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相同的教学内容,为什么有的教师上课很吸引学生,教学效果也很好,有的教师却效果平平,教师之间的差异在哪里呢?通过课堂上恰当地设置学生的注意点和兴趣点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有什么心理学依据?教师应如何在课堂中设置学生的注意点和兴趣点?本文通过对一些真实案例展开分析,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答。  相似文献   

2.
在作文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看到题目后,有的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有的觉得虽有东西可写,但印象模糊,总是写不清楚、写不具体。这是什么原因呢?“没有什么可写”,说明平日对事物没有留心观察,缺乏作文的材料。“印象模糊”,说明对接触的事物观察得不细致,脑子里只有一些浮光掠影。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朱景衡老师指导学生从观察入手,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个方法好!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朱老师是有计划地  相似文献   

3.
注意规律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平文 《教书育人》2003,(11):25-26
英语作为语言的学习,需要通过视觉观看词形,通过听觉辨别语音,通过记忆、想像、思维来实现对语言、语汇、语义的保持、组织和应用.而所有这一切心理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习者注意的基础之上.而在我们的课堂英语教学中,不乏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有的呼呼大睡,有的东张西望,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心不在焉,有的上甲课做乙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情况,其实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结果,是学生无法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也就是教与学过程的脱节,也就意味着教学的彻底失败.因此,研究和掌握注意规律,打开每个学生注意这一心灵的窗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眼看、耳听、手写、用心记、用心想,调动各种感官的共同参与,与教师进行良好的配合,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好玩、好动、好胜是学生的天性 ,参加体育活动是他们这种天性的表现之一。但为什么有的学生热衷于体育活动 ,有的学生却不感兴趣 ?有的学生在体育课上表现的很努力 ,有的学生却常常偷懒 ?有的学生能坚持常年锻炼 ,有的学生却“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这和学生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动机有很大的关系。因此 ,体育教师必须了解并掌握有关体育动机的概念和基本理论 ,并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并培养学生的体育动机 ,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一、什么是体育动机所谓体育动机是指推动、停止或中断学生参加体育…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他们有的在玩,有的在讲话,有的在看自己喜欢的书,至于老师在讲些什么,则茫然不知所云.如此,使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集中,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就成了教师十分棘手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改变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应运用形象化教学方式,指导学生从有意注意转向无意注意,激发其自觉地集中注意力,这对于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要以鲜明独特的教学风格,潜化学生注意力集中;要联系现实生活,以立体感强的形象,引导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要寓音乐形象于阅读之中,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相似文献   

6.
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训练中,教师时常发现有的学生不知该写什么,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其症结在于这些学生写作材料匮乏,平时不注意积累材料,胸无点墨,当然谈文色变。本文就谈谈作文材料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乡镇合并后,我校办学规模大了,学生离家远了,许多学生早餐、午餐都不在家吃。他们到底在吃些什么?吃得怎么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笔者发现有许多学生“不会吃饭”。比如不注意营养、不注意卫生、不讲究文明。有的学生早晨空腹进校,或在路边小店随便吃;有的学生午饭吃的很少甚至不吃,而去小店买零食当正餐;有的学生在食堂就餐排队拥挤、吃饭大声喧哗。如何让学生“学会吃饭”呢?从本校实际出发,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教师方面吃饭是有讲究的,俗话说“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这里的“好”指的就是有营养,早晨空腹…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学效果如何,固然有诸多的影响因素,笔者认为运用心理规律去组织课堂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那么,教师该怎样运用心理规律呢? 一、运用注意的规律组织课堂教学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来说,注意是进行学习的基本条件,如果学生上课时心不在焉,不注意听讲,不注意记忆,不注意思考,那么就什么也学不到。因此,课堂教学要取得好效果,教师就要善于运用注意的规律,有效地组织学生的注意。 1.善于运用有关刺激的特点来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一种自然而然发生的,不需要作任何意志上  相似文献   

9.
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是教育工作者的大忌,这一点在教育界已达成了共识。然而,有的教师却又走入了另一个误区:我不打学生,不罚学生,批评学生有什么错?我严格要求学生,说他骂他是为他好,这也不  相似文献   

10.
过去我备课写教案,本子上写得密密麻麻,觉得这也重要,那也重要,好象什么都要给学生讲一讲才放心,其实那样做教学效果并不好。学生对我这种满堂灌的教学不欢迎,有的反映有时课教了,还不知道教到哪儿。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这次我教《“友邦惊诧”论》就改变了过去的做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析课文中哪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哪些要学生一般了解的,哪些是学生不懂而  相似文献   

11.
经常有人问我:“那些学生怎么就喜欢上你的美术课呢?”“你一不骂学生,二不罚学生,而学生上课的纪律是那么的好,学习兴趣是那么的浓,是不是有什么绝招?”其实哪里谈得上有什么绝招,要是说有什么方法的话,只不过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每一幅习作,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力求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培养学生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受到思想教育,形象思维能力也能相应得到发展。抓好语文朗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重要手段。从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而引起无意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兴趣。语文教师应该遵循这个原则,抓住语文的特点,把课文教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而朗读就是激发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如读《种子的力》一文,先不叫学生翻书,老师读到“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力气最大,答案多得很,有的说是象,有的说是狮子,有的说是金刚  相似文献   

13.
常有教师抱怨,学生没有配合好自己,从“配合”一词可见,在教师的观念中,仍然把学生当成课堂教学的配角。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告别虚拟的主体性一位老师执教《青海高原一株柳》,上课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于是学生围绕这个课题说出了很多自己真实的想法,有的想知道这株柳树有什么特别之处,有的想知道青海高原的一株柳和其它地方的柳树有什么不一  相似文献   

14.
体育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学科之一。然而,上起课来,学生又会感到单调乏味。这是什么原因呢?小学阶段,学生身体各部份器官特别是神经系统还未完全长成,精力易于分散。他们喜欢各种生动活泼的游戏和多样化的练习方法,最忌成年化的说教和训练方式。不注意这一特点,你就是辛辛苦苦地备好了课,跑几圈,做几次下蹲、踏跳,学生积极性还是起不来,教学效果不佳。那么,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信息技术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而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不爱听老师多讲,常常表现为跃跃欲试,许多学生根本没有听清楚要求就开始操作了。不会操作怎么办呢?有的学生干脆和旁边同学讲起话来,有的学生偷偷地打开游戏网页点几下过过隐,还有的学生滥竽充数、装模作样,不知在干些什么。毋庸置疑,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很差的。我也曾请教有经验的教师,他们说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在他们心目中树立威信。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省小学语文教师对汉语拼音及其教学大致有如下三种情况:1.能正确掌握,也很熟练。他们能够按照大纲、教材的要求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教学效果比较好。2.基本上能掌握,但有些音读得不够准确,汉语拼音基础知识中的某些难点理解得不够透彻。在这些同志中有的对汉语拼音教学比较重视,边教边学边提高。有的却受了社会上不重视汉语拼音的影响,对低年级由于教材集中安排了这部分内容还比较重视,而对高年级则不去坚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3.对汉语拼音比较生疏,有的甚至是“拼音盲”。他们时教时辍,甚而干脆删掉汉语拼音不教。这就谈不上什么教学效果了。因此对后面两种人来说,都有一个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好汉语拼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有的班主任老师会说:“座位编排,不就是按身高、视力、学习成绩编吗?难道这里面也有什么学问不成?”其实,这里面是有学问的。除了注意身高、视力等生理因素外,还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座位的编排效果: 一、座位编排应显出一定的层次性。不少老师习惯按学生的成绩和表现编排座位,成绩好的,表现好的,坐前面;成绩差的,表现差的,坐最后,以为这  相似文献   

18.
学困生,这是一个令学生、家长和教师都感到压抑的称呼。学困生,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瞬间形成。面对学困生教师应当做些什么?一、他们为什么成了学困生学生的成绩可以分为三六九等,但学生不可以。大部分学生的智力情况大致相当,之所以在学习成绩上有了差距,主要是后天形成的,主要原因有:有的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有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贪玩、学习自学性差也有的是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而且成为学困生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二、作为教者,要为他们做些什么(一)尊重学困生,  相似文献   

19.
网话教育     
正接受教育的权力卢文成接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权力,这个观点大家能理解。公民也应该有不选择学习的权力,这一点可能会有很多人不理解,这就是奴化教育的结果。我们有吃什么食物,穿什么衣服的自由,自然也应该有学习什么,不学习什么的自由,即使是在国民教育体系内,有的学生不喜欢学习英语或者其他课程,老师没有必要强制其学习,或者惩罚学生。教师有教育他人的职责,但教师没有必须教会学生,必须要学生接受什么的义务和权力。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人生哲学教育。正常的生物有求活的本能。家长、老师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根据他们的资质、爱好、情  相似文献   

20.
近日,笔者听了本校学科组的同题课,发现有的课堂充满活力,教学效果好,有的课堂死气沉沉,效果不佳。为什么同一个课题,教学效果不一样呢?反思教学过程,发现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教师评价,如果只重视评价的形式,没有根据学生的差异,去引导学生互评,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