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上海先后有100多万学生和知青告别了城市和亲人,奔赴遥远的农村或农场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时,上山下乡几乎涉及到了上海的每个家庭,整整一代人的命运骤然改变。但十年不到,历史的走向突然出现拐点,知青们通过顶替、病退等各种办法返城。几十万知青几乎在一个短暂时期里像潮水般地返回上海,而上海也为接纳他们做了各种努力。艰辛回城路  相似文献   

2.
徐蔚 《视听界》2004,(4):88-89
因为生逢70年代,只能通过影视作品去了解、去想象、去猜测那个神秘的知青年代,所以电影《美人草》热映时,便满怀期待地去看。其实,今天的年轻人对于知青年代的认知大多仅限于父辈们一点琐碎的回忆。上山下乡、批林批孔,这些词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个遥不可及、神秘的梦。他们中有人甚至认为这个梦是诗意的那么多十几岁的城市孩子跑到农村,甚至是云南、延安、西藏、北大荒,种田、放羊、牧马。远离了父母,多自由;不用再读书,多逍遥;种种田,放放羊,深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乐也。  相似文献   

3.
薛青峰 《大观周刊》2012,(29):38-40
文章针对电视剧的情节及人物形象,写出了:个人的心灵体验,讨论了“知青”的蕊史背景,重点谈了“知青”中的严肃社会学问题,提出了有价值的思想问题,今天怎么看那段历甏,怎么评价“上山下乡”。这部电视剧告诉观众,民族“共同心理”在文革那样强制的时代并没有在民间形成。人们内心的冷漠变成了表面的奉承。在强权控制下。百姓无法掌握个人的命运。但“江山一片红”,个人崇拜的思维的确浸透在全民族心中,这是能摧毁一切的“共同心理”,在战争年代可以同仇敌忾,但在经济建设时期却是巨大的灾难.  相似文献   

4.
最近,根据市有关指示,我县为持有“结婚证明”的插队知青办理子女户口“农转非”手续.但在前几年的动乱中,不少知青的“结婚证”已损毁或丢失.于是知青纷纷来我馆查找凭据.仅半个月的时间,我们就根据原始材料出据“结婚证明”21份.  相似文献   

5.
前言:2006年10月.大丰筹建一所“大丰·上海知青纪念馆”。致力于在黄海滩涂上给我国青年运动史留下一颗“琥珀”。纪念馆建立在海丰农场原元华分场场部,通过维修和利用现存的主建筑.再现当年四合院式知青宿舍区.四周依河建筑800米墙段式长廊,并依势造景,分设语录板报、露天电影、篮球场、主席塑像、知青群雕,再现当年知青广场氛围。博物馆内设八个展区.其中有“知青档案”,设置主题墙,全面登陆知青名录:“早期拓荒”,展示知青的原始实物,如老照片、通讯信函邮件、报纸刊物、布告告示、粮票、布票、生活用品等原物或原物残件。  相似文献   

6.
本就90年代我国学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段反映“知青运动”的专加以撮要,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尹广 《军事记者》2001,(12):37-37
我从小就爱好写作。由于刚上小学就遇上了“化大革命”,没有学到什么基础性的东西,连汉语拼音都没学,害得我至今拼音能力不过关。但我喜欢写作,教我的语老师若干年后碰见我的父亲,有些遗憾地说:“你孩子有丰富的想象力,如果基础扎实一些的话,将来可以写小说的。”70年代末,我抱着曲线就业的心理,从武汉市郊的农科所,作为我国最后一批知青,报名从军来到了西北边陲的军营。  相似文献   

8.
从上世纪20年代连环画之名出现伊始,中国的连环画事业发展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进入了繁荣时期.上海是现代连环画的诞生地,1927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连环图画三国志》,首次给了“小人书”以正式的学名和称谓.透过上海,足以洞见中国连环画业的历史进程.事实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的连环画无论从创作内容到出版发行都与之前有了质的变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连环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连环画传承人范生福先生,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就曾谈及:“上海的连环画遇到比较好的机遇就是社会主义的改造,从此把老的连环画改造成新的连环画.”  相似文献   

9.
年轻人办《年轻人》刊物,跟年轻人交知心朋友,为年轻人说话,替年轻人办事,做年轻人的良师益友,这是《年轻人》杂志的一大特点。据了解编辑部都是年轻人,平均年龄二十九岁。读了创刊号(第一期),不知不觉产生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联想,因为年轻人最了解年轻人。青年们在想什么?干什么?需要的是什么?编辑们就有  相似文献   

10.
经常被报道的单位难报道,经常有记者出入的地区难写稿,难就难在新闻要出“新”。当我读到新华社播发的《石河子的年轻人好精神》一稿时,不觉眼前一亮,真妙! 写石河子的稿件可说是每年都数以百计,但《石河子的年轻人好精神》一稿,却另辟蹊径,寓意新,角度巧。它没有简单化的报道工农业成就,而是选择了“石河子的年轻人”这个题,以人喻市,实属高人一筹。年轻人是石河子今天和未来的希望,在这样一个“平均年龄25.6岁”的城市,展示他们的风采,不正涵盖了整个石河子的风貌吗?作者不仅写出了石河子年轻人外在的“好精神”,穿着打扮“让人目不暇给”,  相似文献   

11.
孔力 《云南档案》2012,(6):16-19
上世纪50年代,河南省郏县大李庄乡因毛主席的批示而享誉全国,后来更名为"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在那股波及全国的知青上山下乡的洪流中,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成为"中国知青运动的圣地",来自北京、郑州等地的知青源源不断地拥向这里,从这里走出了全国党代表和中央候补委员卢忠阳、全国人大常委薛喜梅、中共十大代表杜银娣、七届全国人大代表黄法娃等风云人物。虽然昔日闻名全国的知青典型已经老去,她们的生活也归于沉寂,但是,那段火红的岁月和点燃了一代年轻人热情的"知青"词汇,永远不会被湮没。  相似文献   

12.
苏北难民涌入上海,为筹善款张贴选美 上海简称“沪”或“申”,它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最大的时尚之都.上海的赌场、妓院、夜总会林立,因为竞争激烈,各个夜总会经常进行选美活动,通过美女的形象来提升夜总会的声望,吸引客人前来消费.但是,尽管上海夜总会之间经常进行选美比赛,但也只是限于各妓院的风尘女子参赛,一般的良家女子是不会参与这种选美比赛的.  相似文献   

13.
上海新客站     
<正>"火车驶过田野,驶进矮矮的围墙,进市区了。瞧,工厂、楼房、街道、公共汽车、行人……上海,越来越近,越来越具体了……心,怦怦地跳动起来。"1980年代,上海作家王安忆描述知青回沪,写下《本次列车终点站》,文章开头就是列车进上海的场景。离别家乡十载的青年回到上海,连旁人都看出他的兴奋,谐谑道:"你们上海人离开上海活不下去。""回家"两个字,总让人眼角湿润。上海虽然四通八达,但其他交通  相似文献   

14.
胡亚  陆宽 《新闻世界》2009,(1):130-131
1968年上山下乡到安徽省蒙城县农村插队落户的上海知青,在阔别蒙城四十年后的2008年11月8日至10日间,又一次回到了蒙城,进行了“重走知青路,再温故乡情”的走村访乡问民活动……  相似文献   

15.
长篇小说《上下都很平坦》是马原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小说集中展示了一群70年代初的知青们的命运故事。小说呈现的是一部知青群体的“饥饿的美学”史。一群知青,陆高、姚亮、二狗、长脖,当然还有“我”,也还包括其他人,为了吃,便不惜干出诸如监守自盗式的偷青,杀鸭套狗烤肉吃、千方百计钓蛤蟆等一系列勾当来。总之,一句话,为了吃,他们是那样地不遗余力。相对于男性们的吃,女性们的情事则成为了小说中的另一个叙述重点所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叙述这些女性的情事时,作家马原并未赋予其太多的诗意色彩,只是尽可能进行…  相似文献   

16.
一 我是上世纪70年代的上海嘉定县长征公社的回乡知青,俗称"74届".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谆谆教诲下,我也跃跃欲试,很想"作为"一番.  相似文献   

17.
《上下都很平坦》是马原写于1987年1月到5月间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描写的是十几个十七八岁知青男女的下乡故事。十几年后,马原在其2001年的《再版自序》中说:“这也是我的一部带自传性的小说。”“我的这惟一的长篇并未给我带来所谓的知青作家的头街。”马原是个知青,马原在《再版自序》中说“我们那一代人许多都当过知青,现在它只是一个历史名词;这是一个只有生长于当时的人们才知晓确切含义的特殊称谓。知青。这是一段一代人都无法忘怀的日子。每个知青都在身心上留下烙印。”那么,这段日子在马原身心上留下的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上海文化的本性到底是什么?众批评家说了半天,似乎都不得要领。其实它的奥秘倒是被30年代的一部影片给揭穿了。在《马路天使》里,赵丹穿着雪白的衬衫,但脱开外衣一瞧,原来是个假领。这种假领又叫“经济领”或“节约领”,是上海贫民阶层的标记。在“文革”的物资匮乏时代,它被上海人重新捡拾起来,跟军装裤、毛线脖套一起,成为上海人的日用必需品。“文革”后日子逐渐好过起来,假领从日常生活中淡出了,  相似文献   

19.
赵鹏 《出版广角》2017,(24):73-75
“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唯美主义思潮传入中国,对电影等多个艺术领域产生了影响.20世纪20年代,但杜宇、史东山、汪煦昌、田汉等人的电影创作就曾经受到唯美主义思潮的影响.到了20世纪30年代,唯美主义的理念在刘呐鸥、黄嘉谟等人提倡的“软性电影”理论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迹.上海电影的繁荣造就了视觉文化的发达,同时也为唯美主义思潮的发展提供了日常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20.
董柏云 《新闻三昧》2003,(11):36-36
人们往往无法选择自己的“正业”,然而,他却可以在业余时间里完善曾经向往的“正业”,倘若乐此不疲,锲而不合,也许会得到意外的收获。1972年12月,是我从农村“知青”到部队当兵的日子。刚到新兵连,连队要召开表决心大会。大伙说我是“知青”,有文化,就推荐我当代表,替大家写决心书。说来也巧,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