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关于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一聚 《江苏高教》2003,(4):110-112
教师职务聘任制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教师职务聘任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全面理解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当前高校教师职务评聘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提出今后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江津津 《大学时代》2006,(8):145-146
实施教师职务聘任制是目前高校人事改革的核心,也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根本途径。因此,如何完善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度这需要引起我们广大高校师资管理工作人员及高校教师的高度重视,本文试从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的概述、现行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困境、完善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建议等几个方面对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进行粗浅的探讨,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以期对高校教师职务制度改革有些许裨益。  相似文献   

3.
王允昌 《教育导刊》2005,(11):46-48
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是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当前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探讨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内涵、目前高校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师推行职务聘任制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本文主要阐述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内容和当前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和岗位设置管理改革的实施,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即职称,亦称教师职务)聘任已经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职称评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对调动教师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教师职务聘任中遇到最棘手的问题是高级岗位供需矛盾,即高级岗位资源的稀缺与教师聘任高级岗位需求趋旺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改革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了,它破除高校有史以来的教师职务终身制,把高等教育改革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2010年全教会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的完成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探索与有效性审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的特点及实施策略选择刘献君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重点是聘任制 ,聘任制是高校的基本用人制度 ,主要包括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职员聘任制等。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主要针对高校教师 ,既有学术性 ,又有社会性 ,实施的难度很大。本文将从高校教师聘任制的内涵出发 ,结合对高校教师聘任制特点的分析 ,提出当前高校教师聘任制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探讨的几个问题。一、为什么要推进教师聘任制现在 ,全国各高校都在实施或准备实施教师聘任制。实行教师聘任制势在必行 ,已经成为共识。究其原因 ,从高校的现实情况来看 ,由于…  相似文献   

8.
深化高校职称改革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锦州师范学院杨延东左兴红刘鸿雁关键词:高校职称改革职务聘任制改革职称评定制度,实行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是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高校师资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从宏观上讲,教师职务聘任制工作关系到教师...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成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以及聘任制的相关机制两方面,对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成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如何为高校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创造必要的制度环境,进一步推进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推进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自推行以来在优化教师队伍、调动教师积极性、促进高校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教师职务聘任制仍存在对教师职务聘任制认识和观念上的落后与错位,缺乏相应的市场机制与社会保障体系,岗位设置不科学,欠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聘后管理薄弱等问题。今后应该通过加强舆论宣传、转变观念、培育良好的制度环境、实施公开招聘、科学合理设岗、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聘后管理等方面的努力,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推进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人事争议是高等学校与其编制内聘用的教职员工之间由于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发生的人事争议.随着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近些年来高等学校人事争议频发,影响了高等学校的和谐稳定.高等学校人事争议产生的原因有各种,如人事管理不合法、不公平和不规范,教职员工不守法、不诚信等.高等学校必须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注意效率与公平的结合;增强依法治校理念,依法依章进行人事管理;完善聘用合同制,规范聘用合同内容等,以避免和预防人事争议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Under the major educational reform movement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which began in 1985, higher education was considered the most important apparatus for national developmen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itiated 'Project 985' to develop two top national universities into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As part of this project to raise educational quality and academic standing,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arried out a reform of the university personnel system. The reform aimed to launch a new system of employment practices based on performance and contract, with an emphasis on competition and rewards.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severe constraints academics at a sample university in China faced at the state, university and faculty level. First, at the state level, the state directly set the direction of academic research. Second, at the university level, the new employment reform was imposed using a top-down model. Most academics conformed to it but some employed a 'double bookkeeping' strategy. 'Administrative domination' also reflected a centralised approach at the university. Third, at the faculty level, a few academic-administrators held most of the decision making power. Academics urged the university to offer a more supportive environment for conducting genuine scholarship.  相似文献   

13.
从价值取向看美、英、日三国高校教师工资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美国、英国、日本三国高校教师工资制度改革的情况。美国、英国高校教师工资制度的特点是绩效工资;日本高校教师工资制度的特点是按照年功序列进行工资分配。通过对比三个国家高校教师工资制度的不同特点,提出了学术标准还是市场标准,是公平还是效率,是引导功利还是保持人文理性的价值思考;强调大学应该坚持学术性,追求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同时也指出了这三个国家高校教师工资制度应该突破的难点及我国教师工资制度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量编外人员已成为学校重要的人力资源组成部分。高校派遣制员工身份归属和实际使用相分离、归属感不强、难以得到平等对待、流动性大、更加关注自身能力提高的特点,使其具有明显的心理契约特征:一是以工作绩效换取可持续的就业能力;二是"双重雇员"身份;三是不稳定性;四是易破裂性和违背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新公共管理与高校教师聘任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新卓 《教育科学》2007,23(5):33-37
中国新公共管理取向的社会治理范式变革是高校教师聘任制的社会背景。教师聘任制是高校应对经费短缺、教育资源竞争的压力和提高教师产出而做出的制度选择。它一方面迎合了高校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的需要,另一方面加剧了高校教师的"临时工化"、高校的企业化。这就需要对新公共管理与高等教育理念、聘任制与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之间的契合性进行反思。面对市场化的社会现实,中国高等教育应当反思式而不是镜式反映现实,应当超越性而不是跟踪性地适应现实,应当以符合高等教育自身逻辑的方式而不是以异化的方式应对外部冲击。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师聘任中的利益关系及其制度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益关系及其调整是审视教师聘任制改革的一个独特视角。高校教师聘任中存在教师个体、学术群体和高校行政人员三个行动者,他们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理想的教师聘任制要能够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目前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存在学术评议机构泛行政化、行政权力膨胀等弊端,损害了学术利益和教师个体利益,并使其得不到保障。教师聘任制存在的问题要求从深层次上进行高校治理变革,可以采取分权、改造利益代表制度、提升权力主体的道德自主性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用人制度改革:高校“去行政化”的切入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欲真正去行政化,就必须改革用人制度。本文提出我国大学用人制度的改革,可以采取民选基础上的职业校长制、聘用制度下的教育职员制和双轨型的教师聘任制三种制度有机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导致很多大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就业心理障碍问题,比如矛盾心理、攀比心理、自负自卑心理、从众心理等。这影响着大学生以后的良好发展,学校、家庭方面都应给予重视。文章就从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现状出发,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针对问题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引导对策,以期培养出大学生健康良好的就业心理。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由于受到市场权力因素影响,实施百年的终身教职制度受到了更多的质疑,并面临改革。美国大学以市场权力因素影响下的院校协调力量来解决问题:继续实施终身教职,实施终身聘后评审制度,增加兼职与非终身轨教师的比例,或从原来的合同制改为终身教职制度。美国大学在进行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时每个大学总是把自身的发展与需要放在最为重要的地位,将聘任制度改革与教师职业发展、大学知识的创新宗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市场权力中院校协调的力量,避免了同质化。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师聘用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乔锦忠 《教育学报》2006,2(4):70-73
本文在回顾我国高校教师聘用制度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高校教师聘任制在实行过程中选择短期合同和长期合同的原理,说明了在给予教师长期合同或终身教职中使用“非升即走”机制的原因,指出了实行教师聘任制之后职称评定制度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