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7年8月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开发银行发布《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的通知》。1999、2004、2007年接连出台的三个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贷款性质、贷款主体及还款责任、贷款期限、贷款方式、贷款利息、风险补偿金、贷后管理等7个方面存在差异。新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通过相应的配套措施来解决。  相似文献   

2.
自我管理是一种充分引导发挥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的管理方式。在生源地贷款日益成为国家助学贷款的主要形式,高校与贷款学生的互动频率不断降低的情况下,在贷款工作中引入自我管理模式,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成立以贷款为纽带的学生组织、开展丰富的学生实践活动、拓宽与学生交流的信息渠道、推进学生自我教育,既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其社会化水平,也便于高校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提高学生事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作为大学贫困生资助项目之一,已经广泛在全国各地实施。本文以淮阴师范学院历史学院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开展情况为例,简述其当前实施现状,探析其现存困境,并提出一些措施用以解决困境。  相似文献   

4.
农汉康 《广西高教研究》2013,(12):98-100,103
广西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启动实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经过几年的努力,信用助学贷款管理机构日趋完善,贷款总额迅速增长,受益面逐年提高,取得显著成效,成为高校多元资助体系的中坚力量。但是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解决。  相似文献   

5.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我国新资助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的重要步骤,是促进教育公平与教育公正的有效手段.本文认真分析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优势所在,同时也指出当前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稳健持续发展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6.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新举措。运用SWOT分析方法,能够全面地分析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优劣势和外部的机遇威胁,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基于以上的分析,文章提出:因地制宜,利用灵活性是发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优势的关键点;国家的支持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国家助学贷款由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模式全面转型以后,还款机制中的诚信教育在对象、责任主体、内容、形式等方面都需要作出相应改变。本文结合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特点,阐述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模式下诚信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内容以及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政府于8月15日下发了<江苏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意见>,本文拟对江苏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新政策进行详细解读,介绍这一政策主要内容的变化,分析其对原助学贷款政策的完善和创新之处及其新政策中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希望对我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不断完善有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制度体现了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伦理关怀。该制度在实行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学生的诚信如何保证;二是金融机构的利益如何保证。加强诚信教育,完善个人征询系统,增强学生诚实守信的意识;完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制度等措施有助于这一制度伦理功能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目前我国通用的两种最主要的助学贷款模式。文章试图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分析这两种模式,中国的地方网络在信息真实性和运行性以及获得手段方面都比国家社会组织网络更有效,这使得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模式被接受的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1.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运用金融手段扶助贫困学生,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自1999年开办至今,助学贷款从无到有,规模不断扩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多种原因,助学贷款还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使其继续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浅谈我国助学贷款可持续健康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助学贷款是国家通过财政、金融手段,对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予以资助的一项重大措施,虽经多年的发展,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政府、高校、银行等角度提出了包括创建多种模式交织的助学贷款体系、制定贷款工作考核办法、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加大代偿资助力度等策略,以促进我国助学贷款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关于进一步发展助学贷款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乐山 《教育与经济》2002,(3):39-42,33
当前是高等学校助学贷款存在着对助学贷款重要性认识不够、助学贷款制度不完善和助学贷款风险较大等问题。进一步发展助学贷款的工作思路是:增强对助学贷款重要性的认识是前提,完善助学贷款制度是基础,化解助学贷款风险是保障,国家、银行、学校、学生或家长的协同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促进实现教育公平战略目标的重要措施。本文从政策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问题。文章梳理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体系、类型,比较了不同类型政策的制度安排;以政策实践的行动者和行为角色为变量,归纳了市场化经营和行政主导两种政策实践模式,并从行为意愿和管理能力两方面剖析实践模式的优势与潜在问题;最后,分析、讨论了国家助学贷款发展趋势,指出政策层面和实践层面的潜在冲突,并进一步提出了改进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水平和促进农村发展的一个双赢战略。该计划实施以来,已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丈章从村官的选拔、舆论的引导、乡村治理结构变革等方面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绩效、缺陷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维  沈红 《教育研究》2007,28(4):10-17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产生与发育过程,是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相互交织的渐进实现过程。对照可持续发展的适应性、稳定性与效率性三大标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基本上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转型的需要,其制度绩效是比较显著的,但也存在明显的制度缺陷。为了确保有限的国家助学贷款从有限的供给渠道和组织网络流向数以百万计的高校贫困生,并在供需平衡的基础上实现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我国政府需要构造基于“功能观”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即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所处的系统环境和经济目标出发,根据成本与收益原则,选择国家助学贷款所需要的金融形态和功能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7.
根据桂西北近年来桑蚕业大发展的状况,分析了桂西北种桑养蚕的优势条件及存在的劣势和不足,提出了桂西北巩固和提高桑蚕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并对实施步骤及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种无担保信用贷款,成为了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子上学的"绿色通道"。通过对广西5所医科院校进行实证数据分析,发现由于银行制度不健全、学校教育简单化、学生还贷意识及能力薄弱的原因,广西医科院校国家助学贷款中存在信用风险、还贷能力风险、管理风险三种主要风险。因此,健全国家助学政策法律机制、实施有效的教育培训活动及建立和完善多元资助体系,从体制上、源头上、主体上防范与控制风险,这才能让国家助学贷款真正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但存在政策、培养方法和大学生"村官"能力等方面的可持续困惑。要促进计划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实施可持续计划、完善社会公共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培养大学生"村官",以及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能力体系等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一方面因大学生就业难而出现还贷难;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融资难而导致工人就业难,问题和矛盾集中在就业和资金上。通过设立新的金融产品“工学贷”,即中小企业如愿意提供合适的岗位,吸纳大学生实习(就业),且支付相应的薪酬,该企业就可以凭“据”(大学生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到国家政策性银行去贷款。这样,“两难”变成了“两利”,而原来的银行、学校、学生“三赢”局面也会变成为银行、学校、学生、企业“四赢”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