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多源流理论在中外公共政策的研究中有广泛应用,利用该理论分析新高考改革政策议程设置具有适切性。基于多源流框架,学生应试压力与高考录取公平等问题形成了新高考改革的问题源流,政策内外部参与者的辩论与探索形成了新高考改革的政策源流,舆论丛林下的国民情绪与顶层设计下的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了新高考改革的政治源流。2014年“政治之窗”开启,“三流”汇聚产生耦合效应,新高考政策议程得以设置。基于对模型的修正,新高考改革的动力分为问题、政策、政治、外部环境四类因素。 相似文献
2.
多源流理论提供了政策议程设置的分析模型,能透视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黑箱",有较强的解释力。本文运用多源流理论框架阐释"异地高考"议题是如何引起政府关注的?政策共同体和相关利益集团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剖析在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的汇合中,打开异地高考政策之窗的过程及其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3.
梳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政策发现,“职教高考”政策是应对就业与升学争论、解决职业教育人才供需矛盾、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政策,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深远的现实意义。基于多源流理论分析发现,当前“职教高考”政策的问题流、政治流已经基本成型,政策流尽管已形成初步的政策备选方案,但仍需要一定时间以提出更成熟、更具共识性的政策建议。有鉴于此,要通过发挥社会问题的触发功能,重视政策共同体的支撑功能,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的动力作用,实现“三源流”的汇聚和耦合,以助力“职教高考”政策出台。 相似文献
4.
5.
基于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尝试对高职扩招政策的出台过程进行整体分析,经研究得出:剩余劳动力数量增加、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以及现行招生考试制度不完善构成了问题源流;政府官员的政策引导以及专家学者的积极献策构成了政策源流;"稳就业、促发展"的政治理念以及公众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强烈诉求构成了政治源流.在2019年全国"两会"召开这一关键时间节点上,三大源流得以汇合,"政策之窗"正式打开. 相似文献
6.
202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确立了我国家庭教育在法律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文基于多源流理论框架分析我国家庭教育政策的变迁历程。文本认为,问题源流是父母对子女的监管不足或过于严苛、家庭教育责任主体缺失、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不完整引发的社会问题;“两会”代表主张与建议、地方立法先行的经验与成果是解决问题的政策源流;国家领导人、民众对于家庭教育的深切关注,党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综合改革的治理愿景构成了政治源流。三条源流独立发展,政治源流对问题源流进行“嵌入”与“定位”,政治源流对政策源流进行“吸纳”与“过滤”,政策源流对问题源流进行“嵌套”和“解决”,经过“两两嵌套”的螺旋上升过程,“政策之窗”开启。 相似文献
7.
关于政策过程,已有研究大多偏向决策与执行,很少关注处于前决策阶段的政策议程。多源流理论是公共政策领域解释政策议程设置的理论模型,运用多源流理论对“双减”政策议程设置进行分析发现:影子教育的兴起与扩张构成“双减”政策的问题源流;专家学者、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的政策建议构成“双减”政策的政策源流;国民的教育公平诉求以及党和政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兼顾教育公平与质量的价值选择构成“双减”政策的政治源流。全国两会使得政策之窗被打开,代表委员、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等政策企业家抓住政治时机建言献策,助推三大源流耦合,最终实现“双减”政策议程的完成。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源流理论政策分析框架,从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和政策之窗的开启等方面对我国“双减”政策议程设置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常规的数据指标监控以及对现有政策的反思反馈构成了问题源流;全国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的呼吁和政府官员的发声以及专家学者对“减负”政策的智力支持,组成了政策源流;公众舆论的变化和执政党执政理念与教育规划的转变构成了政治源流。“双减”政策的出台,是上述三种源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展现了中国独特的教育政策决策特征。 相似文献
9.
减轻教师负担是国家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运用多源流理论探析中小学教师减负政策议程可知,其顺利出台主要源自三重动力:由中小学教师负担数据指标与系列焦点事件构成的“问题源流”,由人大代表、专家学者等政策共同体群策群言组成的“政策源流”,由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力戒形式主义的重要指示以及公众舆论推动形成的“政治源流”。三大源流汇聚并产生耦合效应,教师减负的“政策之窗”得以开启。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教师减负政策,应增强对问题源流的敏感性,重视公共问题的政策驱动效力;持续优化政策源流,切实发挥不同利益主体的政策构建功能;充分利用政治源流,凸显国家的政策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运用多源流理论分析高职扩招政策议程发现:问题源流的主要内容是缓解就业压力、调整我国劳动力结构,推动高职扩招政策议题聚焦;政策源流的核心要素是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专家学者建言献策,为高职扩招政策提供合理性基础;政治源流的关键环节是公众对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需要、政府对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追求,这两方面相互契合,形成高职扩招政策的合法性依据。而“职教20条”的颁布为高职扩招政策之窗的开启奠定了基础,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和三源流力量耦合的推动下,高职扩招政策得以落地实施。 相似文献
11.
多源流理论是公共政策领域用以解释政策议程建立的理论模型。运用多源流理论对“双减”政策议程设置进行分析发现:有关作业负担与校外培训负担等方面的数据指标、焦点事件以及政策反馈构成了“问题源流”,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对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问题的讨论与探究形成“双减”政策议程建立的“政策源流”,中央领导集体的换届和决策者对于公众情绪变动的觉察构成了“政治源流”。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于作业负担与校外培训负担的关注是三条源流得以聚合的政策之窗,在此时间段内,经过政策企业家的积极努力“双减”政策议程得以建立。 相似文献
12.
“双减”政策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压力、规范校外培训的重要措施。关注“双减”政策的议程设置,有利于把握促进政策出台的要素,为后续减负政策调整做出预测。文章借助多源流理论,从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三方面对“双减”政策的议程设置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14.
多源流理论较好地解释了高校分类评价政策议程设置过程。在多源流框架下,高校分类评价政策受到三条源流的推动,其中“问题源流”包括地方高校同质化严重、不同类型高校经费预算的差距拉大、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度不够等;“政策源流”包括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政策提案推动、专家学者的学术成果支撑、利益相关主体诉求的推进等;“政治源流”包括党中央执政理念与国家政策推动、国民情绪的舆论导向、国际先进惯例的引领示范等。高校分类评价政策议程设置要聚焦问题源流,进一步疏解地方高校定位不准、转型发展动力不足、盲目求大等问题;要优化政策源流,关注省域层面的政策差异,进行适时调整;要优化利益整合机制,畅通多元参与互动的利益表达渠道。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多源流理论,从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三个方面对“双一流”建设政策议程设置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双一流”建设政策出台过程中,我国高校办学水平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高校之间办学经费的差距,以及“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运行反馈等共同构成了问题流;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经验、学者意见和重点高校利益联盟的诉求组成了政策流;我国政府对一流大学建设的高度重视、国民情绪以及转型期利益群体的博弈构成了政治流。“双一流”建设方案的出台,是上述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双一流”建设政策出台的过程还可以看出,我国重大教育政策议程设置中政策之窗的开启更多地集中在政治流中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6.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是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生态良好发展的路径之一。借助多源流理论政策分析框架,从问题源流分析,资本的过度介入、学校的逐利行为、政府干预的低效性均不同程度地推动了政策的出台;从政策源流分析,各主体就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可行性达成了一致;从政治源流分析,“双减”政策的政治流由中国共产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人口老龄化以及家庭教育焦虑构成。独立运行的三流通过交汇于“三孩政策”的时代主题,开启了“双减”政策之窗。这在实践层面则为更好地把握“双减”政策,推动政策配套措施的出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理解与执行《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基于多源流理论,对“双减”《意见》纳入政府议程的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怪圈,校外培训机构的野蛮生长,义务教育阶段短视化、功利性问题等形成问题流;学者、教育企业家、政治官僚的政策共同体构成政策流;国民情绪和政治气候促成政治流,三个源流共同作用打开“政策之窗”,推动“双减”《意见》出台。 相似文献
18.
异地高考政策是政府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的升学考试问题的应对之策。运用多源流模型分析框架,对异地高考政策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关键性的焦点事件和政策企业家等五个动力要素进行整体性分析发现:教育政策“断层”下的异地高考诉求形成了异地高考问题源流;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的意见主张构成异地高考政策的政策源流;国民的教育公平需求,党和政府的促进教育公平、正义的价值选择形成了异地高考政策的政治源流。“15知名学者上书事件”催化了异地高考政策之窗的开启,并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新闻记者等政策企业家的助推下,实现了问题、政策、政治三大源流的交汇,进而达致异地高考政策议程的设置。而这一政策议程也表征出两大中国特点:一是问题源流与政策源流存在先因后果的影响问题;二是政策企业家具有多重角色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经历了近二十年变迁。将大学生创业政策议程置于多源流理论框架中进行分析发现:持续的“就业难”和“创业难”促使大学生创业引发决策者关注,加速政策议程的形成。与此同时,国民情绪推动了政策窗口的持续开启。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全民创业,在这个时间点上,三大源流的耦合,促成了“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以多源流理论为政策分析工具,对国家安全教育政策形成的内在逻辑进行阐释,结果表明:国家安全教育决策议程是党和政府在“政策之窗”开启时推动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汇合的结果。其中,国家安全长期面临挑战、学生国家安全素养测评普遍较低、国家安全教育实践工作运行困难构成了问题源流;政府官员的指导性建议、各人大代表及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构成了政策源流;党和政府对国家安全教育理念的转变及国民在重要节点对国家安全更加关注构成了政治源流。为进一步优化决策议程,应从多源流理论视角出发提升问题能见度,保证决策合理性;扩大“政策共同体”,优化备选方案;把握政治方向,引导国民情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