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但很多时候,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语文课堂教学的工具性,而忽略了阅读教学的动态生成,阅读教学选点突破。只关注学生是否专心听讲,有没有用心笔记,是否认真作业,却淡化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以及学生个性化的感悟学习。对于学生悟性的培养与提高,需要教师不断地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热情,使得学生能在已有的阅读基础上提升自己对文本的感知、分析、理解等能力,提高学生的文本悟性,具体做法如下:—、入境——培养悟性之本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  相似文献   

2.
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应该从阅读之根本——"文本"入手进行深入地解读,找到架起教师、学生与文本这三者间的支点,用期待的目光,审视阅读期待,实现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的有效接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钟碧梅 《考试周刊》2014,(11):21-21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关系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备课中要不断探索阅读教学的规律,充分"素读"文本,保持阅读的新鲜感;文本"素读"要立足于文本,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在课堂上创新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通过教师的个性化阅读发掘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最终呈现出充满智慧的阅读世界,有效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以此提高小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小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呢?一、尊重个性化理解,深化语言对话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语言的个性化理解,并以此为教学切入点深化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例如,在教学《绝句》这一首古诗时,笔者是这样组织学生对"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进行品读的。课堂上,  相似文献   

5.
<正>阅读是学生走近文本、感悟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的重要过程,阅读教学是师生解读文本多向度的对话,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感悟、理解,对文本产生体会,这个过程是"互动"的交流过程,是学生内心世界与文本世界的无声沟通。教师如何巧妙借助阅读课堂向学生渗透阅读策略,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一、紧扣生活阅历,构建知识新结构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构建知识体系,需要学生将自己的知识经验、生活阅历、文字感悟能力等融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能力。"根据这一要求,我们怎样构建一种与之相适应的阅读教学方式呢?情境是最好的方式,它能引学生入境,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产生探究的兴趣与欲望。一、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学生入情入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语言材料、学生个性等特点,巧妙地设置现实生活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7.
在现实课堂中,有很多同学不会多方面地与文本对话,有时教师为了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以自己的分析来牵引学生的阅读。教师采用各种策略引导学生学会与文本对话,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要求。语文阅读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语文一门学科的成绩,还将影响学生对其他事物的理解,因此探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培养很有必要。教师可在综合各方面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较弱,要在阅读活动中有所感悟、体验,受到熏陶、启迪,需要教师有效引导,帮助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桥梁,感受阅读的乐趣。我认为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走入文本,展开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阅读能力作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需要具备的一种基本技能。而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往往忽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跟随教师的授课节奏,个人阅读潜质很难发挥出来,久而久之,学生将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素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分别从文本角度、读者角度与作者角度出发,通过多视角、多方向、多渠道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度剖析与解读,以挖掘出阅读文本的核心思想及情感底蕴,进而为阅读素养的养成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但是由于教师对阅读教学重视不足,或是文本内容缺乏吸引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对于文本阅读缺乏足够的兴趣,也就无法实现阅读水平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培养的重视,并以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为手段,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阅读中,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实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课程的理念精神出发,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活动中创设各种阅读活动情境,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使整个阅读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空间,激发学生自主参与阅读活动,学生在阅读对话活动中形成个性化的阅读能力,提高了阅读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3.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展现自己的个性。根据教材的特点和阅读教学的要求,本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融情入境,与文本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5,(62):81-82
韩国语阅读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阅读文本的选择及授课方式应着眼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及后续工作中的实际需求不断革新,选用更具多样性、实用性的文本材料,更灵活性、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教师充当引路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课堂。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要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得提高学生的词汇、话语、朗读、概括、想象力和对文本的感悟能力让学生用愉悦接纳文本,追求阅读的"语文"性;用感悟解读文本追求语文阅读的独特性;用情感诵读文本,追求语文阅读的语言味;用情韵升化文本,追求语文阅读的延伸。  相似文献   

16.
对文本的解读是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的根本。教师只有正确、全面、深入地解读文本,才能在课堂上做到胸有成竹、收放自如地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在小学阅读指导课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带领学生一起去解读文本,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慢慢习得语文的基本知识,培养语文方面的基本素养。文本解读的能力与教师基本素质直接联系。著名的教育家窦桂梅老师就曾说过:"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文本解读的深度。"是的,对文本的解读,一般的教师都是只会按部就班,按照教参上提供给我们的理解来进行,很少能  相似文献   

17.
丁瑞 《语文天地》2015,(4):72-73
语文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多维解读文本,既能够引导学生充分认知、感悟、鉴赏、体味文本的多元美学特质,又能够引导学生在求变、求异、求新的文本鉴赏过程中激发阅读文本的主观能动性,拓展学生的鉴赏视野,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能力。一、科学性阅读1.教师教学手段的科学性教师是学生多维阅读文本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启发并授予学生多维阅读、多维鉴赏文本的方法与技能。而要达成目标,教师必须完全摒  相似文献   

18.
以高考选考题中实用类文本阅读为例,探究如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变"教师讲题"为"学生评题、析题",从而提高试题讲评课的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应是对学生的情感、审美的熏陶,在诵读教学中要凸显学生对文本阅读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对文本的初阅读,而不是在教师预设下的牵引阅读,甚至是教师的代替阅读。但诵读教学并不是不需要教师的干预,而是要我们给学生的诵读有效生成创造一个"支点",以此"支点"来撬起文本的阅读价值,进而打造高效的诵读课堂。那么,在诵读教学中如何创造这个"支点"呢?一、预设诵读,提高生成的  相似文献   

20.
无论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还是素质教育,用多文本 阅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可是大多数的语 文教师,只是简单的了解多文本阅读,对具体的课堂操作却是 一知半解。本论文立足教学实际,为初中学段一线语文教师提 供有参考价值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提高一线教师多文本阅 读的课堂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 养,发挥语文学科的更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