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的汉字与其他国家的文字有着明显的不同,它拥着丰富的情感,能从字里行间里流淌出作者的感情来。而新课标呼唤的是人文精神的教育,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虽  相似文献   

2.
读中感悟已成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通过师、生、文本三者的对话,让学生感悟文本,培养语感,积淀语言,得到审美愉悦,受到情感熏陶,已成为大家的一种共识。学生能否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就成了检验朗读教学乃至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尺。然而指导朗读难,指导感情朗读更难。学生为什么读不好?  相似文献   

3.
一、片断回放师:终于,鸟儿听到了原野上、森林里的冰雪融化的声音,它知道,这是春天的脚步声;它知道,回到树身边的日子终于来到了。它来不及收拾行囊,来不及与众鸟结伴,便独自踏上了回到树身边的旅程。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表演作为促进学生全身心感悟文本的有效手段着实是风靡了一阵。不论是低年段的课还是高年段的课,也不论是童话故事教学还是诗歌散文的品味,课堂上总少不了表演的身影。课堂热热闹闹,活是活了,但课却上得"飘"了,语文的积累、感悟、运用不到位,基本技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成为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西湖》的作者像一位画家,细腻地描绘了西湖的山山水水,为我们描绘了一种诗意般的境界,不仅让人得到了一  相似文献   

6.
现代诗教学不能等同于白话文教学,朗读的节奏与语气要区别于白话文的朗读。现代诗重视让学生赏析而不是解读,教师要重视学生对诗所要表达的情感的体验,而不是知识的传授,明白朗读诗文≠朗读课文;文本赏析≠文本解读;情感体验≠知识传授。  相似文献   

7.
《三个小学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19课,由两段文字组成。课文讲的是三个小学生在看到水龙头没关好,自来水不停地流着之后。表现出的不同态度。教学本课,应以指导朗读为主,在朗读中识字、释词、感悟自得。  相似文献   

8.
听于永正老师上<秋天的怀念>,想到八个字:读得感人,讲得精彩. 一、读得感人 在第一课时,于老师指导学生学习完生字新词后,先由学生自己读课文,然后便示范朗读全文.于老师的朗读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读出了许多我们之前没有感悟到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荷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对这类文章的教学,要遵循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时主要采用引导学生入情、动情、移情、抒情的方法,从情感入手撘起了教材和学生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获得美的体验。  相似文献   

10.
童话是小学语文教材中重要的文本类型,也是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很重要的文体资源。如何解读童话,如何教学童话,对语文教师来说是个重要话题。下面试就人教版教材中一个童话名篇《去年的树》为例,谈谈中年级的童话教学。  相似文献   

11.
请老师们将自己读到的好书与更多的教育同仁分享。大家一起探讨。共同提高。同时,请关注我们的博客。并在博客上发起投票。选出湖北教师最爱读的书。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hbjyjx。  相似文献   

12.
13.
把握教材特点、文本内容、学情,是教学设计的前提;读透文本字面意思,课堂教学难以让学生阅读得到增值;要读透文本背后的故事,读透文本的情感意蕴,才能深入挖掘文本内涵,体会文本的情思,调动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下面以《背影》教学设计为例,阐述读透文本在教学中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展示新课程实施以来西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等变化,及教师大胆独特、新颖的教学实践给西部教育带来的活力,本刊开辟了特别栏目——西部视窗,欢迎广大教研员、教师踊跃赐稿。本刊选编了全国小语会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中心在学术研讨、教学援藏活动中的一组稿件,分两期登载,供大家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15.
《安塞腰鼓》一文描绘了陕北黄土高原上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安塞腰鼓。文中采用特殊的句式和多种修辞手法,表达出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以及陕北人民粗犷的生活情状。教学这篇散文,主要通过感情朗读、整体感悟以及学会构思等方式,让学生沉入文本,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和文章独特的语言魅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6.
周春生 《学子》2013,(2):24
一、转换视角,在生成中读阅读中,我们之所以不能生成更多的内容,很多时候是因为阅读视角单一。教师如能转换阅读视角,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课文,学生则会获得全新的感受,发现一个新奇的天空。例如:在指导学生朗读"我的战友邱少云"中"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觉,我们整个班,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都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这段文字时,我进行了如下的引导:如果你现在就潜伏在这条山沟里,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文本的解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认为,童话的解读先要读懂文本,读懂作者的用意,才能确定要传授的内容。下面以其执教的《去年的树》为例,谈一谈童话文本解读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杭州"千课万人"教学观摩活动中,有幸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去年的树》(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深深感受到了王老师语文课堂教学内涵的博大精深。一、语用学习和情感的体会王老师一开课就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感情基调。他让学生有层次地朗读课文第一段,抓住"天天"这个词,想象鸟儿会在什么时候给树唱歌。学生想象到了——不同的季节:春天、夏天……一天里不同的时间:早晨、中午……鸟儿和树不同的心情:鸟儿高兴的时候,树忧伤的时候……王老师创设了各种各样美丽的情境,引导学生想象鸟儿和树一个唱、一个听的画面。这是如诗如画的教学。"一只鸟儿,一棵树,一个唱,一个听。多好的朋友,多好的时光!"王老师的这句导语,  相似文献   

19.
小学文言文怎么教?与中学的文言文教学有何不同?参加"国培计划"之前笔者从未思考过这类问题,一是因为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中文言文课文数量极少,且均出现在高段,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因为用字词串讲、从读到悟来教文  相似文献   

20.
好多老师在教童话时,特别注重知识和品德教育,却往往忽视了童话本身的艺术特点,总循规蹈矩地按一般课文的老套路来进行教学,缺失了童话本有的趣味。实践证明,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童话语言,通过感悟来体会童话形象,通过表演提升童话内涵,能将童话课上得活泼有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