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不够,基础办学能力难以达标。因此要使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深度结合,实现双赢发展,必须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实施职业教育区域发展新战略;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民族职业教育办出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2.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很大;人口增长过快,受教育水平低,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贫困群体规模极大。甘肃省民族地区的优势是人口出生率高,劳动力资源丰富。为了解决多年来的贫困问题,提高人口就业率,发展民族经济,大力发展民族职业教育是一条极其具有可行性的道路。职业教育和义务教育相结合,发展有民族特点的职业教育,并加快民族职业培训,是发展民族职业教育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3.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很大;人口增长过快,受教育水平低,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贫困群体规模极大。甘肃省民族地区的优势是人口出生率高,劳动力资源丰富。为了解决多年来的贫困问题,提高人口就业率,发展民族经济,大力发展民族职业教育是一条极其具有可行性的道路。职业教育和义务教育相结合,发展有民族特点的职业教育,并加快民族职业培训,是发展民族职业教育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经历了补偿缺乏体系期、补偿体系初建期、补偿体系渐趋完善且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受到重视期三个阶段。转型期的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然而,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实中存在着严重的入口溢出、过程溢出和出口溢出等新问题,这进一步加剧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压力,为此需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树立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内源性发展的新理念,最终实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转型。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但发展职业教育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文章以贵州凯里苗族地区为例,认为发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比较优势,走适合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特色之路,对于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民族职业教育是现代民族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大力发展民族职业教育,能有效地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明光  王秋 《文教资料》2011,(9):117-119
本文对促进美国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几个动力作了分析。对如何借鉴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提高我国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需从属于民族地区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一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由于价值定位失当出现了毕业生大量外流、技能型人才缺失、招生困难、专业设置本土适应性不强等问题。因此,因地制宜,从民族地区独特的传统文化出发发展特色职业教育十分必要。民族地区特色职业教育能为民族地区培养留得住的人才,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贫困的缓解,有助于解决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等问题。发展特色职业教育可有效地解决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共生的关系,促进民族共生教育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品牌化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招生与就业的实效性,有利于促进民族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从实际情况出发,走符合民族区域特点的职业教育品牌化发展道路,是民族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必须努力探索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努力实现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作者从阐述发展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入手,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分析了当前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着重论述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