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吴信如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
本文定性和实证研究了购买力平价作为人民币汇率长期趋势的决定基础的合理性和国际收支状况对短期汇率水平的影响作用;分析了过去和现在人民币汇率之所以偏离购买力平价,其原因在于官方汇率调整机制的僵硬、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下外汇市场的不完善和供求失真等诸多方面;指出了目前人民币汇率在正常范围内轻度高估的状况和合理水平,并对未来人民币汇率的决定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尤其强调指出,人民币汇率不应只是贸易汇率,其合理水平应取决于“资产套利”观点所要求的广泛购买力平价。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汇率决定模型及对现阶段货币政策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运行面临的实际情况,吸收西方汇率决定理论的合理部分,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建立现阶段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决定模型,对现阶段我国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预测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现阶段货币政策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孙忠良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7(1):116-119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然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却针对中国抛出了所谓“中国威胁论”,并要求中国政府重新评定人民币价值,实现人民币汇率的上浮。面对国际压力,中国政府需要沉着应对。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国际经济陷入衰退的国际经济环境下 ,人民币汇率走向如何 ?人民币汇率制度市场化的压力何在 ?这是维护人民币稳定所必须探讨的问题 ,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林寿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5)
本文从日本签署广场协议后所陷入的状态为例,阐述中国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时候应该借鉴日本的经验,吸取教训,走出一条中国特有的改革道路.并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汇率的长期稳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彪如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保持人民币汇率的长期稳定,应当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框架下,改革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实现均衡汇率,并建立一套比较规范的政府干预机制,加强宏观调控。为此,在人民币实际汇率的管理中我们不能单纯地只注重汇率的变动而不触及汇率动荡的根源;不能只注重双边平价而不维持货币的全面价值;不能只考虑汇率的稳定而不考虑进出口企业所面临的实际竞争条件。 相似文献
7.
吴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1):79-81
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复杂的现实问题,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金融市场一直动荡不定,而汇率制度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内容之一,汇率决定理论又在国际金融发展进程中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试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和汇率理论的发展的角度,剖析两者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8.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广裕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6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表明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代价是使一国的货币政策丧失独立性,成为一种内生的、附属于汇率政策的被动的工具。从整体上看,不利于在国际金融交易不断扩张的时代保持国内的宏观经济稳定。本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下探讨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缺陷与中国进一步开放中汇率制度选择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吴琼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5):169-170
目前,人民币汇率被低估的说法广泛流传于国际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预期更是带来了数量庞大的国际热钱徘徊在中国大门外。在G20国家会议中,中国代表更是首次被邀出席,而会议的主题也更为关注人民币汇率问题。在此会议上,我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先生和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先生均表示人民币汇率将继续保持稳定,但中国正力图建设更具灵活性的汇率制度。在上述背景的作用下,关于人民币汇率及其制度问题也正成为国内讨论的热点,笔者将就此问题提出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0.
吴骏 《合肥联合大学学报》1998,(2)
本文通过对亚洲金融危机和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分析,并从购买力角度对人民币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人民币汇率即使出现小幅波动,也改变不了稳中有升的中长期趋势。 相似文献
11.
邝坦励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19(1):25-28
人民币汇率稳定对国内和国际都具有积极性.当前中国应当坚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然而汇率稳定不是人民币汇率的终极目标。近期人民币汇率制度应当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并逐步增加汇率的弹性,为将来实行浮动汇率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杨文超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2(2):8-10
本文从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及人民币升值压力产生的原因着手分析,认为在近期内人民币汇率仍应保持稳定。为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应适时调整相关政策,以化解目前的升值压力,提高汇率政策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史迪雯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2):48-51
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的问题一直是中美贸易关系中一个十分热门的争论。2011年10月1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63票赞成,35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了《2011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使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探究推动美国参议院通过此法案的现实因素。 相似文献
14.
唐志祥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3):24-26
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很多,中国应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汇率制度。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汇率制度保持稳定的合理性。在分析了中国的宏观经济情况、日本的教训、对外贸易、有效汇率等方面后,本文得出结论:我国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必须保持基本的稳定。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海燕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19-22
从2005年起,人民币就一直面临美国的巨大升值压力。人民币升与不升,一时之间议论纷纷。面对人民币缓慢而稳定地升值,市场在考验中国政府在博弈中取胜的决心,中国政府也在考验投机者继续拖下去的承受能力。从取胜这场博弈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出一条底线,就是人民币在一年内的升值幅度不会高于美元的利率。在这个底线之内,人民币在受控状态下逐渐接近使外贸平衡的比较均衡的汇率水平,中国的汇率改革就能够取得比较圆满的成功。面对这种现状,本人从研究中国的汇率改革的背景入手,思索人民币升值及其汇率自由化改革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6.
傅冠岚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8(3):95-98
研究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可以发现,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一个不断转换的动态过程。对新兴国家来讲,目前还没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及实践证据说明汇率制度趋向“两极”。新兴国家适宜的选择是“中间汇率制”,且应从偏向较为固定的中间汇率制转向更为灵活的中间汇率制。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就是一个从官方汇率逐步走向市场汇率,并不断增加汇率弹性与灵活性的动态调整过程。回归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是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7.
朱长明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1):37-3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固定盯住汇率安排已不合适宜,汇率制度改革成为必然。回顾了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历程,对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欣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4,(12):102-106
人民币汇率自由化需要各方成熟条件的配合,利率市场化、资本账户的完全放开和人民币汇率已达均衡水平是人民币自由化的必要条件。但从目前我国金融制度的设计来看,上述条件还未完备,首先利率市场化尚在逐步的推进之中,作为利率市场化最为核心的部分,存贷款利率的完全放开还有待时日;资本的账户开放尚在政策的考量之中,其次政策的出台还需兼顾国内外经济环境的配合。这就决定了人民币汇率自由化应该是一个渐行渐进的缓慢过程,否则过快的政策决定会招致更大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9.
宿玉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4):79-82
在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的情况下,现行人民币钉住汇率制度会导致我国进出口贸易和宏观经济的内在不稳定性。它不仅会增加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丧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且可能会危及我国的金融稳定。因此,当前我国中短期宜采用人民币汇率目标区制度,长期应实行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20.
邢杉杉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5,22(3):110-112
2002年以来,日本、美国等国家纷纷要求人民币升值,受这种升值预期的影响,热赌人民币升值的国际游资几进几出中国内地及周边金融市场,人民币升值压力日益加大。从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分析,在短期内中国仍以保持稳定的汇率为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