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韩非(前280?-233)是战国末期的一位最伟大的思想家,是法家思 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韩非子》共有五十五篇,《说难》是他后期的作品。①《说难 》一文,是先秦散文中不可多得的一篇奇文。它的奇,表现在它的形式和内容上。  相似文献   

2.
姓名:荆轲,也称庆卿、荆卿 籍贯:祖籍齐国人,出生于卫国  相似文献   

3.
《说文》或体多方言字证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文》或体是《说文》重文中数量最多的一种,但历来对它的研究远远不如对《说文》中的古文和籀文那么重视。经考察分析,《说文》或体中大部分是方言字,上述情况可能与《说文》或体多方言字有关。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韩非著文的谏说特征,阐述了《韩非子》的谏说理念,论析了韩非的谏说技巧:言必有据、开宗明义、提要阐释、反复皴染、两端比类、比喻连用、形神相即、直析明断、拟言代论、自铸新辞,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谏说风格。  相似文献   

5.
中古汉语副词与上古汉语副词相比呈现出简化规范的趋势,新旧副词常以双音节的形式组合使用。《战国策》一部分副词消亡或词性产生变化,也有相当一部分副词被继承下来了,在南北朝时期广泛使用。在副词用法上,我们发现,《战国策》与《宋书》无明显的区别,体现了副词语法特征的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著作,从文学的角度看,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与先秦其他典籍相比较,文学价值最高。其中的一个显著成就就是运用了大量的寓言故事,成为策士说辞的有机组成部分,来增强说辞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7.
中古汉语副词与上古汉语相比呈现出简化规范的趋势,新旧副词常以双音节的形式组合使用。《战国策》一部分副词消亡或词性产生变化,也有相当一部分副词被继承下来了,在南北朝时期广泛使用。在副词用法上,《战国策》与《宋书》无明显的区别,体现了副词的语法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韩非(前280?-233)是战国末期的一位最伟大的思想家,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韩非子>共有五十五篇,<说难>是他后期的作品.①<说难>一文,是先秦散文中不可多得的一篇奇文.它的奇,表现在它的形式和内容上.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战国策》文本出发,在传统的《战国策》叙事艺术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出了“点墨法”、“顿墨法”、“泼墨法”三种策文构成模式,并总结了三种模式在《战国策》中的比例和存在意义。由此引出的独立或连缀事件完结的标志性虚词“乃”、“果”、“遂”、“因”、“于是”也是文章研究的对象,它们于策事的叙述上亦起着不容忽视的功用。  相似文献   

10.
高晶 《教育教学论坛》2013,(30):277-278
《庄子》和《韩非子》二书中的寓言同具幽默情趣,但《庄子》寓言的讽刺性极强,甚至达到辛辣的地步。而《韩非子》的幽默多表现为滑稽,在滑稽中见讽刺。  相似文献   

11.
12.
无论是民商分立或民商合一的大陆法系国家,还是没有制定法传统的英羡法系国家,对于代理理论的研究都非常重视。本文阐述了两大法系代理制度的沿革,并从思维特点与司法传统等方面剖析了两大法系代理理论在理念、概念与制度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比较政治制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由于课程内容繁杂,教学与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比较,加之理论教学学时有限,故在教学中存在着重基本原理还是重具体制度比较、重国别介绍还是重综合比较、重西方发达国家还是重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重意识形态的分野还是重文明间的融合等困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比较神经元与词素的基本特征,指出神经系统与语言系统在宏观结构上的一致性和互动性,并以此讨论了当前神经语言学研究中存在的技术和方法上的问题。同时,本文也对神经语言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做出了近期的推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分析了OECD(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成员国生态税设定的基本原则、具体措施以及税收收入的使用情况,对国外生态税种作了较为详细的分类和描述,探讨其对我国生态税制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文化背景、职业性原则、企业参与程度、教师任职资格等方面分析了中德两国在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存在的差异,最后对我国借鉴和推广“双元制”职业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制度在中国到近代才开始逐步受到关注并基本建立起来,其发展历程也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跌宕起伏而变化,直到建国后中国的义务教育制度才进入稳定的发展时期。而美国从独立到现在义务敷育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逐步完善的迅速发展历程。文章将对中美两国义务教育制度发展史上各自在学制演变、经费筹措和师资培养三个方面的发展过程进行描述,通过比较归纳出两国义务教育制度发展过程的区别及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8.
中国自汉代实行朝贡制度,唐代走向成熟,明清两代发展到完全成熟时期。清代的朝贡制度是对明朝制度的沿袭,但同时,两者由于存在的历史条件、存在的方式不同,导致两朝统治者对这一制度的认识也不同,朝贡贸易在朝贡关系中也居于不同地位,朝贡关系的实质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
以对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法学教育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为主线,介绍了英国、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的法学教育模式,对以上各国的法学教育培养目标、教学层次、教育性质、主要教学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以此为基础比较了两大法系在法学教育模式上的异同.最后对我国的法学教育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也是我国各地教育改革的现实重点。祖国内地和香港的新课程改革,经过几年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新课程政策的实施策略角度,比较内地和香港新课程改革进程的异同,我们应从注重规划、明确责任、整合资源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