公共投入,加大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力度,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农村教育存在公共投入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村义务教育占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的比重偏低、各级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不合理等问题,阻碍了我国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应该加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对农村教育经费总量投入,完善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建立多元主体农村教育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促使农村生源、优质师资和教育投入向城镇流动,造成农村学龄人口和教育资源不断减少,给农村义务教育带来资源浪费、质量下降、教育公平等方面的困境。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解放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加大教育投入,注重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完善农村教育投入体制 缩小城乡差距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红宇指出,农村地区广大群众受教育水平和受教育机会明显落后于城市。要缩小这种教育差距,促进城乡之间协调发展,必须完善农村教育投入体制。  相似文献   

7.
农村义务教育事关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从理顺机制入手解决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问题,是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具体体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费保障,进一步推动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农民、对农村教育的人文关怀,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投入水平的差距,将大大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促进城乡教育的和谐发展。一、农村教育投入状…  相似文献   

8.
税费改革是继土改运动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新中国农村的第三次重大变革,对整个农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取消了教育附加费和教育集资,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进行财政转移支付,改变了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体制。农村义务教育是农村社会事业中涉及面广、需要确保必要投入的一项公益事业。这就需要思考如何调整并完善农村教育投入机制,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充足和顺畅,以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投入体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平、高效的教育投入体制有利于克服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弊端,使均衡化的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在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总量和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增长、城乡中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的差距以及城乡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差距进行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从投入体制改革的角度,提出若干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政策建议:完善并加强“省级统筹”的财政投入体制;构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和监督机制;完善多渠道筹资体制;拓宽财政支持范围;为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教育提供经费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一、安徽农村义务教育现状 (一)教育投入问题 1.教育投入总量不足.农村教育水平低首先源于对教育投入总量的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关于发展农村教育各项政策的贯彻实施,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教育投入的力度,社会各界也给予关注和资助,农村贫困地区教育落后的局面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城乡教育在师资、投入、设施、生源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公平问题也相当明显,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这是当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系列教育政策的实施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契机,但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重新审视我国农村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机制与保障机制,农村教育的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多渠道投资机制,确保农村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农村教育的有效供给;推进农村教育的综合改革,促进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安徽农村义务教育现状(一)教育投入问题1.教育投入总量不足。农村教育水平低首先源于对教育投入总量的严重不足。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从未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测算2001-2008年我国(不包括港澳台)31个省(市)农村平均教育年限和教育基尼系数的基础上,借鉴经济收敛方法分析农村教育省际差距及其收敛速度,同时评析2001年后实行的以县为主义务教育投入体制改革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2001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后,各省的农村教育水平和教育平等状况明显改善,农村教育省际差距趋于收敛;但在农村教育发展的省际差距减少的同时,教育公平的省际差距的收敛速度在下降;以县为主的教育投入体制改革产生的弊端转而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我国整体教育投入水平低,投入总量在使用上严重失衡,政府间财力格局与义务教育事权和责任不对称,所有这些因素造成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长期以来投入不足。为加快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对上述教育投入上的症结应进行深刻反思,要重新划分各级政府在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上的事权和责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建立和完善基础教育投入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 农村教育之难,在于布点多、战线长、 条件差、投入少。近年来,国家虽然加大了 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但对于点多线长的农村 教育来说,仍是杯水车薪。因此,目前改变 农村教育点多线长的格局,成为了改变其落 后面貌的有效途径。 东光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他们在短短的 数年间,在并没有大量增加投入、没有增加  相似文献   

17.
信息窗     
教育投入: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随着“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在全国98%的县的全面运行,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格局发生了改变,2002年,全国财政预算内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达到990亿元,占总投入的78.2%。我国农村教育正在实现由“农民办”到“政府办”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教育投入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在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总量和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增长分析、农村中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与城镇中小学的差距比较、农村中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与城镇中小学的差距分析、东中西部地区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的城乡差距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关于农村教育投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面临四大农村教育问题:教育观念普遍落后,教学质量相对较低;投入严重不足,教育发展滞后;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过低;农村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脱离农村社会的实际。因而转变农村教育观念,政府加大力度,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全面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可作为解决当前农村教育问题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0.
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   总被引:93,自引:0,他引:93  
中国农村教育在初步实现普及教育目标后 ,面临着新的体制、政策和农村经济环境 :财政体制改革改变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结构 ,农村税费改革以及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增长减缓 ,影响了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 ,农村教育发展困难加重。农村教育发展是解决我国农民、农业、农村问题的根本出路 ,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采取对策措施 :制定义务教育投入法规 ,规范中央、省、市 (地 )、县的经费分担责任 ;在目前税费改革中 ,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采取特殊政策措施 ,解决贫困地区教育的燃眉之急 ;加强城乡教育的交流和统筹 ,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实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