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便是语言这"米".语文学习重在语言的积累,语言积累是提高语言能力的基础.本文提出,应在朗读和背诵中积累语言,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  相似文献   

2.
唐代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诗句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要求小学阶段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可见,语言积累在语文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3.
徐兰月 《文教资料》2011,(24):67-68
学习重在积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课堂教学这一积累语言的主要阵地,同时开展课外阅读,利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为正确表达夯实语言基础。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积累文中优美的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本文就语文教学中,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让学生乐于积累,学会积累,建立自己的语言仓库,从"抓住课内积累点、发掘课外积累点、语言实践积累点"三个方面阐述了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途径、方法,使学生语言运用方面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从整体上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各个"阶段目标"中,反复强调"语言的积累",如第一学段要求"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第二学段要求"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材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特别是作文刚起步的三年级学生,要使他们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教师必须在课内课外经常不断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呢?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除了在基本理念和阅读教学建议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外,还规定了小学阶段14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为贯彻"课标"精神,将"语言积累"落到实处,不少语文教师便要求  相似文献   

7.
新颁“九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 ,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 15 0篇(含课文 ) ,并在大纲后面附有古诗词推荐篇目 80首 ,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得少于 10 0万字 ,六年制不得少于 15 0万字。“大纲”还强调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要“注意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 ,在“读中培养语感” ,“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如此重要 ,那么 ,我们教师该怎样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呢 ?我认为有三条途径 ,四种方法。第一条途径是加强课内学习。课内学习是学生积累对祖国语言的情感、兴趣 …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担负关积累语言的任务。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注重学生语言积累的问题,从读中积累,学中积累,说中积累,用中积累,课外阅读中积累等五个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语言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新课程特别强调积累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教材课文和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让学生在平常与老师、同伴、亲人的交际中积累语言,在逛街、旅游等环境中积累语言。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文化积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教学目的,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出明确的规定: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相当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5本书左右.  相似文献   

11.
要改变学生习作中词汇贫乏、内容浅薄的现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作为语文教师,应按新课标的要求,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一课堂,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发挥语言的范例——教材的作用,指导学生积累语言;适当补充新鲜血液——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积累。  相似文献   

12.
在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卓有成效的,其实现的方法有:课堂教学中规范语言积累,课外阅读中丰富语言积累,习作训练中内化语言积累,综合活动中运用语言积累。  相似文献   

13.
在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卓有成效的,其实现的方法有:课堂教学中规范语言积累,课外阅读中丰富语言积累,习作训练中内化语言积累,综合活动中运用语言积累。  相似文献   

14.
高丽莉 《中小学电教》2011,(11):112-112
<正>语言积累和运用是语文学习中必须要养成的习惯,语文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积累、运用的过程。新课标明确指出: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课标》指出"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特别是对新鲜感的词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诵读优美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语言内容。”语文是门学习语言的课程,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培养、训练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更要引导、培养、训练学生积累语言素材的能  相似文献   

16.
积累是构建语文之塔的金砖。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营造书香氛围、立足课堂教学、加强课外阅读、关注表达运用、开展语文活动等途径,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一、加强语言积累性的作业 语言积累是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和"总目标"中就十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言积累不仅仅是为了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打好语言基础,更是因为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因此,教师不仅要在课上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还要设计一些加强语言积累的课外作业.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课外阅读总量六年不少于150万字,并着重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从而开发潜能,培养个性,“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完成阅读积累的目标?通过自己的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使之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张艳 《考试周刊》2012,(31):40-40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相似文献   

20.
黎敏  欧海棠 《辅导员》2012,(30):34-35
古有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心中无"墨",何以出文章?又何以出好文章?因此有"语文知识靠积累"这样一个历久如新的话题。现行的《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标准"中先后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还作出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等量化的规定。语文的功底在于积累,这几乎可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