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云:感人之深,莫过于情。这个情就是真情。真情必须来源于我们自己熟悉的真实生活。而农村的学生,或许他们受城镇学生作文的影响,或许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单调、乏味,或许认为周边的人和事太“土”,因而他们的笔下全是鳞次栉比的楼群,亭台轩榭的公园,新颖别致  相似文献   

2.
一、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从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中挖掘写作素材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但要把生活写进作文里并不容易。在很多学生眼里。他们的生活实在是太平凡了,有时甚至是枯燥乏味的。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上学、玩耍,别无他事。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的生活节律让他们失去了生活的激情,对身边的一切都司空见惯,熟视无睹。所以,无论是春芽的萌动,还是累累的秋果;也无论是炎炎夏日下父母辛勤的耕耘。还是雪花飞扬的冬日,在他们看来都不过是些平常事。  相似文献   

3.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他们留心生活中的人和事,发掘生活中的真善荚,增强表达的欲望,引发真情实感,写章时才有源头活水。倚笔平日在教学巾的实践、尝试与体会,以为主要方法有三:  相似文献   

4.
感谢     
习作是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的主要方式。本堂课中,教师遵循并体现了“言为心声”这一儿童言语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精心选择并讲述了儿童生活中最能凸显“感谢”主题的故事,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般体验、理解并发现了在自己的生活和生命世界中让自己感动的人和事,从而进发出由衷地想要表达感谢的愿望,教师引导学生从对父母亲的感谢到对亲人的感谢,  相似文献   

5.
作教学是教学中让孩子们倍感压力的一项学习活动。小学生为什么写起作来就无话可说呢?关键在于缺乏积累。主要是:1.学生缺乏充实的生活积累。不少学生尤其是城市学生,整天从家门到校门,学习围绕语、数学、外语等“主科”转,活动少,生活单调;2.学生缺乏一定的阅读积累,学生看课外书少,而且不求甚解;3.学生不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对人和事的观察停留在表层。即使他们身边有许多有意义的事情,赏心悦目的景致,包含哲理的现象……尽如过眼云烟,飘然而逝。出现上述现象与小学生认知特点有关。小学生认知特点是注意力集中时  相似文献   

6.
方霞 《教书育人》2008,(11):50-51
最能引起他们关注的,肯定不是跟他们生活无关的事情,而是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和事。也就是他们身边的事情。既然这样,我们历史教学的方式又该如何改进呢?如何才能找到历史学习的“现实价值”和“现实意义”,又如何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呢?这是我们无数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苦苦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最能引起他们关注的,肯定不是跟他们生活无关的事情,而是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和事,也就是他们身边的事情。既然这样,我们历史教学的方式又该如何改进呢?如何才能找到历史学习的现实价值和现实意义,又如何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呢?这是我们无数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苦苦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怪味写手     
《小学生时空》2010,(11):56-59
生活是由人和事组成的,有高高兴兴的,有奇奇怪怪的,丰富多彩,变幻万千。  相似文献   

9.
无数事例证明:不管自己意识到或没意识到,一个人青少年时期的经历,都会留下很深的印记,乃至于如影随形地陪伴一生,影响一生。本单元的五篇课文中的四篇就是作者对早年所经历的某些人和事的回忆,从而引出自己对人生的体验与思考。读后将能使我们对生活的底蕴有更丰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是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恐怕很多教师都有过类似的困惑,我们一再强调写作能力提高的重要意义,但学生们总是怕写作文,如果没有老师的硬性规定或考试,他们基本上不会主动写作。学生迫不得已写出来的习作也总是枯燥干涩。缺少鲜活的内容,缺乏真挚的情感,读起来味同嚼蜡。究其原因,学生们普遍感觉无话可写,他们对身边的人和事提不起兴趣,很少留心。本文立足农村学生的实际,从田园生活与写作的关系出发,指导他们如何从田园生活中获取写作的素材。  相似文献   

11.
学生对生活的源头活水不能信手拈来,进入到自己的习作中。针对学生不会选材的问题,教师要引导他们从生活出发,从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写起。  相似文献   

12.
情结是指在人们心理活动中经常起作用的情感、思维、意念等,是支配和控制人的行为的一种心理力量。对学生写作来说,情结其实就是生活的结晶,尤其是生活中的不幸、痛苦、劫难和震撼心灵的人和事,更容易成为学生心理上的情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第二学段教材的编写建议中指出:“相对第一学段而言,本学段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他们更多地关注周围的人和事,有进一步了解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因此,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14.
多年的教学经验已证明,开展课外阅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且能够提高语文分析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特别是对中高年级学生观察与写作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时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二十一世纪的语文教学是以生活紧密相关的。因此,我们必须行之有效的上好课外阅读课,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扩展他们的思维,为他们的终身服务。  相似文献   

15.
作文评改在“拟题-写作-修改”三个环节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古人说“善作不如善改”“文章不厌百回改”。长期以来学生的习作都是由教师来详批细改,而学生拿到作文本时认真一些的能看看评语,而大部分学生只在意自己的分数。传统作文教学中“评改”这一环节的作用基本上被架空。一位教师面对数十个正处于心理转换期的青少年,如何在自己的指导下从学生本人熟悉的人和事中开掘出所要写作的内容,抒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如何能够全面了解他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体会到他们不断变化的所思所想,运用他们也许需要规范而又新鲜生动的语言,来改好自己的文章。如果在作文评改上没有新的突破,而仍然仅由教师一支笔褒贬是非,主宰乾坤,其结果势必导致学生作文的成人化倾向,这样也有悖于写作教学的初衷。  相似文献   

16.
朱崇珍 《教师》2014,(9):29-29
小学生写作文就是把生活中的人和事记录下来,写一些心情和感想,是为生活而作文的,一定要写出真情实感,可见,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的灵性。  相似文献   

17.
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的生活知识比较多,在地理课教学中紧扣教学内容,挖掘地理中的生活知识, 有意穿插一些生动的生活知识教学,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促进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18.
适应新理念的要求 加强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课程理念认为,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学到的和教育者试图带给他们的一切,都是课程;凡是有助手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及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如图书、音像资料、网络资料、风俗习惯、文史掌故、时事新闻、自然风光、与众不同的人和事,等等。并且,学生作为生活  相似文献   

19.
描写生活首先要热爱生活─—谈观察能力的培养孙悦勇小学的作文内容,向来要求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写自己目之所及的景和物。但是,由于某些同学对自己周围的生活缺乏应有的认识,很多有意义的材料就从他们的眼皮底下溜掉了。而也有一些同学很有心计,他们的笔下有写不完...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作文教学理论犹如雨后春笋,琳琅满目,令人欣喜。但放眼我们的作文教学实践,看看学生的作文,好文章了了无几,假、空、差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读书读得太少,生活积累得不够丰富,对人和事思辨得太肤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