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海华  白丽平 《科教文汇》2007,(10Z):129-130
客家民间美术是反映客家地区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客家地区高校中没有给予她应有的重视。从民间美术视角进行客家地区高校美术课程改革,是保护多元文化特色的教改探索。  相似文献   

2.
客家食文化,是在客家先人经历几次的大迂徙之后,与当地畲、瑶等氏族、部落的食文化相撞击、相融合,从而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客家民系的食文化。可以说客家菜肴大都还保留了中原菜肴的习俗,只是在漫长的历史传承中经过客家人的不断改造,不断创新才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国上下掀起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热潮。“客家”是汉民族中一个系统分明而又很有特点的支系。客家先民原来主要是居住在黄河、淮河和长江流域的汉族人民。本文从容家的概念界定、客家文化的界定,客家饮食文化研究及其人格方面进行总结和探讨,旨在让大家对客家有个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客家民间美术是反映客家地区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客家地区高校中没有给予她应有的重视。从民间美术视角进行客家地区高校美术课程改革,是保护多元文化特色的教改探索。  相似文献   

5.
2004年的赣州,曾是世界客家人瞩目的焦点,衍播四海的客家乡亲在第19届世客会期间相聚赣州,展示其举世无双的客家文化。作为客家文化摇篮的赣州,在悠悠岁月长河中,为客家文化的存在提供了前提和发展条件。同样的,客家文化在成长、发展中也为赣州留下了大量风格独特的客家旅游文化资源,为赣州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别具一格的旅游资源。合理、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加速赣州经济的良性发展,同时更有利于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客家文化旅游开发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客家文化是在客家族群中一直保持下来并富有个性的文化传统,客家文化的旅游开发是我国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就如何发展客家文化旅游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客家民间美术是反映客家地区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客家地区高校中没有给予她应有的重视.从民间美术视角进行客家地区高校美术课程改革,是保护多元文化特色的教改探索.  相似文献   

8.
周海燕 《科技广场》2009,(8):105-107
旅游文化内涵是旅游开发的灵魂,客家文化旅游发展迎合了当前世界文化旅游发展趋势和潮流。作为赣粤闽边地区客家人居住地之一,龙南是客家文化的集中地。本文分析了龙南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旅游开发现状,提出了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构想。  相似文献   

9.
袁丽 《知识窗》2023,(11):69-71
在探索赣南客家方言区师范生普通话语音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方言对普通话语音的影响较大。基于此,文章探讨计算机辅助测试背景下赣南客家方言区师范生普通话语音面貌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徐博 《知识窗》2011,(7X):40-4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流行音乐的盛行,很多人似乎已经遗忘或者不重视中国的民族音乐,他们把流行音乐和西方音乐视为时尚的潮流,而忽视了本民族的精华。本文通过对江西兴国客家山歌的演唱艺术的历史、来源和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问题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凸凹 《百科知识》2013,(7):56-57
行走在蜀地乡野,如果看见一些农家大院的祠堂和大坝上香火缭绕、鞭炮脆响,虔诚的祭祀活动之后又在欢声笑语中出现颇有规模的"坝坝宴",不用说,你一定是遇到了客家的民俗活动"蒸尝会"。四川是中国内陆较大的客家集结区,有客家人260余万之众,清代以来,逐渐形成了流布在成都东山、广安、泸州、仪陇、巴中等地的客家聚落。对外界而言颇具神秘色彩的蒸尝会,在这些客家聚落中普遍而热烈地盛行着。  相似文献   

12.
网络客家文献信息广泛分布于图书馆联机目录、电子书刊、数据库和各类网站,要发挥网络功能,以共建共享协作网络为依托,建设客家文献的分布式联合目录,进而建设客家文献的导航库和全文数据库,以实现网络客家文献信息的整合与共享。  相似文献   

13.
李逢蕊,男,1930年7月生,广东梅州市人。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历史社会系(解放后改为华东师范大学)。曾任中共龙岩地委副秘书长、福建省龙岩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校长。现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闽西分校校长、教授,华东师大客家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研究员,胡文虎研究室主任,闽西客家学研究会会长。长期从事华侨史、客家学研究,在学术上有开拓性、突破性的进展,硕果颇丰,在国际学界颇具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逢蕊,男,1930年生,教授、研究员,广东梅州市人,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历史社会系(解放后改为华东师范大学)。他南下福建曾任中共龙岩地委副秘书长、福建省龙岩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校长。现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闽西分校校长,华东师大客家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文虎研究室主任,闽西客家学研究会会长。长期从事华侨史、客家学研究,在学术研究上有开拓性、突破性,研究成果颇丰,在国际学界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01年7月16日,国务院公布了“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西省龙南县的“关西新围”和“燕翼围”榜上有名,跻身“国宝”之列。2004年12月26日,世界客家恳亲置研究年会在江西省龙南县召开,我们四个摄影发烧友借机前去探访了这个位于赣南的客家地区。  相似文献   

16.
赖静怡 《知识窗》2010,(5X):59-60
<正>赣南采茶戏是赣南最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之一,它历史悠久、形式独特、地方色彩浓郁,被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客家先贤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一项珍贵的客家  相似文献   

17.
华夏文明的悠悠岁月中,酒作为一种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饮用品。客家米酒正是这千万种酒文化中一支细流。客家米酒用100%纯糯米,以客家民间传统酿酒工艺酿造。经地层低温贮存一年以上的客家米酒,色泽或红褐清亮、或清盈剔透,味甘,醇香,余味绵长,品质稳定,颇享声誉。  相似文献   

18.
话说客家菜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家食文化,是在客家先人经历几次的大迁徙之后,与当地畲、瑶等氏族、部落的食文化相撞击、相融合,从而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客家民系的食文化。可以说客家菜肴大都还保留了中原菜肴的习俗,只是在漫长的历史传承中经过客家人的不断改造,不断创新才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崇尚山珍是其最基本的特色。宁化客家人大多居住在山区,可谓“无山不客”。祖祖辈辈刀耕火种生活在大山里的客家人,靠山吃山,繁衍着一代代子孙。山区交通不便,高山密林,加之具有亚热带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利于许多动植物生长。如:虎、豹、豺、野猪、山羊、黄鸄、獭、土譔、竹鸡、…  相似文献   

19.
论客家文化的海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作为汉族的一个支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与汉族不同的文化。随着客家人的海外迁徙,客家文化也随之传至海外,并基本保持了其文化的本来面貌。客家文化中强烈的认同感等文化特质,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促进了它在海外实现良性传播,然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客家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传承也出现了危机,客家文化不得不开始探寻自我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研究建立设闽台客家文献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背景及意义,分析了客家文献的类型和特征,探讨了建设闽台客家文献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