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倪焕之》是叶圣陶1928年连载于《教育杂志》上的一部长篇小说。长期从事乡村教育的作者,通过主人公倪焕之的奋斗历程,寄托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80年过去了,时过境迁,但在这个应试教育一统天下的时代,作者对教育的真知灼见仍具有发人深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倪焕之》是叶圣陶1928年连载于《教育杂志》上的一部长篇小说。长期从事乡村教育的作者,通过主人公倪焕之的奋斗历程,寄托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80年过去了,时过境迁,但在这个应试教育一统天下的时代,作者对教育的真知灼见仍具有发人深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教育小说是教育和文学结合的最好形式,借助教育小说思考教育问题是叶圣陶常用的方式。从叶圣陶的教育小说探究其语文教育思想,可行而必要。透过《倪焕之》这部教育小说,探究叶圣陶的教师自己编撰语文教材的教材观,思考当下的语文教材建设,可行而必要。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始终情系教育、献身教育的著名小说家,他写于20年代的著名长篇小说《倪焕之》不仅成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走向成功的重要信号,而且也是他的教育情结和历史感受的艺术释放。本文探索了叶圣陶的教育情结与主人公倪焕之的心灵变迁的关系,着力透视了主人公的精神典型意义,并揭示了小说在艺术上的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5.
《倪焕之》是叶圣陶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茅盾称为一部“扛鼎”之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评论者们基本延续了茅盾对《倪焕之》所作的评价,从时代性、社会性以及革命性的角度对作品进行了评析。但是,随着时代气候的改变和研究视野的拓展,一些评论者试图倡导回到作品本身和作者独特的创作方法上来,重新认识和评价《倪焕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本文即关注评论者对《倪焕之》所做的这种评价转变,主要从作品的文学史地位及主人公形象的再评价中,分析现有评价中提出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6.
所谓后十章,是就《倪焕之》三十章版本而言的。版本问题在现代文学研究中常见,但在《倪焕之》中比较突出。小说写于一九二八年,同年在《教育杂志》上连载,一九二九年由开明书店初版印行,共三十章。解放前后印行过多次。一九五三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版时,作者一反只在语言方面改动作品的惯例,接受几位朋友的建议,删去了“原来的第二十章和第二十四章到末了儿的七章”,印行了一种二十二章的版本。尽管后来作者编文集时,为“保存原来面  相似文献   

7.
从倪焕之看叶圣陶的早期教育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圣陶写于1928年的教育题材长篇小说《倪焕之》,是20世纪初叶中国社会教育状况的一面镜子。小说主人公倪焕之极力追求并实践理想学校和理想教育,主张教育要认识儿童,注重开源教育和诚意感化。探寻叶圣陶的早期教育理想和追求,对我们今天的中小学教育仍有深刻的启迪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教育家又是文学家的叶圣陶,几十年来,创作了大量被称为“教育文艺”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教师、学生和儿童们的生活,自然地流露了叶圣陶的教育观以及他对改革教育的主张。叶圣陶的“教育文艺”中最著名的作品当推《倪焕之》。这部长篇小说,作者于一九二八年一月动笔,同年十一月十五日作毕。最初连载于一九二八年的《教育杂志》的“教育文艺”栏内。叶圣陶在这部长篇小说中,力求真实地、历史地、具体地反映辛亥革命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写于1928年的长篇教育题材小说《倪焕之》,当时曾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今天我们再来审视这篇章,尤其在现今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会发现在当时,倪焕之已经在用今人的眼光进行超前的教育尝试。本将从教师育人和学生学习两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王雪 《中国教师》2012,(20):34-35
<正>2012年1月,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诸平老师的著作——《身影》。该书记录了作者亲身经历和感受的教育,内容包括教育随笔、时评、书评等。在这个教育变得日趋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时代,这样一本清新的教育"闲话"虽谈不上是激烈的针砭时弊,但该书的意义在于"以文字形式固定下来一个知识分子读书、思考、求索的身影"[1],启发我们冷静思考教育,静下心来办教育。其中《定位》《温馨校园》《让学校有的可"爱"》《万类霜天竞自由》《高端中学从哪里来》等几篇文章对特色学校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开明国语课本》最近火了,这部课本已经近90岁了,全书均手抄,配有素雅的插图,被誉为有温度的民国课本,这套教材的作者就是叶圣陶。说起叶圣陶,大部分人知晓的是他在教育事业上的贡献,却不了解他在现代文学史上同样具有重要地位——叶圣陶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现代童话集,他的长篇小说《倪焕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文长篇小说。叶圣陶是多面的,除了教育家、作家之外,他还是一名编辑不论是哪一个身份,一以贯之的是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对国家的担当与责任。  相似文献   

12.
新书架     
《现代教育技术学》郭思乐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定价18.00元。本书结合作者所开展的从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直到生本教育的实验研究。对生本教育的意义、概念、产生背景、哲学思考、主要观念和操作体系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作者对生本教育体系与师本教育体系作了系统的比较研究,深入阐述了生本教育体系的价值观、伦理观和行为观,探讨了生本教育体系的哲学基础,并对生本教育的课程论、方法论、评价与管理以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是一部哲理性强而又生动活泼的学术专著。《信息技术教育学》由湖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彭绍东撰…  相似文献   

13.
读叶圣陶的小说《倪焕之》,抽离时代性、历史性、文学虚构性等特点,就教育思想、教育价值层面解读这本小说,就能淘换出一目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教育“理想国”活剧本,或者说教育实验田实践操作指南。寻着“倪焕之”的教师之路,随着他的足迹,走进叶圣陶教育实验田,按着实验田规定法式,伸个腿、弯个腰,转个身……我个人似乎跟万千新教育实验者融化在一块了,仿佛世界又扩大了!  相似文献   

14.
李凤杰 《中国德育》2006,1(8):85-86
读了《班主任》2006年第3期袁慎彬、张燕合写的《一堂“生成”班会的启示》一文,笔者深深地被作者勇于对班会课进行思考与探索的精神所打动,但对文中提出的“真正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班会主题是‘生成’的”这一观点不敢苟同。笔者以为,生成的班会主题对学生有教育意义,预设的班  相似文献   

15.
基础知识1.作者情况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笔名圣陶、斯提等。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是五四时期除鲁迅之外最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家。著有小说《隔膜》《线下》《倪焕之》,散文集《脚步集》《西川集》等。叶圣陶的作品,描写冷静、客观,结构严谨完整,语言精练朴素,不少作品被选作大、中  相似文献   

16.
《倪焕之》叶圣陶著,发表于1928年。《倪焕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长篇小说,曾被矛盾称赞为“扛鼎之作”。它讲述一个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失败期间的小学教员倪焕之的生话经历和思想变迁。他曾经进行教育改革实验,但在旧势力的阻挠下失败了;他希望在事业基础上建立理想家庭,但妻子沉溺于家务变成了一个旧式家庭妇女;他后来终于无法忍受周围生活的平庸,在时代感召下,离开家乡来到上海,参加了大革命。革命失败后在精神苦闷和肉体病痛的双重折磨下死去。小说将主人公的命运与十年来变化的时代相联结,并从倪焕之的一生道路中写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变  相似文献   

17.
恩斯特·卡西尔的《人论》是一部杰出的哲学著作,其中更是蕴涵了作者对符号的意义,人的本质,以及文化与教育的思考。卡西尔哲学观的三要素:人、符号、文化三者之间紧密联系。本文具体分析了卡西尔的文化哲学观,并且提出了这样的哲学思想对于教育有何启示。  相似文献   

18.
《远程教育杂志》2014年第2期刊发的《MOOC热的冷思考——国际上对MOOCs课程教学六大问题的审思》(作者:东北师范大学高地)一文,被2014年第13期《新华文摘》摘编。文章中的主要观点被摘编在该期第167页上。这是近期继《MOOCs的本土化诉求及其应对》(作者:华东师范大学顾小清)一文被全文转载、《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困局与出路》(作者:中山大学王竹立)一文被  相似文献   

19.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讲述师生关系和问题学生再教育问题的法国电影迅速引起人们的思考,其中反映出的平等博爱、因材施教、尊重宽容、适度惩罚等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也令人由衷赞赏。本文通过对这部电影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分析,说明了人本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当前教育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从新颖的角度用非常规方式思考问题,开辟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与意义丰富的言说之路。作为《知识考古学》中的当代重要哲学方法论之一的考古学,其秉持的独特视角与研究思维,不仅改变研究者的问题目光与常规思考,而且对教育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启示,即:一切问题应从"根"上来研究,教育研究应是批判的,教育研究应是思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