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红领巾》2009,(7):62-69
抗美援朝 历史回顾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霸权地位,推行侵略政策,出兵入侵朝鲜,并进一步把战火烧到了中国东北边境,同时派遣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  相似文献   

2.
《红领巾》2009,(7):8-15
抗美援朝 历史回顾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霸权地位,推行侵略政策,出兵入侵朝鲜,并进一步把战火烧到了中国东北边境,同时派遣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侵占中国领土台湾,还操纵联合国通过非法决议,组成“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援朝战争发生在明朝。1592年,日军派兵进攻朝鲜,企图以朝鲜为跳板进一步侵略中国。明朝政府应朝鲜之邀,派兵援朝抗倭。中国军队支援朝鲜后,迅速收复了平壤、汉城等地,日本见机不妙便假意求和,借机进行战争准备。1597年,日军再次大举侵朝,明政府派大将率军入朝作战。1598年,中朝军队密切配合,在朝鲜南部沿海大败日军,取得了第一次援朝战争的胜利。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帝国主义悍然指挥所谓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他们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1950年10…  相似文献   

4.
1950年,美国考虑出兵朝鲜,但对中国政府的态度心里没底,一旦中国介入,最后结局将扑朔迷离,因此,美国政府举棋不定。当时的所有官方智囊机构得出一致结论:中国刚刚结束内战,百废待兴,既没能力也没精力出兵。联合国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也断言:“当今是我们强大而中国软弱的时代,他们无意参加这场战争。”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甲午战争偶然发生说在日本盛行起来,如称战争是因朝鲜东学党起义而引起,战争是由于日本国内发生政治危机而不得不把内部之争转向对外侵略,战争的爆发是由于阴差阳错的偶然性原因而促成等等,皆属于此类。“偶发说”的要害,是回避问题的根本所在,而去侈谈问题的枝节和表象,从而否定日本早就制定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大陆政策。如日本学者高桥秀直为日本在甲午年出兵朝鲜辩解说:“日本政府不是有意识要开战才出兵的,当时掌握日本政府主导权的伊藤博文……是试图保持和清国的协调的”,后来“伊藤的对朝政策发生变化,是在于日本的内政”。大泽博明也认为:“甲申事变以后,日本政府在外交、军事上对朝政策不是指向对清战争的,‘六二出兵’(1894年6月2日日本政府做出出兵朝鲜的决定)及日清共同改革朝鲜内政案,也不是要对清国进行‘挑衅’,实现日清共同改革朝鲜内政才是‘六二出兵’的真正意图。”所有这些,都是完全不顾最基本的客观历史事实之论。  相似文献   

6.
朝鲜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东北部的朝鲜半岛根据战时协议。以三八线为界‘由美,苏两国分别驻军。由于两国政府的政策截然不同,朝鲜半岛终于分裂:北部以金日成为首组成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南部以李承晚为首组成大韩民国。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深恐失去这个亚洲的前哨基地,操纵联合国以阻止“北朝鲜”“侵略”为名,纠集十六国组成所谓“联合国军”,悍然武装干涉朝鲜。在美国及其仆从国军队的进攻面前,北朝鲜人民军不断后撤,战火烧至中国边境的鸭绿江边。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派出中国…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帝国主义成了帝国主义的霸主,但是随着蒋介石国民党政权的垮台,它在亚洲便失掉了中国大陆,对朝鲜也只得到了半个朝的控制权。因此便企图重新控制中国与吞并朝鲜。1950年6月25日,南北朝鲜之间爆发了内战,美帝国主义认为时机已到,6月27日便宣布出兵参战,但朝鲜人民军英勇奋战,不仅击溃了三八线以北的李承晚军队,而且转入反攻,解放了汉城以及南朝鲜90%以上的地区。为了挽救败局,美帝便操纵联合国,通过了由美国统率“联合国”军侵朝的决议。接着,15个仆从国,集中了5万人的军队,3百多艘军舰,5百多架飞机,于9月15日在朝鲜西海岸仁川登陆,截断了朝鲜人民军与后方的联系,把人民军主力堵在了朝鲜南方。之后,便大举北犯。10月2日越过了三八线,21日占领了平壤。朝鲜人民  相似文献   

8.
李卓  原野 《现代企业教育》2007,(10X):120-123
本文希望通过对美国在朝鲜战争中所做出的三个主要决策的案例分析——决定出兵进行大规模军事干涉、决定派大规模部队越过38线扩大战争、决定进行停战谈判,总结出朝鲜战争中美国决策的五个特点——逻辑起点为冷战中的美国全球战略利益、受战局变化直接影响、决策权力高度集中、决策层在决策时不优先考虑对策的合法性、受浓厚的意识形态倾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大事     
美国侵略者的战争阴谋活动是欺骗不了各国人民的美国在曼谷召集的马尼拉条约组织的成员国家会议,已在二月二十五日结束。曼谷会议的结果暴露了美国企图进一步破坏日内瓦协议、扩大侵略集团和加紧干涉亚洲各国内政、奴役亚洲人民的重大阴谋。会议发表的公报表明:一、曼谷会议决定要成立一个所谓“反颠覆活动”组织,加紧镇压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各国人民的和平民主运动。二、马尼拉条约各国的军事代表将组成一个军事顾问机构,准备执行马尼拉条约的“军事方面的计划”。三、曼谷会议再次表示“决心支持”柬埔寨、老挝和南越,并且希望马尼拉条约各国政府对它们提供进一步的“援助”,也就是进一步干涉三国的内政。  相似文献   

10.
本文希望通过对美国在朝鲜战争中所做出的三个主要决策的案例分析--决定出兵进行大规模军事干涉、决定派大规模部队越过38线扩大战争、决定进行停战谈判,总结出朝鲜战争中美国决策的五个特点--逻辑起点为冷战中的美国全球战略利益、受战局变化直接影响、决策权力高度集中、决策层在决策时不优先考虑对策的合法性、受浓厚的意识形态倾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