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因慕顾炎武之为人,改名绛,别号太炎。章太炎手订“中华民国”的国号,为民族、为革命鞠躬尽瘁;作为一代国学大师,他在经学、小学(文字学、音韵学)、史学等方面成就卓著。章太炎早年任教东吴大学,东渡日本后开国学讲习会所,他的学生中有我们所熟悉的鲁迅、马叙伦、黄侃、钱玄同、周作人、朱希祖、许寿裳、吴承仕等,而这些人后来或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或任教于北大等著名学府;他的众多弟子以及再传弟子后来大都在国学界占据重要地位,为我国新史学、哲学以及经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因慕顾炎武之为人,改名绛,别号太炎.章太炎手订"中华民国"的国号,为民族、为革命鞠躬尽瘁;作为一代国学大师,他在经学、小学(文字学、音韵学)、史学等方面成就卓著.章太炎早年任教东吴大学,东渡日本后开国学讲习会所,他的学生中有我们所熟悉的鲁迅、马叙伦、黄侃、钱玄同、周作人、朱希祖、许寿裳、吴承仕等,而这些人后来或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或任教于北大等著名学府;他的众多弟子以及再传弟子后来大都在国学界占据重要地位,为我国新史学、哲学以及经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由朱希祖、钱玄同、周树人记录的《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是了解章太炎早年国学讲学的重要资料。从新近刊布的钱玄同和朱希祖日记及《笔记》相关史料来看,章太炎的两次《说文》课程,分别以大成中学、民报社为主要授课地点,在时间和地点上始终错开,第二次课程约结束于1909年3月。就笔记而言,朱希祖的笔记是三次不同授课的课堂记录,钱玄同的两套笔记则均据第一次讲课,并作了整理、校勘。"钱一"的整理来源,是朱宗莱汇录后的五人笔记,"钱二"则直接据朱希祖第一次笔记整理。还原章太炎国学讲课的史实、梳理笔记的源流,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章太炎早年的国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朱希祖主持北京大学史学系、中央大学史学系长达17年,对中国现代史学体系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主张历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欲治史学,必先通政治、经济、法律、社会诸学;在课程设置上,他重视历史研究的基础课程和工具性课程,把它们提到与专业课程一样重要的位置;他重视学生自主研究能力之培养,强调史学会的重要作用。朱希祖的历史学科建设思想曾在民国时期产生很大的影响。时至当代,犹不乏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章太炎于20世纪初在中国史学从传统向近代的演变过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即他采取分析的态度对中国传统史学做了客观的评价,提倡新的史学研究的方法,开创了新的史书编纂方法。章太炎的史学思想不仅有时代意义,而且有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传统史学研究转向现代史学研究的过程中,大学史学教育的专门化起了重要的作用。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早设立史学分科的大学,其史学教育课程的设置和改革,对后来中国史学研究的发展和流派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朱希祖在担任北京大学史学系主任期间,为促成中国史学研究的现代转型,构筑新史学体系,曾主持史学系的课程改革,力求做到史学教育中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史学专门知识教授的有机结合。虽然朱希祖最后被迫辞去史学系主任职务,但其主持的课程改革却对后来中国史学研究的转型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蒙文通1930年代任教北大时,曾与陈寅恪有过面谈,且主要涉及宋代史学问题。陈氏强调北宋史学成就,蒙文通则推崇南宋浙东学派。观点分歧的背后实际暗含当时中国史学建设的根本问题,同时还牵涉傅斯年和朱希祖两人。傅斯年主张对史料做纯粹客观研究,朱希祖重视社会科学的综合应用。蒙文通对浙东史学的推崇与傅斯年的“新史学”形成鲜明对比,也有对蜀学的重新定义,更代表中国史学现代化的另一面相,对矫正今日史学的“碎片化”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8.
朱希祖1920年夏至1931年初担任北京大学史学系主任,是北京大学史学系的主要创办者。其间他以欧蔓新史学思想为指导制定北大史学系的课程体系,延聘名师,在教学方面进行了多次改革,加强社会科学和史学理论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研究能力,为中国史学近代化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愤慨离开北大史学系的原因主要是门派矛盾所致。他对北京大学吏学系的创建之功,不可磨灭。  相似文献   

9.
史学思想是章太炎庞大而驳杂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到目前为止,对此尚未展开专题研究。本文拟以章太炎史学思想中的辯证法为线索,通过分析其形成、运用和终遭弃置的过程,对章太炎的史学思想作一初步探讨。一史学思想是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在历史领域的反映。它不仅体现为思想家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认识和评价,尤其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和综合,回答应该怎样  相似文献   

10.
章太炎是一位在近代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他的政治学术思想很庞杂,走过的道路也很曲折。因此,在他生前和死后,人们对他毁誉不一,评价各殊。这本来是很自然的。但最离奇的是,在他死去四十年后,“四人帮”利用史学搞篡党夺权的阴谋,叫章太炎扮演了各种稀奇古怪的角色。一会儿,被列为“五四”以来尊孔复古的反动学者的代表,加以鞭挞。一会儿,被捧为中国近代尊法反儒的旗手,俨然要取代孙中山成为辛亥革命的领袖。一会儿,又作为“同路人的一面镜子”,影射革命老干部是无产阶级的同路人。我们仅仅从章太炎这个历史人物的遭遇,就可以看出“四人帮”把历史科学糟踏成什么样子了!打倒“四人帮”,史学得解放。今天,应该通过实事求是的讨论,对章太炎作出科学的评价,还他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1.
文中叙述了徐复先生与黄侃、朱希祖的交往,以及在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工作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在昆明学院昆师路校园内发现国学大师章太炎书碑一块,碑文内容为云南民国时期将军金汉鼎家传。经查阅史料和多方查证,章太炎曾于1917年(民国六年)受孙中山委派到云南说服唐继尧出兵护法,在那个时代,章太炎、李根源、朱德、金汉鼎等先辈们之间交谊深厚,都曾为革命呼号奔走、艰难奋斗。  相似文献   

13.
古文经学派大师章太炎基于对近代中国西化风潮的清醒认识和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自觉,发出了“用国粹激荡种姓,增进爱国的热肠”的呐喊。他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开办国学讲习会所,总结并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教育近代化探索历程中.章太炎发挥了先锋作用,对传统国学的存续做出了特别贡献。  相似文献   

14.
章太炎是近代著名报人,他的新闻思想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同时融合西方报刊理论,提出很多独到的见解,如,利用报刊舆论,立足新闻事实,提出独立见解,中西合璧,提倡新闻自由,对当时的报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社会革命舆论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对当时社会进步起到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清末政治风雨如晦、风云诡谲之时,是倡行改良,还是号召革命,构成了改良派和革命派的斗争焦点。康有为在戊戌前后“一以贯之”借董子学以推行其改良主张;章太炎则经历了一个从改良到革命的转换过程;刘师培以董子学比附现代民主之义和民族主义,并反驳改良派的理论根基公羊学,以此来驳斥改良,宣传革命。章太炎、刘师培与康有为的争论,表明上是古文经对今文经的学术论争,实际上体现的是革命与改良的政治斗争,体现了社会上改良思潮向革命思潮的一轮转换。  相似文献   

16.
章太炎寄给金陵刻经处的三封信作于1909年4、5月间。他对于杨仁山是以佛学前辈视之,并未曾拜师执弟子礼。章太炎《支那内学院缘起》作于1919。章太炎崇尚佛学,除了因“中遭忧患,而好治心之言”,还有《缘起》中所谓“修己治人,所补益博”的社会意义。而“与平生朴学相似,易于契机”,则是章太炎对法相唯识学感兴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汪东(旭初)先生乃海内公认名家,早年识孙中山并入同盟会,后随章太炎先生游学,为“章门四大弟子”之一。其创作之宏富,为同门中翘楚,殷盂伦、沈祖菜出其门下。身为章黄学派传人,最大特点不仅局限于精于考据,深通义理的治学门径,更在于独创辞章、感悟现实的传统品格。语言与文学并重才是章黄学派的内核。汪东先生年表之简编,涉及相关历史人物,以其词学和政治活动为线索,管中窥豹,或可为学人深入研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章太炎的丧葬观及哀祭文体思想主要体现在<国故论衡·正赍送>中,其哀祭文创作也有所涉及.<国故论衡·正赍送>批评了时人"于情为失衷,于事为失顺"的丧葬行为,认为丧葬要以朴质从简为宜,"慎终追远,贵其朴质者也."而哀祭文体创作要"文敞者宜返质,谓当刊剟殊名,言从其本".章太炎的哀祭文创作在形式与内容上大都体现了其循名责实,...  相似文献   

19.
鲁迅对"公理"的反思在其留日时期(特别是在章太炎抵日后)即已产生。而1925年他与"《现代评论》派"知识分子们的论战则给了他在现实中检验其反公理思想的契机。"公理"逐渐为鲁迅捕获并树立为批判的对象,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鲁迅对"布施尊敬"的反感、对"公允之言"的厌恶和对空洞"公理"的拒斥。"公理"既是空洞又是自相矛盾的,这一特点紧紧与鲁迅论敌的"局外人"态度联系在一起,因此"公理"是悬浮于主体之上的,而鲁迅主张抛却公理的外衣,赤裸地在"风沙"中斗争。但是,受到章太炎"齐物"思想影响的反公理思想在主体中却不能贯彻到底,"峻急"和"随便"在鲁迅思想中展开了辩证。  相似文献   

20.
明代郑王世子朱载育发现了将音阶调谐为相等音程的数学方法,在中国音乐史乃至世界音乐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关于其师承何人的问题,《中国音乐词典》所记其早年师从何塘之说似有误。因为何塘卒于1543年,而朱载育1536年方生,童生师从何某一说不攻自破;事实上“师友于何塘”者是朱载育之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