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探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本位"理念以来,语言学界已出现诸多优秀的"本位"论作,在成系列的"小句中枢"理论的文章中,徐杰先生以独特的视角,精准运用了比较、逻辑推理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了词组与句子的根本差别在于有无全句功能以及由此促发的系列法形式特征和句子"特有因素"等方面后,进一步论证了"小句中枢说"的"简明性"和"周全性",进而深化了"本位"理念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关于汉语语法基本单位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中指出语法本位说有型和例之分,主张汉语语法基本单位的确定要注意简明原则和完备原则的统一,批评了词组本位,提倡词和小句复本位,并讨论了语法本位和语法体系、语法思路、语法著作、研究策略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向伟 《考试周刊》2011,(15):202-203
受西方语言学理论,尤其是结构主义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后期,丁声树、吕叔湘、朱德熙等人引进了新的语法单位,如词素、语素、短语等语法单位。20世纪70年代,朱德熙提出了"词组本位",黎锦熙提出了"句本位"。对于词组或短语能否看作一个语法单位,目前仍有争论。到90年代末,徐通锵在《语言论》中正式提出了"字本位"的观点,这一理论在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各自都有一定的道理。本文从支持者的角度简要分析其存在的合理性,从而引出这一理论的长处,以使人们在教授、学习汉语时能借用这一理论更好地指导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4.
邢福义的语法思想,主要包括小句中枢说、两个三角论、三个充分论、三层结构论等语法理论和语法方法。邢福义的语法思想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位”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上世纪七十年末以来出现的种种“本位”理论,如记词类本位、句本位、语素本位、词组本位、小句本位、字本位等,认识其来龙去脉,特别是与国外有关理论的关系,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到这些理论的提出在汉语研究方法论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位”说是汉语语法学史无法回避的话题。自《马氏文通》以来,汉语语法学曾先后出现了“词本位”、“句本位”、“词组本位”、“字本位”、“小句本位”、“双本位”等理论学说,各家学说既有其独特的适用价值也有其自身的不足,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而非排斥和否定的,因而独尊一家而舍弃他说是不可取的,取消“本位”说更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7.
自汉语语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至今,语法学界对汉语语法规律的认识与研究是逐步深入的:曾经历了以《马氏文通》为代表的“词本位”到以《新著国语文法》为代表的“句本位”的历程.近年来,语法学界对词组在语法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又有了“词组本位”的认识.因此,对词组的研究已经成为语法学界普遍感兴趣的课题,也呈现出十分活跃的局面.笔者在这种“词组本位”的潮流推动之下,也曾以“词组本位”的思想写过一篇短文《试论三种不同结构格局的句子》(载于《鞍山师专学报》八八年第一期,下简称《试论》),从  相似文献   

8.
汉语各种“本位”理论的提出促进了学界对本体语法单位的研究,“中枢理论”是语法学界集体研究的结晶,是在“小句”这个制高点上从全局角度观测汉语句法的运作机制。只有从事实出发,才能得出符合汉语事实的理论。引进国外的理论必须结合汉语的实际,但真正的汉语理论只能来源于汉语事实。  相似文献   

9.
廖序东先生重视理论研究与教学研究的融合,吸取前人成果之精华,概括规律,探索方法,撰写了《现代汉语》。从“江苏本”、“兰州本”到“高教本”,反映了以经典文献为根基,对汉语语法系统的透彻思考;教材形成的历史轨迹和新鲜观念,也体现了语法教学由句本位向词组本位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受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影响,现代语言学研究中各种“本位”说接连出现,从“词本位”、“句本位”、“词组本位”到“小句本位”.“字本位”的提出者,企图换一种眼光,结合汉语特点,从汉语本身出发为汉语研究找出一条新路.它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中国语言学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吸收了西方语言学的立论精神,试图实现中西语言学的结合和现代语言学与汉语传统研究的结合.本文回顾了语言学界和对外汉语教学界”字本位”理论的阐释和研究,对运用“字本位”理论指导对外汉字教学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小句"最初作为一个名称运用于语法著作中。后来的研究逐渐发现"小句"的重要作用,肯定"小句"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提出"小句中枢说"。"小句"的问题仍然很多,学术界围绕"小句"的定义、"小句"的名称、主谓短语与"小句"的关系、"小句中枢"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成果丰富。  相似文献   

12.
"字本位"理论是在"词本位"理论对汉语语法理论解释力不从心的时候,汉语语法研究者所做出的突破。它指出了汉语和印欧语的重要区别,摆脱了印欧语的眼光。虽然"字本位"理论还不是十分成熟,但是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语法教学、文化教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语法隐喻是功能语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韩礼德(Halliday)认为名词化是产生语法隐喻的强而有力的表现方式。名词化的作用在于可以将小句、语篇中的信息结构通过参与者和环境成分的变化或小句层次和词组结构的变化进行重新组合后所形成的意义。笔者以Halliday的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重点分析概念语法隐喻中名词化的表现形式及其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在系统功能语法的范围内,从理论阐述和分类描写两个角度,对现代汉语中动词词组的连带范畴这个一向只被看作句子成分的概念做定性说明。动词词组的连带成分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典型的词组构成成分,称为辅佐范畴;另一类同时作句子成分,称为跨级范畴,正是这后一类连带成分将具有等级差别的动词词组与小句甚至复句连成一个连续体。  相似文献   

15.
简评“词组本位”的语法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目前语法学界影响很大的“词组本位”的语法体系进行了评价。文章认为,“词组本位”的语法体系建立在对汉、英两种语言词组结构和句子结构的简单比附的基础上,所谓“词组的构造原则和句子的构造原则基本一致”不是汉语的真正特点。“词组本位”只能在静态的词组平面上进行句法分析,而不适合于句子层面上的动态分析,不便于归纳句型,它不是一种自足的语法分析系统。因而,这种语法体系的“科学性”和“简明性”是值得怀疑的。最后文章提出了把动态的句子分析和静态的句法分析结合起来,对句子进行全方位扫描、分析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不像话"作为否定形式的动宾结构在现代汉语中使用得非常广泛,这一临时词组不仅被固定下来并形成了固定的整体意义,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正逐步语法化。从"不像话"在句中充当的成分、句型分布、描述对象的变化及其意义的虚化,都能够看到"不像话"的语法化轨迹。  相似文献   

17.
简介小句及物性理论,以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系统为理论框架,主要从过程和参与者两方面探讨了汉语小句的结构歧义现象,说明系统功能语法侧重对句法结构进行功能整体性的研究,是对以形式分析为主的传统语法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小句中枢的"句管控"为理论基础,基于语料库考察网络流行语中词语搭配的语义韵冲突现象和语义压制现象,并试图解释语义压制的句法机制。  相似文献   

19.
汉语小句中枢语法系统论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五个方面简要论说汉语小句中枢语法系统的有关问题:一、汉语语法系统以小句为中枢;二、小句三律;三、动词核心和名词赋格;四、结构的兼容性和趋简性;五、“两个三角”的研究。本文的讨论,以现代汉语语法事实为对象。近年来,笔者多次分别就以上问题做过专题论述,本文是笔者见解的综合性反映。  相似文献   

20.
论句本位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句本位语法为黎锦熙先生所倡导。对词类本位语法而言,句本位语法是一种重大的革新与进步。本文前四部分先论述黎先生句本位语法思想形成的三个因素:一、对汉语特点的认识;二、国外语法著作的影响;三、教学实践的体会。然后对句本位语法教材——《新著国语文法》和以句子为中心的教法,对句本位语法的析句法——句子成分分析法以及析句结果的表示法——图解法和读书标记法等作了全面的回顾与评价。本文最后一部分着重论述黎先生的句本位语法思想以及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应好好地继承,并应吸收现在语法与语法教学法研究的新成果加以丰富和发展。语法教学因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不同,教材和教学方法应多样化。以句子为中心的语法教材和教学法可以供实验,供选择,也是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