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还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考试,能引导学生积极地学、灵活地学;为获取“分数”而进行的考试,只能误导学生走入“应试”的死胡同。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试题设计不但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察。更应通过对试题的创新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式学习,使他们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和最终结果。为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0年3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对思想政治中考提出“有条仲的地区可以实行开卷考试”,“应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的需求。我市据此要求进行“双开”考试已一年有余,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尤其对设问呈现出开放式、答案呈现出多元化的开放性试题的设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证明,对开放性试题的创新设计,代表了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与考试改革的方向。笔者不揣浅陋,就我市近年来创设的开放题作一初步概括和分类,例说如下。  相似文献   

3.
“教贵引导,学贵领悟”是“学会学习”教学模式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学会学习”之教,一定是引导之教;“学会学习”之学一定是领悟之学。引导之教与领悟之学的合理运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再创造”,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一个好的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引导者、指导者。因此,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必须体现导学、悟学、创新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依赖于知识 ,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 ,就越容易产生新的联想、新的见解、新的创造。学习是手段 ,创新才是目的。学生只要把学的知识作为待创造的结果 ,就能把学习新知识和获得创新能力二者统一起来。一、引导学生“再创造”要学的知识 ,在“学”中学会创新现代教学论认为 :学这个主体是教主导下的主体 ,教这个主导是对主体的学的主导。这就是说 ,课堂教学要在教师的主导下引导学生自己去学。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工作。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原…  相似文献   

5.
李蕴强 《职教论坛》2002,(24):37-38
目前,由于教学改革总体上的进展不平衡,相对于教学方法热火朝天的改革,考试方法的改革明显步履缓慢。在当前考试不得不作为主要考查手段的情况下,考试命题承担着考察和导向的双重任务。那么,在试题的设计上就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探讨,使其方法、目的及内在价值更加贴近素质教育的内涵和规律,避免考试与素质教育的宗旨相悖。为此,我们尝试采用了与“关联错误率”有关的试题设计和试卷分析方法。一、传统试题的缺陷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是一项重要工作。借助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是一个重要手段。人们常用的分析项目包括整体…  相似文献   

6.
当前倡导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在生化教学中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要充分发挥这一主渠道作用,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的高素质人才。 一、设计开放性教学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开放性教学使学生和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学生的参与性高,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同时由于所学知识的开放性、方向的多样性、结果的唯一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学有所乐,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开放性…  相似文献   

7.
一、引导学生质疑就是促进创新学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总书记一再强调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意义。创新同样是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第三次全教会把创新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学习是培养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它以创造性的方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大大提高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质疑即提问,创新来自质疑,引导学生质疑就是引导学生创新,就是促进创新学习。宋代学者陆九渊说:“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能够质疑,就意味着思维有了方向、有了…  相似文献   

8.
沈忠 《教书育人》2002,(9):22-22
初二语文调研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题:“《闲情记趣》选自,作者是,朝人。”六十分的基础知识诸如此类的试题就占了八分。当我看到试题时,就会想起课堂上的情景:我曾将这些闲散的知识偏激地指称为“垃圾”知识,要学生不必花费时间死记,在书本上能查寻到就可以了,不然,书会把人读死。调研考试是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素质教育并不排斥考试,可考试的内容不能停留在老套上,否则,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很大的。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是唯一的出路和选择。此类题目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更谈不…  相似文献   

9.
孙倩 《天津教育》2014,(17):112-112
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人生的领路人,肩负着重要使命。 一、重视学生自主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1.在教学中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主导作用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方法、步骤,更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0.
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为了体现高考的公平和公正,体现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高考题大多是原创的或深度改编的。高考试题在不断地创新和变化,作为指导学生复习的老师和学习的主体学生,要通过对高考试题的研究,从“变”中找出“不变”。下面以一组高考试题为例,剖析高考化学试题的“变”与“不变”。  相似文献   

11.
学案导学法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案导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精心编写学案,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开展的学习活动,包括学案设计和操作程序两方面内容。采用学案导学法,能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减负”不“减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辅相成的.就教学过程而言,教师起着引导作用,通过发挥教学设计中创新能力,巧妙地引导学生“爱学”“会学”“学会”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教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然而对于“学”,学生是在主动基础上进行思考的.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营造轻松活跃愉快的学习氛围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愉快地主动去学习与思考,并相对容易地获得知识,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进行服务.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对生机与活力的数学课充满呼唤。只有充满活力的数学课,才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数学开放性试题是新课程教材例题和习题的一个亮点,也是近几年中考的一个热点。开放试题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趣味大增,而且对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等,都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在这我谈谈教学过程如何巧设各类开放性试题来激发数学课堂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4.
探究性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的活动过程。而以能联系生产实际,关注社会热点,考察学生能力,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大势所趋,在生物学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落实“探究性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世纪.要培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课堂教学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看成是教学的“组织者”.而不是“操纵者”,学生不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且是参与者和创造者。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探索、发现、思考的情景.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6.
田世昌 《考试周刊》2011,(70):89-89
教师的“教”和学生“学”是互相配合、相辅相成的。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发挥教学设计中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服务,要通过巧妙设计来培养学生。而只有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下,学生才会更有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发展个性为目的教育。教师的教应以课堂的愉快气氛为主,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轨道上来。愉快教育也是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一种探索,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以面向广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出发点,能在这种教育中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使学生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能自觉主动地学习。这种教育不正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吗?  相似文献   

18.
旧考试方法的缺陷是强制灌输与被动消极学习,缺乏灵活性。“应试”成为教学的首要任务、目的,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方法。为利于向素质教育转变,改革的主要内容应该是:把考试化整为零使之广义化,运用师生共出试题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学习方法、能力、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9.
实施素质教育还要不要考试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合理地运用考试,仍不失为检验素质教育效果的方法之一。问题是怎样考,怎样分析对待考试分数。为扭转“应该教育”现象,有人提出基础教育与升学脱钩的设想,即:规定学校的责任只是全面的“素质教育”,学生完成学业经考试、考核合格准予毕业,学校再不负有升学的责任,让学生走出校门后,到社会上再进行分流。这未免矫枉过正,使教育问题更为复杂化。还有人设计了只进行学生个人纵向比较,而排斥横向比较的“共同类试题”分别加“A、B、C类”的试卷,分层次进行考试的方法。事实上,作…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点。创新教育是指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手段,以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性人才的动态工程。更新学习观念,实践“三个转向”要实行创新教育,教育的观念就要转变。教育的重心应由教育者向受教育者倾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活跃的教学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教育的核心应由教育转向学习,把严肃紧张的灌输教育过程转变为轻松愉快的主动学习活动,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教育的方式由先教后学转向先学后教,提倡学生的探索、求知在先,教师的指导、帮助在后。只有实践“三个转向”,学生才能真正有所受益;只有更新学习观念,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动脑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从而具有较好的创新能力,真正使教学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新教师观念,变“教者”为“导者”认知引导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认知,由教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寻求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整合能力和创造性的学习能力。钱梦龙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