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楚汉战争的失败论项羽的性格弱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光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6):82-84
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暴秦的统治后,刘邦、项羽为了争夺天下掀起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从战争初期双方的力量对比来看,项羽是当然的赢家,但貌似强大的项羽集团败得很惨,给后人留下许多感慨。千百年来,许多学者一直在探讨项羽失败的原因。其实,项羽难以克服的性格弱点是导致其失败的根本原因。项羽胸有大志,但缺乏坚定的恒心和强烈的进取意志;多疑和轻信这一矛盾的弱点在项羽身上有充分的体现;项羽身上有气量偏狭和过于仁慈相矛盾的弱点;项羽性格上的勇猛强悍与为人恭敬有礼交织在一起;项羽性格内向,交际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2.
何梅琴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24(3):8-11,21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人物传记之一,司马迁以其前所未有的才力与千钧笔力,生动地塑造了项羽这一充满传奇色彩、有着复杂性格、具有高贵人格的悲剧英雄形象。项羽二十四岁起兵,三十一岁败亡,八年征战,骤起骤灭,是性格决定了命运。作为失败了的英雄,千百年来,却被反复吟唱,深切怀念,赢得了人们无限的敬仰,是他顶天立地高贵的人格使然。 相似文献
3.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3):38-40
历史上的项羽是一个失败者,同时也是一个千古英雄。他毁灭的原因,除了外在的因素,更主要的是由于他自身性格的缺陷。《史记》通过对项羽成长经历、性格特征及命运走向的描述,在展现项羽是一个具有崇高悲剧美的英雄人物的同时,着重揭示了造成其悲剧命运的性格。项羽性格的缺陷,是其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尹光兵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暴秦的统治,项羽刘邦为了争夺天下又开始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貌似强大的项羽集团最终惨败给刘邦,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感慨。综合分析,项羽的失败、刘邦的胜利是由许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的,但双方性格方面的不同特点,是造成这种结局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王宏侠 《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2007,4(6):36-37
当秦军的铁骑最终战胜六国时,一场历经数百年的绵延战火本来可以止息了。这场战火中殒身的无数威赫一时的勇猛战将,无数重然诺轻头颅的侠客壮士,以及那崇尚刚勇豪迈的古朴风尚,都将伴随血与火的英雄时代被送上历史祭坛,代替的将是从一个新的社会阶级中产生的新时代精神。但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天下战火很快复燃,反秦斗争和楚汉战争犹如一颗流星划过漆黑的夜空,[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项羽是位具有多重性格的历史人物,他的性格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项羽一生事业的成败得失无不与其性格特点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肖景申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07,(8)
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垓下覆没、乌江自刎而落下帷幕.针对项羽这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历史人物,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8.
“楚汉战争”的胜负有其必然的原因,除了政治、军事、经济、谋略诸因素外,其领袖人物,尤其是领袖人物的个性也起了重要作用。对此,前人有精辟的论述。毛泽东同志认为刘邦得胜的原因是“决策对头,用人得当”,“豁达大度,用人得当”。汉初大臣高起、王陵认为刘邦之所以得天下,是因为“与天下同利”也,而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不能与天下同利。刘邦个人认为自己取胜的原因是能用“汉初三杰”, 相似文献
9.
10.
娄性诚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4,22(5):33-34
从鸿门宴楚汉相争的史实看,对比刘邦的性格特征,项羽刚愎自用,妄自尊大,不善纳谏,诂名钓誉。寡谋轻信,称个人英雄等性格,因此,项羽失败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1.
徐兴海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24(1):10-13
冯其庸先生支持项羽“身死东城”而非“乌江自刎”一说,立论基础在对《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一句的分析上,而强调“欲”字,项羽仅是“欲”东渡而未曾东渡。分析《史记》中“欲”字的用法可以看出其立论不成立,“欲”丝毫不影响后面的句子表达另外的或者正相反对的意思,或者说,欲字的含盖性极弱,覆盖面很小,它往往只能涉及紧跟之一词,如果是动词,则只能约束到一个词。它的力量仅仅如此而已。项羽身死之“东城”与自刎之“乌江”乃交互成文,实指一地。由此,项羽死于乌江自不待言。 相似文献
12.
宋亚科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5,21(2):40-42
《项羽本纪》是一篇凝聚着太史公全部精神的悲壮雄文。在文章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特别是运用整合、分裂、重新整合的手法,刻画了项羽双重型的悲剧性格,实现了项羽悲剧命运和壮美生活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张大可 《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7(1)
项羽"乌江自刎",是汉代两大史学家司马迁和班固记录在《史记》、《汉书》中的实录,是特别用一大段文字记录的悲剧英雄谢幕,千百年来没有疑义。2007年2月,红学大家冯其庸先生在《中华文史论丛》发表《项羽不死于乌江考》,提出"项羽不死于乌江说",引发学术争议。由于冯文无"考"而借用"考证"之名造势,所生发出的学风问题已超出学术之外,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2008年11月15日至18日,学术界在安徽和县召开了项羽学术讨论会,着重讨论了项羽"乌江自刎"的问题。这是数十年来不可多见的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论战"。文章对此作一阶段性的综述,为学术界的深入讨论提供信息资料,以飨对此关注的读者。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史记研究会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24(1):3-9,30
《项羽本纪》关于项羽结局的两种书法——“乌江自刎”与“身死东城”,都是司马迁的实录,是同篇前后互见足义,二者完全统一而无丝毫矛盾,应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15.
秦汉之际,项羽不都关中是重要历史事件。项羽不在关中定都主要是由于项羽自身出身、性格和军事斗争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导致关中秦人的反抗以及项羽在东南地区得到支持所致。项羽没有选择定都关中是考虑当时民心向背及其它因素所做出的决定,符合当时形势的发展,并非其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任荣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9-104
冯其庸先生在2007年发表了一篇题为《项羽不死于乌江考》的文章,在学术界引起了争议。笔者通过对地方志和相关材料的阅读,认为冯先生的观点尚值得商榷,并认为《史记》的记载没有问题,身死东城和乌江自刎不矛盾。“乌江自刎”故事的源流也并非是从元杂剧开始的,而是从敦煌变文开始就有“乌江自刎”的明确记载。 相似文献
17.
毛运海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4):3-6
湘水女神、汉水女神本不是一路神仙。包括楚辞在内的相关文学创作,用典精妙,当不存异议。然而,有当代学者认为屈原在《离骚》、《九歌》中改汉水女神为湘夫人,近来又有学者撰文认同此说。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湘水女神出处较清楚,汉水女神有待进一步考证。而真正把两路神仙拉到一起的是曹植的《洛神赋,》而不是屈原的《九歌》。 相似文献
18.
莎士比亚戏剧对曹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读者在解读他们的剧作时可以发现诸多暗合之处,二人的戏剧表现出如下共同特征:男性主人公性格的懦弱犹疑,在潜意识层面都流露出强烈的"俄狄浦斯情结";情节安排上"复仇"主题的渗透;超自然的意象设置。这种借鉴与摹仿是曹禺出于重建中国民族精神,唤醒国人自我独立意识需要的必然之举。 相似文献
19.
寇志强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65-66
《韩非子·初见秦》是《韩非子》中的第一篇,但该文又同时出现在《战国策》中。因此关于这篇文章产生的年代以及归属等问题便产生了争议。根据文中的避讳现象以及所使用的一些名称,并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等进行分析,《韩非子·初见秦》应产生在秦庄襄王时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