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正>设计意图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小班开始集体生活,幼儿迈开了独立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第一步。营造适宜的情境,让小班幼儿习得一定的交往技能,增强同伴互动意识,可以支持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集体生活,减少入园焦虑。为了发挥情境的教育作用,本次活动邀请了家长参与,这也让幼儿更有亲切感并获得与更多人交流的机会,更强烈地体验到与同伴和友善的成人(同伴的家长)互动所带来的快乐。相信此举有助于培养新入园幼儿的乐群性,促  相似文献   

2.
【设计意图】小班幼儿入园不久,对成人非常依恋,个体间交往或交流较少,进行的各种游戏以单独活动为主,与同伴间的情感交流不多,对同伴的关注较少,同时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基于小班幼儿的这些行为及情感特征,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引导幼儿乐意结识新朋友.体验与好朋友合作游戏的快乐、好朋友不见后的焦急、再次见到好朋友后的喜悦等情感。初步萌发不随便离开集体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正>【设计思路】1.关注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真问题"。(1)小班幼儿交往主动性不够。晨间接待中大多数幼儿在打招呼时,眼睛没有看着老师,声音也比较小,只有少数幼儿能够自然、大方地回应教师。小班幼儿喜欢和熟悉的人交往,但主动发起交往较为困难,即便是与班级老师打招呼也比较被动。(2)小班幼儿交往技能较欠缺。小班幼儿刚刚从家庭步入幼儿园,交往对象从原来的家人扩大到老师和幼儿,受年龄发展水平的影响,所熟悉的交  相似文献   

4.
设计意图 这次活动设计源于我班孩子经常出现的纠纷。记得那天彬彬带来了一辆赛车,漂亮的外型,多功能的玩法,顿时吸引来了无数羡慕好奇的目光,大家都想过把瘾,好好地探个究竟。可是无论怎么商量,彬彬都是一口拒绝,理由是:。这是我的玩具,我想一个人玩,不高兴给小朋友玩。”孩子们只好干瞪眼,后来在我的介入下,彬彬才勉为其难地和同伴们分享了一下。其实,这种拒绝分享和合作的行为,在小班孩子身上非常典型,有时,即使出现了这种积极行为,但技能上也是缺失的。为此,我以孩子们的这种常见纠纷为内容,采用巧妙的活动形式,让他们在玩乐中萌生和同伴分享的意识,在玩乐中习得合作的技能,在玩乐中悟得:一个人玩得快乐,一起玩更快乐。  相似文献   

5.
设计意图这次活动设计缘于我班孩子经常出现的纠纷。记得那天彬彬带来了一辆赛车,漂亮的外形、多功能的玩法顿时吸引来了无数羡慕好奇的目光,大家都想过把瘾,  相似文献   

6.
这次活动设计缘于我班孩子经常出现的纠纷。记得那天彬彬带来了一辆赛车,漂亮的外形、多功能的玩法顿时吸引来了无数羡慕好奇的目光,大家都想过把瘾,探个究竟。可是无论怎么商量,彬彬都是一口拒绝,理由是:“这是我的玩具,我想一个人玩,不高兴给小朋友玩。”急得孩子们只好干瞪眼。  相似文献   

7.
蒋秀云 《今日教育》2009,(12):20-2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方地说出自己的姓名、性别和年龄,并大声地应答。 2.体验游戏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设计意图根据陈鹤琴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我们认为,只有真实的生活才能激发孩子的灵感和欲望,空洞的教育只会约束孩子的思维和想象,在贴近生活的题材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孩子的自主性会更强,学起来也更容易。《纲要》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目标强调要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并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养成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的技能。同时提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交往、探索、游戏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有合作的愿望,但还不大会合作方法,我设计了这一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幼儿…  相似文献   

9.
10.
设计意图 孩子经常跟着成人上街购物。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幕:幼儿在食品柜、玩具柜前哭闹着要这要那,弄得家长很尴尬。在幼儿认识钱币的基础上,为了培养幼儿的合理消费意识,我设计了《购物》这一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不能哭闹着让家长买东西,从而树立合理的消费观。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不能哭闹着让家长买东西。 2.巩固钱物交换的技能。  相似文献   

11.
2007年4月30日,我来到北京甘家口大厦地下超市购物。由于平时很少购物,所以今天洗衣粉最大包的买了四包,洗发水和护发素各购了最大瓶的五瓶,再加上三大桶食用油,还有菜、米和杂七杂八,一共装了两辆购物车。  相似文献   

12.
●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初步理解朋友的真正含义。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想办法战胜困难,体验与朋友合作成功后的喜悦。●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看过《哈里波特》,理解有关巫婆、隐身衣、仙女等有关情节。  相似文献   

13.
正活动目标:1.知道9月10日是中国的教师节;2.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与对孩子们的付出,从而增进对老师的信任感和喜爱感;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祝福与感谢之情。活动准备:1.幼儿熟悉的3~5位本校老师工作的视频和照片;2.海绵纸剪成的若干朵小花;3.林妙可演唱的《老师》音乐磁带、录音机等。活动过程:一、唱唱跳跳引主题1.情境引入:唱唱跳跳老师随着林妙可演唱的《老师》音乐边唱边跳入课堂,引起幼儿的注意。  相似文献   

14.
活动目标1.学习并探索向同伴借玩具的方法、策略。2.体验同伴交往的乐趣,增进社会交往能力。活动准备1.拖拉玩具、皮球、遥控汽车各一;幼儿自带的长毛绒玩具2个;球、圈、若干。  相似文献   

15.
活动目标: 1.懂得人多时要排队。 2.学会一个跟着一个走。 3,乐意与同伴有序地进行活动。  相似文献   

16.
活动目标 1.明白家是一家人共同生活(起居、饮食、相聚)的地方. 2.认识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和各人的职责.  相似文献   

17.
朱爱武 《山东教育》2012,(12):35-37
正设计意图众所周知,爱模仿是三岁幼儿突出的年龄特征。最近班内正在开展"能干的小手"的主题活动,孩子们通过"手指兄弟""保护小手""小手歌"等一系列的科学、健康、语言、音乐等活动,在模仿中学习,在游戏中体验,对自己双手的特点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开展本次社会  相似文献   

18.
董玲 《少年世界》2015,(4):26-2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的过程,人际交往是重要的社会学习内容。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自主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地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19.
严娜  孙迎春 《家教世界》2022,(30):29-30
<正>设计意图:“具有初步的归属感”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提出的目标之一,依据幼儿归属感发展“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由个体到群体,由熟悉到陌生”的发展规律,我设计了这次活动。家庭是幼儿最常接触的场景,家庭成员也是幼儿最为熟悉的对象,因此,借助家庭和家庭成员对幼儿进行归属感的教育,易于被小班幼儿接纳和认可。考虑到小班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我将多个小活动串联,让活动短小、有趣、不枯燥。  相似文献   

20.
真朋友     
识别朋友有两种简单的方法:一是物质过滤法,二是精神过滤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