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族主义有三个要点:一是民族的意识感情,二是由这种意识感情生成,升华而来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体系,三是在上述两点激励,推动下进行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运动。更简明地说,民族主义就是民族自我意识的现实实现,而民族我意识,就是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感情和看法,民族自我意识的发生要以他者的出现为前提,没有甲民族,就没有乙民族,反之亦然。民族间主观性很强的区别和差异意识,形成了民族自我意识的两种基本形态,民族优越感和民族自卑感。19世纪中叶,中国人开始逐渐产生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自我意识,民族自我意识既然是意识,那么它就是存在于民族成员的思维中的东西,而这种自我意识一定要有具体的表现形式,才能为人所感知并发生社会作用,才能成为现实的民族主义。民族自我意识的现实表现大致有以下几种:民族自我意识诉诸于文学艺术方式,就造成文学艺术作品,民族自我意识诉诸理性表达,就成为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民族自我意识的行为化表达,就是民族主义政治,社会运动以及军事斗争。  相似文献   

2.
民族具有两面性,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民族话语的建构中突出地表现了“民族”的两面性。在“现代性”的化表征中,“民族”更成为意识形态矛盾对立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在历史上,伴随着殖民主义的狂潮,民族观念在东西形成鲜明的反差与对照。在后殖民时代和后现代主义研究中,民族问题再一次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3.
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发展经历一个由"天下主义"到"民族主义"的嬗变过程.近代民族主义的主要类型有政治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坚持中华民族独立自主及自尊的、现代的、开放的民族主义"为主导的价值取向,并凸显出一系列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发展经历一个由“天下主义”到“民族主义”的嬗变过程。近代民族主义的主要类型有政治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坚持中华民族独立自主及自尊的、现代的、开放的民族主义”为主导的价值取向,并凸显出一系列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与民族主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不同,产生的基础不同,价值取向和社会作用不同.但它们都是对本民族身份的认同和本民族利益的维护,二者的精神实质和价值取向相互影响,二者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相互依赖.我们一定要科学界定当代中国民族主义话语的使用范围和意义域限.在舆论宣传、国家政策和国民教育等层面要坚持以民族精神而不是民族主义作为中心话语.  相似文献   

6.
明治文学中的民族主义思潮主要有两支:以明六社成员为核心的启蒙主义文学和以<日本人>、<日本>同仁为中心的国粹主义文学.启蒙主义文学由启蒙民智向伸张国权发展,体现了特定时代背景下启蒙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融合;国粹主义作家从东方和日本传统中发掘思想资源,其代表冈仓天心系统论述了以日本为核心来统一亚洲文化的思想.大正文坛的民族意识日趋高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著名评论家德富苏峰的"皇室中心主义"和当时流行的"支那趣味"文学.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语言在民族和民族主义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语言具有较强的民族性,是特定文化群体的标志,更易于人们产生民族认同感和感情的共鸣,对于民族语言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以《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为研究对象,分析语言在民族主义的产生、散布以及民族文化构建中的重要意义,从而了解语言和民族主义的"想象共同体"建构之间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8.
2011年3月26日到3月27日,由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民族主义与中国文学”的学术研讨会在海口举行,会议收到论文三十余篇,来自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岛内外五十余名学者参会,从民族国家建构的角度重新认识现代国家与现代学术的建立,从文学发展的角度反思民族主义在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起到的或隐或显的作用,从知识分子的思想状态和个人命运来分析的民族主义的情感,从文化建设和国民精神价值重建的角度来认识民族主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文惠 《德州学院学报》2006,22(4):25-30,45
民族主义文学一直是黑非洲文学的主流,它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萌芽时期的黑非洲民族主义文学在模仿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了朦胧的民族意识。第二阶段在文学领域内产生了捍卫民族文化的运动,具体表现形式是黑人性文学。第三阶段的表现主题集中在表现黑非洲人民遭受的苦难和他们的现实斗争、塑造觉醒者形象、记录传统文化的迅速崩溃、探索欧洲文化和黑非洲传统文化冲撞下的民族出路等方面。第四阶段的表现主题转向关注内部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个人经历和对"原生主义"、"永存主义"民族主义理论的批判,盖尔纳提出了民族主义的"现代主义"理论。盖尔纳从现代工业社会的根本转变和政治、文化需求出发,对民族主义的起源、本质、类型与未来进行了原创性的解释。这种解释,既对民族主义理论发展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其局限也受到了后来者的批评。因而,对它的全面考察和反思能够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晚清文化、文学、政治等诸多乱象中,如果有什么线索可以贯穿本末枝叶的话,那无疑是内乱外侮催生的民族主义。民族主义问题绝不仅仅是理解近代中国的一个维度而已,它在一定程度上既是诸多问题辐辏,同时又辐射几乎所有重大问题。从破局丕变的焦虑到再造国魂的执着,从抵牾传统价值的新民问题到方法与价值交织的语言困惑,从重申史传一体的叙事手法到取法公羊学的索隐策略,从视个性自然即是善的武断到家庭伦理即是反动的作家心态,从近代浪漫主义文学创作到意象、文体、语言等文学批评……无一不可在民族主义的视域中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12.
狭隘民族主义——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战争的原因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年代以来,出于迈向政治大国、军事大国的需要,日本右翼势力处心积虑甚至明目张胆地为侵略战争翻案,将战犯美化成“民族英雄”。狭隘民族主义是其否认侵略、为战犯招魂的主要思想根源。产生狭隘民族主义的渊源是神国观念、天皇崇拜思想;近代国家主义教育、军国主义教育以及民族沙文主义、种族主义膨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在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影响下,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浪潮共同作用下逐渐兴盛。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是近代中国民主主义捍卫民族尊严、民族独立的继承和发扬,但同时不断得到完善,对作为多民族国家的中国在社会稳定和发展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同时民族主义也是一把双刃剑,它要求我们对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理论要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引导其向健康理性的一面发展,为实现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复兴而服务。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做指导,对当代民族主义进行理性的研究,结合全球化趋势对当代民族主义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解决问题的途径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膨胀,发动侵略扩张战争,日本文学卷入民族主义的漩涡。在"日本浪漫派"理论、"国民文学"论和"近代超克"说等民族主义文学理论的指导下,展开了一系列服务于侵略战争的文学活动,出现了"大陆开拓文学"、"满洲文学"、"兵队文学"、"笔部队文学"和"皇民文学"等不同类型的民族主义文学。15年战争中的日本文学,全方位地服务于侵略"国策",日本文坛几乎整体沉沦。  相似文献   

15.
在综合考察了关于民族主义和民族主义分类的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两个基本变量,即民族权益的欲求的强弱和实现欲求的能力的高低,进行交叉分析,对民族主义的分类进行了一定的补充。把民族主义分为进攻型、保守型、自强型、依附型,并以不同时代的日本民族主义作为实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迎来全面转型,社会思潮一日千里。民族主义思潮——一种近代以来就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社会思潮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色彩。揆诸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史实可知,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既曾激励过民族自强和解放,亦曾激发国人盲目排外与自大。在检视改革开放以来民族主义思潮发展流变及其主要特征后,本文认为:无论是学界还是政府都应当着力培植民众的理性民族主义,即在超越历史、超越党派信仰的基础上,对外追求世界和平,对内追求民族认同,这是理性民族主义所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也是人类文明保持健康发展和多样性不可或缺的两大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西方中心主义的特征还十分鲜明,文化的全球性还未进入多元文化并存共生的文化生态环境下,既有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对立、本土文化与殖民文化的对抗,又有异质文化间的误读,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不同民族文化和文学又相互融合、吸纳与激荡。中国文学在全球性多元文化格局中的地位与身份的重新确立,首先要以一种真正的全球化视野和高度来审视和界定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在全球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学中的现实地位和身份,中国文学应对文化全球性的挑战的策略,一是要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找寻中国文学的传统和中国艺术精神,并实现其现代性的转换;二是重铸和张扬中华民族精神,赋予民族文学活的灵魂,形成具有现代性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使民族文学以鲜明的民族文化立场和身份赢得自己在全球文学整体格局中的位置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电影民族化是所有国别电影所必须面对的电影文化属性与身份归属的转化命题,在中国电影发展的创始期阶段(1905年-1931年),民族主义一直是支撑电影文化语境转挟的有效手段之一。分析这一特殊时期电影经验结构和价值体系中的民族情结以及它们对中国现代化民族想象的影响,以便后人对早期中国电影的文化形态和范式样本有着接近性的认识和梳理。  相似文献   

19.
书信体文学在中国发展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从上古以迄当代,名家辈出,佳作不断,本文通过对其名称的考辨,以及对其具体发展过程的叙述,对中国书信文学史作了一次美的巡礼和线性扫描,并指出历代书信的思想文化价值,主要表现在历史文献和文学审美两个层面上。  相似文献   

20.
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涵。民族精神的塑造要放在对民族主义考量的宏大背景下。通过对民族主义相关内涵的梳理及其历史作用的判断,深刻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中华民族精神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深深根植于历史、文化和民族记忆当中,撇开民族主义谈民族精神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要塑造的民族精神需要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以和平、民主、宽容与理性为取向,才能成为增强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