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记者简·雅各布斯的那本曾在城市规划学界引发"地震"的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最近由译林出版社推出中文版,旋即受到各方关注.简·雅各布斯是我非常敬佩的记者,最初得知她的大名还是在10多年前,一位前辈学者对我说,记者应该在城市建设领域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比如,当今世界公认的一部城市学名著即由一位女记者写成,她就是简·雅各布斯.  相似文献   

2.
记者,是许多人都羡慕的职业。可是,要做一名合格的记者,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一次,我到新闻学院去讲课。一位学生问我:你认为记者应当具备哪些最重要的素质?我说:第一,要有社会责任感,有一股革命激情。第二,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第三,要勤奋,勤于学习,勤于采访,勤于思考,勤于写作。这当然不是新闻教科书上写的,而是我在工作中的一点体会。责任感、激情从哪里来? 我选择记者这一行,开始并不了解记者职业的真正意义在哪里,或许还受了当记者能成名成家、记者是“无冕之王”的影响。可是,当我到了工作岗位上以后,我很快就明白,记者也和其他行业一样,第一位的是责任。如果说,我选择记者这一行,当初带有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次难忘的采访,也是我记者生涯中难得的经历。事情快过去一年了,一个偶然的因素,触发了我回忆的情思,重温去年春上的一次采访活动。传闻传走样相差路八千去年金秋时节,我沿着黄金海岸线,踏访华东沿海开放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一天夜宿闽南金三角的  相似文献   

4.
在基层,虽然难以遇到“大记者”、“名记者”光顾,但是,省、市、县级新闻单位的记者,每年我却要接待不下十来个.可以肯定地说,我所接待的记者中,有的思想敏锐,有的务实求真,有的勤奋刻苦,有的公正廉明.他们都不愧为党的新闻工作者、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这一神圣的称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尤其是原《湖北日报》摄影部主任光羊老师,更是叫我难以忘记的一名好记者.1994年9月中旬的一天,镇党政办公室通知我,说是湖北日报一名记者来镇里采访,要我代表镇里陪同他“全程采访”.待我赶到镇里时,办公室的同志告知,记者已下榻在镇政府客室里.镇政府客室异常简陋,室中两床一桌,既无卫生间,也没有一台电视机,床是硬板床,桌是办公桌.我说:“怎么能把省报的记者安排到客室里住呢?”办公室的同志说,这记者坚持不住宾馆哩!办公室的同志把我领到客室,刚介绍完,光羊老师就一把拉住我的手,十分热情地说:“曾馆长,我打扰你了,实在对不起!我叫光羊,姓李,你就叫我李同志吧!”李记者一脸慈祥的笑容,头发花白,微胖的身体显得十分稳健.在办公室的同志离开客室  相似文献   

5.
每年的中秋节前,我总要去看望一次恩师于冠西.去年9月中旬,我到浙医一院看望他,他在床前和我谈起了家常,其中一段语重心长的话,竟成了我跟他相识51年来,他对我的最后教诲.他说:"当一个记者不难,做个好记者却不容易,要坚持一辈子做一个好(人)记者就更加难了.徐永辉,你事业心很强,从一个普通的青年工人,经过党组织多年的教育,成为群众所熟悉的记者,凭这一点,就很不容易了."当我在床前聆听他这段教诲时,心中十分明白,恩师不仅是在鼓励我,而是要我更加珍惜党对我的培养和教育,要我坚持做一辈子好人,当好记者,心中要装有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6.
王天定 《青年记者》2012,(15):19-20
一 前几天,我到焦作市一家水泥厂采访,在粉尘弥漫的车间里拍下了一张张设备改造照片.采访结束后,立即又要赶到河南煤化鹤煤十矿采访,厂里陪同采访的同志说:"你采访这么辛苦,连我们的饭也不吃又要赶路,像你这样的记者我们欢迎!"我说:"这是记者应该做的,基层为我们记者采访提供了那么多的服务,记者就应该深入采访,挖出新闻,为基层多发点稿子,这是记者与你们‘两好搁一好’的体现." "两好搁一好",就是记者要摆正位置,放下架子,树立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思想.对基层提供的服务有感恩之心,感谢之意.我们记者每篇好新闻问世,都离不开基层干部、群众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我跑经济新闻的第三个年头,如果要说有什么经验,我觉得学习、模仿一直是我坚持在做的事情.即便仅是学习和模仿,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我依然觉得这是个浩大的工程. 学习的能力要比写作的能力更加重要.对一个财经记者来说,每篇稿件、每个工作日的学习都应是一种常态,这是在做每一篇日常稿件背后都要坚持的主线.  相似文献   

8.
湖北日报社组织对中青年记者(编辑)新闻作品研讨会,这是一项很有益的业务建设活动.读了主任记者彭光超同志(笔名澎潮)的新闻作品选后,我脑海里形成总的概念是:他在活水中抓了活鱼.  相似文献   

9.
我是2001年大学毕业后从<扬子晚报>开始记者职业,进入单位半年后就被先后派到江苏经济最发达的苏锡常三个城市的记者站工作,在每个城市都呆了1年,为了帮助年轻记者快速、健康成长起来,单位特意从总部给我们年轻驻站记者派来一位德才兼备的老记者做指导老师.工作一年后,再调回总部南京工作了一年,又被派到无锡记者站工作.以达到锻炼驻站记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郭梅尼 《新闻实践》2002,(12):33-38
记者要有一双时代的慧眼“记者要有一双时代的慧眼”,这一句话,是我走了许多弯路碰了许多钉子才体会到的。我1953年6月份调到《中国青年报》当记者,整个武汉市就我一个人,这么大一个地方到底写什么?写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报道城市要善于抓特点人们说,写一个城市要抓住一个城市的特点,那么写上海这样一个国际闻名的城市,就更应该抓住它的特点了。下面介绍的是法新社记者伊丽莎白·张所写的特稿,这是一篇抓住特点做文章的报道。记者从个三方面抓上海的特点。首先是抓住它在全国的几个突出之处。这也就是西方新闻学中经常强调的利用事物的“显著性”:上海是世界上十个最大港口之一,上海人口又特  相似文献   

12.
在我十余年科学记者生涯中,<一个城市与肺癌的战争>是影响较大的报道之一.这篇反映云南个旧锡矿工人肺癌防治困境的报道,还为我带来一万元物质奖励: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与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2009年组织评选的环境报道奖.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驻站记者,我从1991年起就被<中国青年报>派驻到江苏,并长期驻守江苏.如何宣传江苏物质、精神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伟大成就,反映当地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阵痛和矛盾,报道重大并有全国意义的突发性新闻事件?一句话,怎样做一名尽职合格的驻站记者?这是我经常思考并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立行1月5日在“北京中学生通讯社成立一周年纪念会”上,称赞小记者们“生气勃勃,满怀理想”,并对如何做一名好记者提出看法。他说,要做一个好记者.必须具备以下素质:一、思想上要明确,我这一支笔是为人民服务的;二、一定要始终坚持新闻的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有的记者为了使自己的稿件突出一些、  相似文献   

15.
在理工科院校读书的时候,我特羡慕文科大学生,说穿了是青睐记者这一职业。然而,心里常常又觉着没底儿,我总在想,记者风先是风先,差不多什么场合都去得,什么人都见得,无之王嘛。可这碗饭并不好吃,记者要广泛涉猎各种知识:经济、科学、教育、文化、政治、法律、社会等等。记者每天要和社会上各种人打交道,名符其实的“社会活动家”。记者还应是全天候的,除了睡觉之外,他要对社会上发生的事件及时作出反应。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基层的一家建筑施工企业。此后不久,市报的一次公开招聘终于圆了我的记者梦。走上记者岗位,才知道干记…  相似文献   

16.
我喜欢写文章,主任就让我搞新闻报道.我还挺高兴,虽然“土“,但好歹也是“记者“嘛.没几天我就弄出来一篇,发表在了省报上.本来以为主任要表扬我两句,谁知主任见了我很不高兴:“小楼,你写的文章我见了,寄出去之前,应该先让我看看.“领导点到为止,但我领悟了,领导这是要把关,这个应该.……  相似文献   

17.
报载,大连市大窑湾举行一期工程4个泊位竣工典礼时,几位工人找到记者,对现在经济建设报道中很少提及工人表示不满。他们说:“这竣工,那剪彩……官儿的名字一大串,没有咱工人的份”。因而要给记者“提个醒”:写稿时“千万要把咱工人捎上一笔。”希望记者写稿时“千万要把咱工人捎上一笔”,这话说得何等意味深长!一是说前些年,记者写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8.
刘万永 《青年记者》2012,(22):42-44
最苦闷的日子 稿子第二次被退回来的时候,我都快崩溃了.更让我沮丧的是,编辑杜涌涛语重心长地说:"要放下架子,不要认为自己是成熟的记者了……" 稿子有问题吗?没有呀!那就再补充、修改. 这是我当记者6年来遭遇的最大"挫折".以前,自己的稿子基本上一遍通过,部门版面头条、头版头条,对我来说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了.怎么一篇3000字的人物稿,写得会这么痛苦?  相似文献   

19.
(一)1986年,朱殿封当了《大众日报》记者。新的工作向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他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他暗下决心,记者职业是受人尊重的职业,要人重更要自重,我要在工作中不讲究条件,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以稿谋私,勤奋工作,用手中这支笔扬善惩恶,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做一个让党和人民放心的记者。这年来,朱殿封不论到城市、农村、机关、工厂采访,吃住行从不挑剔,从不以接待条件好坏来决定是否去采访,而是以有无可采写的新闻为标准。下乡采访,他常骑自行车,睡农家炕,吃农家饭。没有电灯点蜡烛,没有桌子倚在床头上,坐在椅子上,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对我们的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要充分珍惜荣誉,树立良好的记者形象,切实做好本职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