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跨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电子政务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进行行政管理工作。牢固抓住电子政务的本质对于推行电子政务,树立正确观念,改进行政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保障电子政务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而构建的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近几年,我国电子政务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制约着我国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受新公共管理思潮和全球政府治道变革影响下的中国政府改革正在进入由“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时期。与此同时,信息化成为集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而电子政务则是推动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主导因素。鉴于二者皆有变革传统政府治理模式“重塑政务”的要求,本文将从理念产生、体制变革、管理转变三大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板块入手.揭示推进电子政府与构建服务性政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科学决策、整体规划和运作机制的整合与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电子政务建设需要与决策体系建设同步发展,电子政务建设促进决策咨询工作的变革,深化电子政务建设的内涵,推动决策咨询体系建设的发展,建立电子政务与决策咨询体系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是政府信息化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电子政务与政府业务流程再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咸辉 《西北师大学报》2008,45(6):112-114
电子政务是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方式,其实质是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形成一个精简、高效的政府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从公共管理变革的背景上看,客户导向的电子政务正是信息科技进步的时代下构建无缝隙政府的一个有力工具。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构建政府和服务对象之间的和谐关系,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政务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裁体,有效利用电子政务构建一个政府与社会民众等服务对象之间互动的无缝隙的服务模式,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务建设、政府信息化已成为各国政府管理变革的重点。电子政务不仅是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应用。新的信息传递方式还将导致政府角色、组织结构、权力关系、政府管理理念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8.
对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概念的理解和关系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政府信息化发展和电子政务研究领域,涉及最多的两个概念就是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其重点在于“政务”,即政务的电子化;而电子政府的侧重于“政府”的电子化,意味着政府结构组织相对于传统政府体制的变革,乃至触及整个政治体系的革新。把握两个关系的概念理解和关系比较的关键在于两者的范围或发展的阶段性不同。  相似文献   

9.
刘定平 《红领巾》2004,(4):147-148
信息化驱动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三个问题是:(1)企业信息化的陷阱:信息化是面子工程,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断层,信息化目标偏畸.(2)电子政务与政府传统运作模式间存在矛盾,信息“贫血“和“孤岛“现象严重,导致电子政务的引擎效应未能充分发挥.(3)网络和教育的关系不协调.  相似文献   

10.
《柳州师专学报》2015,(6):33-36
政府流程再造应该以电子政务的发展为支承,以实现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然而传统的基于电子政务驱动的政府流程再造模式往往忽略了整体资源的高效率整合。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大城管"模式的政府流程再造的新范式,即以资源整合为导向,借助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为公众提供更多样化、更快捷的公共服务或产品。  相似文献   

11.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变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对传统政务进行持续不断地革新和改善,以实现高效率的政府管理和服务。本从政府的职能、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政务公开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电子政务的出现对传统的行政模式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电子行政方式与传统法律尤其是行政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特别是电子政务中行政行为的真实性的确认、行政行为的生效、失效等与传统法律的矛盾尤为突出。电子政务的发展急需行政法律制度的变革和现行法律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电子政务利用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优化更适合信息时代的政府结构和运作方式,发展电子政务能从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以及确保政府的廉洁施政等方面有力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政务信息化是政府变革的必然选择,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是提高行政效能和社会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拉萨市电子政务的发展处于各利益相关者矛盾的网络之中,基于利益的视角分析拉萨市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动力及阻力,提出适宜拉萨市情的电子政务发展策略,有利于提高拉萨政府的治理能力,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进而为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目标创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电子政务使政府在办公方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这种变革不仅发生在政府职能的转变上:由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转变为扁平化政府管理模式;而且对城市功能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产生了协作效应、替代效应、需求与服务积聚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一网式”电子政务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务涉及政府行政管理的方方面面,理想的电子政务系统应该是个一体化的系统,这样才能解决政府各部门的高效运作与业务协同。而“一网式”电子政务系统,将管理和服务两项职能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相似文献   

17.
电子政务正改变着传统公共行政模式,改善公共服务,推动政府走向廉洁、高效、公正、透明的服务型和责任型政府.对地方政府而言,推动电子政务有效性的制度设计有利于提升政府的领导力、执行力,推动服务行政,提高综合附加值.  相似文献   

18.
试论我国电子政务的组织结构与网络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标准必须按照高定位与国情相结合的原则来确定,要使其在外部性能上、在内在运作上、在逻辑模式上以及在业务等方面适应电子政务的本质要求,以促进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政府治理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迫切需要,是电子政务顺利实施的制度要件,是行政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全球化趋势的现实要求。政府治理将从民主化、有效化和全球化等方面加以变革。  相似文献   

20.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政府流程再造是当前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问题,政府流程再造将在服务理念的确立,服务模式的设计,服务程序的变革等三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