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贾峪玥 《新闻世界》2004,(11):59-60
鲁迅先生说:“极俭省地画一个人,最重要的是画他的眼睛”。那么要让新闻生动、生辉起来.也需要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2.
刘虹  刘良龙 《新闻知识》2005,(10):54-55
记的素质是指一个记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所形成的素质和能力,而记最重要的素质是新闻发现力,即发现新闻的能力。在新闻传播中常常有这样析情形,众多记一同采访,所得却不大一样,有的人捞到了“大活鱼”,有的人只得到“小虾米”,还有的人劳而无获,空手而归。究其原因,无不与记的新闻发现力有关,记新闻发现力的强弱,决定了记素质的高低,也决定着报纸质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3.
感染力对于新闻的重要性,人民日报社前总编辑范敬宜曾作过精辟的阐述:“新闻作品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达到的是什么?总结几十年走过的新闻道路,我终于抽象出两个字:感染。确实,感染是新闻的生命力之所在。不能感染人的新闻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作品。追求感染力,是一个记者的天职,也是毕其一生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4.
我们搞新闻的人常有这样的经历:从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风尘仆仆地采访归来,带回了那么多的第一手材料,却在铺开稿纸,拿起钢笔的时候,不知如何下笔。何以造成“导语难产”呢?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对丰富的第一手材料还没有理出头绪,最重要、最新鲜、最精彩部分尚未上升到“浪尖”。二是现场发生的新闻还未与其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其新闻价值尚未凸现出来——因为从新闻价值的角度看,尽管一篇新闻的价值主要取决于新闻事件,但恰当地联系新闻背景材料,也是提高新闻价值的一个方面,有时还起重要作用。因此,把新闻主要事实同其新闻背景…  相似文献   

5.
王永懿 《新闻窗》2007,(5):29-30
对目前国内各类报纸版面调整的分析可以看出,国际新闻版的比重无疑越来越大。对社会生活类报纸来说,国际新闻已经成为其一个重要内容,与社会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共同构成了这类报纸最重要的版面要素之一;对地方报而言,由于报纸的定位和功能的限定,往往难以引起普通读者的阅读兴趣,而国际新闻版恰好成为一个亮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新闻批评是对媒体传播和新闻作品进行督察和综合评价实践活动,是新闻事业一个有机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胡锦涛同志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要求,努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就新闻管理而言,新闻单位“打铁还需自身硬”,新闻单位既要培养遵纪守法、严于自律、政治素养高和业务精的采编队伍,  相似文献   

7.
一条新闻要吸引读者必须具备一个引人注目的标题,一条使人非读下去不可的导语。有人认为,导语是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部分,导语的写作,标志着作者的水平。 导语的主要作用一是告诉读者这条消息的主要内容,就是“立片言以居要”。再就是要紧紧抓住读者,使其欲罢不能,引导读者读下去。如何使导语写得吸引人,是新闻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报刊上出现了一生动活泼、形象性强的好导语,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和借鉴。 请看羊城晚报的这条新闻导语: 本报讯“怪事!武汉市有两幢新盖的居民大楼,竟然无人管业,住户要求立约交租,也无人理会…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媒体日臻成熟的今天,各网站面对任何一个可以引发读关注的重大新闻或突发新闻,不约而同要做的事,首先是为这个新闻事件做一个专题;重大新闻专题的及时、全面、手段多样、精美页面的制作与报道都是网站自我宣传最重要的佐证素材。  相似文献   

9.
张泉灵:因新闻而美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镜头前,她以新闻人的敏感,报道着老百姓关心的一个个问题;镜头后,她为那些生离死别、残垣断壁失声痛哭。她的报道始终层次鲜明,逻辑清晰,既有外景主持的勇敢,又不乏职业新闻人的干练,最重要的是,她的报道和表现时刻闪耀着人性至美的光辉。  相似文献   

10.
刘荃 《新闻知识》2004,(12):35-36
一般认为,客观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所有新闻自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具备真实这一素质,以真实作为生命之本,真实性与新闻与生俱来。正是这种客观报道新闻的义务,要求媒介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报道。美国新闻学希伯特指出,新闻的最重要原则可能就是客观性,新闻应当是一个事件的真实报道,其中不包含记的偏见。但如何进行客观的报道需要技巧。  相似文献   

11.
阚洪欣 《青年记者》2007,(12):30-31
什么是好新闻?如何选择新闻素材?衡量这两个问题的标准确实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准,就是新闻的人文价值。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一切新闻都是关于“人”的新闻。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意识与人文关怀,让新闻主动去注重人、贴近人、关心人,去尊重和关爱每一个生命个体,应成为我们新闻工作者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2.
潘钰良  吴晓音 《视听纵横》2003,24(6):112-114
同期声是电视新闻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且越来越受到业界重视,应用得好,可以提升新闻的价值和整体宣传效果。在电视新闻实践中,现场采访同期声比现场效果同期声更为常见,也更为重要。甚至可以这么说,能否采访到重要新闻事件中重要人物的同期声,已成为衡量新闻从业人员新闻意识强弱、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现场采访同期声究竟能赋予新闻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们一说起新闻的表达,就首推“倒金字塔”结构,强调导语的重要,强调五要素的齐全,认为要把最重要的、最能吸引人的事情写在最前面,接下来按重要性的依次递减安排,结尾是最不重要的,是报道的弱势部分,甚至报道的末部就根本不能称为一个结尾。  相似文献   

14.
蔡晖 《军事记者》2007,(2):18-18
军事新闻采访,是对军事新闻事件的整体认知、了解和对素材采集、整理、归纳的过程,是围绕新闻写作而开展的最重要的前期工作。没有军事新闻采访,就没有军事新闻的形成和发布。因此一个优秀的军事记者,必须首先是一个优秀的新闻采访者。那么,怎样才能搞好军事新闻的采访呢?因素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记者对军事知识的积累,并把这些知识成功地运用到整个新闻采访和写作之中去。  相似文献   

15.
新闻典型报道是精神产品,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思想和情感。人的认识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源泉。因为思想的深刻和张力,这种精神产品才具有大的价值;因为情感的充盈和自然,这种精神产品才吸引人,愉悦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要讨论与探究的是如何改变新闻处理方式,提出一个新闻方法论,即1 N。简单地说,报纸未来的竞争,寻找最重要的新闻(即1)将是比发布众多(即 N)新闻更重要的。1 N:一个数学表述的推导报纸哪个版最重要?第一版。在第一版里,哪个位置又最重要?头条。这两个问题即使不是报纸从业人员,大概也能够提供正确的答案。为什么重要?简言之,第一版与第一  相似文献   

17.
新闻导语的“部分要素”原则马海根“五个W—H”新闻导语写作原则的形成,推动了世界新闻事业的发展。这种“全要素”的新闻导语,有其自身的优点,但也存在着不少缺点。其优点在于:1、把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东西巧妙结构在开端部分,使读者一目了然新闻中心,...  相似文献   

18.
蔡逸 《新闻通讯》2014,(1):57-58
美国新闻学家杰克·海敦说过:“新闻事业是一个跟人打交道的行业。大约99%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采访对象是大众传播过程中最重要、起决定作用、处在最前位置的传播环节和主体,它是新闻事实与新闻传播的纽带与桥梁。因此,记者应成为采访对象的研究专家,对采访对象没有研究和了解,无法进行有效的采访和写作,无法搞好、搞活新闻采访工作,也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  相似文献   

19.
刘冰 《新闻采编》2004,(4):43-44
同一个新闻事实,不同的记者可以写出不同的文章,有的记者可能只是对新闻事实简单的平面报道,有的记者却能做出精彩的深度报道。为什么?关键在于记者认识事物的方法和能力不同,换言之,就是记者的思维能力不一样。思维能力是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能力。思维能力强的人,有观点、有见解,其作品有时即使未必留意修辞的精致,但由于观点新颖、见解深邃,仍给人以深沉厚重之感。而缺乏见解和观点的泛泛之作,即使文字  相似文献   

20.
做一名专业新闻报纸的记者,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对专业新闻的报道,主要的报道方向在哪里?通过思考,我得出的结论是:一个记者,最重要的素质是敏锐;专业报纸的新闻,报道的主要方向应该是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