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语言的对比方法,是实用的一种写作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在极短的语句之中,运用内容、形式的对比,来突出事物的形象、思想、感情的特点。这里要强调的是,用“极短”的语句,就是在一两句之中突出对比。这种语言对比的方法,有很好的怍用。 一、对比之中出哲理 老子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就是运用这种对比语言表达的。“祸”的身边就是“福”;“祸”的脚下就是“祸”。他把“福”和“祸”的这种互相依存、包含、变化的复  相似文献   

2.
简练(下) 动词不一定需要状语。在不需要的情况下使用状诏,不但浪费笔墨,而且容易使文字的意思一含混不清,引起疑问,应让动词发挥自己的作用。状语所描述的情况有时是作者主观判断的产物,而作者的判断不一定是准确的。如果作者在判断失误的情况下使用状语,他便向读者传达了错误的信息。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个句型:“他深有感触地说:……”不知道“深有感触”这一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如果说话者自己说过他对所谈的问题“深有  相似文献   

3.
在广播电视节目中,有声语言责无旁贷地承担着主干或主线的重任。它应该是字字珠现,金声玉振,字正腔圆,余音绕梁。可惜近些年来,有声语言被冷落了,似乎失去了自己的功能,被“符号解读”、“意思沟通”之类的诠释弄得灰头上睑,真有点儿“自惭形秽”了。语言是什么?人们总是以权威的口吻引用斯大林的定义,B广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具”论,成为语言的枷锁,销蚀了“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自由空间,混灭了形象与感情的神游天地。这与欧美语言的本性相合,而与汉语的精妙大异其趣。20世纪语言的转向进入一交流”,虽有其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4.
3.时代感强的语言有助于通讯主题显新意通讯的写作不仅要求作者迅速及时地反映当前发生的新事物,出现的新人物,以及伴随着新事物、新人物出现的新观念、新认识等等,还要求作者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突出时代精神,提炼出富有时代意义的主题。提炼主题,靠的是大量典型的事实,更取决于作者审时度势、对典型事实的认识,认识越深刻,越能准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这种认识,是作者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指南,并在通讯中表露出来,有时体现在所记述的事实之中,有时则直接表现,使通讯的  相似文献   

5.
通讯和消息一样,也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在写作上,通讯的时效性有时不如消息那样迅速快捷,可它的即时性也很强,与新闻以外的其它文字体裁相比,它的侧重点是写“今天”,而不是写历史,它要通过及时记述新近发生的千千万万个具体而生动的事实,反映出所处时代的状况和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讯是“时代的记录”。(一)“时代的记录”离不开时代感强的语言。翻阅不同历史时期的通讯,会感到不同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这主要靠事实,也靠那一时期才出现的新词语。时代感强的语言是显示事实时代特征的一个重要标志。1.时代感强的语言能够准确记述新事物。社会在发展,每日每时都会出现大量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革,社会生活也随之发生惊人的变化。老百姓常用“获得第二次解放”来概括“文革”前后社会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闻写作语言随之变化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小姐”、“先生”等词,50年代中后期逐渐在内地的社会生活和新闻传媒中消失了。“文革”中,“小姐“是给封资修者专用的,在“小姐”前还常常加个“臭”;“先生”则多特指爱国民主人士,或者带有一定的讥讽意义。毛泽东在1949年为新华社写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中说:“……从  相似文献   

7.
往事(二)     
后来,组长陈寰告诉我,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为工农兵服务,主要表现在用新闻报导的手段,忠实、积极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当前的中心工作,而不一定非要到广播器材厂去为那里的工人做点什么具体的事情。陈寰是我步入新闻工作的第一位老师。我那时20岁,她28岁,因此和我同龄的记者都叫她陈大姐。陈大姐1939年参加革命。1948年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新华社口播部”任编辑。年青的时候,在成都齐鲁大学历史社会系毕业,担任当时民盟主办的《华西日报》的记者。1949年12月,奉命进军重庆接收国民党的国际广播电台。大约1951…  相似文献   

8.
9.
冯雪峰(二)     
学生时代“湖畔诗人” 1912年,雪峰九岁了,才扔下牛鞭和锄头,到离神坛五里地的赤岸一所私塾里去“开蒙”。这所私塾是冯家的亲戚与人合办的,学俸可以适当通融。雪峰能获得这么个“开蒙”的机会,是他祖父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策。老人没有让长孙走科举仕宦道路的奢望,其实,时当辛亥革命之后,科举制度已经废除,不存  相似文献   

10.
其次,谈谈语法修养问题。 什么是语法?语法就是联词成句的规律。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它的语法,没有语法就不成其为语言,我们所使用的现代汉语也是如此。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重视学习语法,按照语法规律来写作,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便于读者理解,宣传的观点才易于为读者所接受,才能起到应有的宣传效果。有的同志,平时不注意学习语法,按语法规律写作,提笔为文草率从事,病句多,往往词不达意。事实证明,如果不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在写作实践中就难免出语法错误。作为新闻工作者,肩负着向人民群众作宣传的重担,广大读者对新闻工作者的期望是很高的,人们常把报纸上刊登的文章作为引用的根据。可见,采编人员写的文章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写文章每字每句都必须严肃对待。叶圣陶先生早在50年代曾谆谆告诫我们:“新闻工作对人民影响很大,最好能够做到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恰当,都有力量。”这是何等语重心长的教诲。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对新时期广大新闻宣传工作者提的基本要求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做到这四点,广大新闻工作者必须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准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现代汉语修养主要包括语音修养、语汇修养和语法修养三个主要方面。语音修养主要体现在口头语言中,书面语言中难以体现出来,因此本文所谈的新闻工作者的语言修养,主要涉及语汇和语法两方面。  相似文献   

12.
情报语言漫笔(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琪玉先生《情报语言漫笔》系列之一,包括“标引深度”、“检索入口”、“浏览性检索”3篇。  相似文献   

13.
情报语言漫笔(E)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琪玉先生《情报语言漫笔》系列之五,包括“文献标引和检索中的主题”,“全文检索系统较好的模式”,“体系分类法的后组式使用”,“标识的字顺排列法”4篇。  相似文献   

14.
情报语言漫笔(B)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琪玉先生《情报语言漫笔》系列之二,包括“可使检索系统更易用的五项技术”、“异曲同工的三种组配检索”、“自动标引是否能避免标引不一致”3篇。  相似文献   

15.
记者都希望读者把自己的作品读完。简练、准确、朴素、通俗的文字比冗赘,含糊、花哨,深奥的文字更能为读者所接受,后者不但浪费笔墨,而且浪费读者的时间。本文将分析一些实例,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在引用这些实例时,我删去了作者的姓名,因为这不是针对个人的。简练(上) 直接了当和避免重复能使文字精练。“他露出了笑容”比“他脸上露出了笑容”少用两个字。如果只写“他笑了”,还可以节省三个字。  相似文献   

16.
情报语言漫笔(F)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琪玉先生《情报语言漫笔》系列之六,收录针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情报语言专题文章6篇。  相似文献   

17.
第一节单元词法的原理一、单元词法的构成原理单元词法脱胎于标题法,它是作为对标题法先组式标识的改革而出现的。单元词法目前已发展为叙词法。了解它的原理、方法和性能,有助于深入了解叙词法,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标题法。单元词法的基本原理是:任何一个复合概念都可分解为若干单元概念,每个单元概  相似文献   

18.
情报语言漫笔(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琪玉先进《情报语言漫笔》系列之四,收录索引学专题研究文章4篇。  相似文献   

19.
不必咬文嚼字,按自已的讲话方式写稿有人说:“如果按照自己的讲话方式写稿,你就成功了一半。”这是经验之谈。按照自己的讲话方式写稿,就能避免与别人雷同,而有“天然去雕饰,淳朴见眞情”的特色。多年来,我养成了一种习惯:采访结束之后,考虑好腹稿,先给同伴们讲述一遍,然后动笔写。我觉得这样写起来此较顺手。其实,讲的过程,也就是提炼的过程。美国著名记者雷迈尔·莫林在谈到他一次采写凶杀案件时,老板曾告诚他:“用不着费脑筋去写它。让事情本身说话。……词汇用得越普通越好。”“不要咬文嚼字。要把细节都提供出来,但  相似文献   

20.
情报语言漫笔(C)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琪玉先生《情报语言漫笔》系列之三,包括“因特网上的大众分类法”、“检索结果的甄别”、“标引新事物能力与检索新事物效果之间的差异”3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