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粹党一上台就疯狂迫害犹太人。这种惊人的倒退到原始时代的野蛮行为,在30年代的德国能畅行无阻,是有其深层原因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促成德国发生这样一场社会性的迫害犹太人的野蛮运动呢?大致而言,以下几点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法国当代文学批评家勒内·吉拉尔提出了“迫害文本”及“替罪羊”机制等主张,而《羊脂球》体现出了吉拉尔“迫害文本”的四类范式,是一个典型的迫害文本;羊脂球是集体暴力的受害者,她成为众人的“替罪羊”。  相似文献   

3.
犹太人原为古代闪族的一支,大约公元前2000年迁徙至西亚巴勒斯坦地区,曾于公元前11世纪建立古以色列犹太国,后为罗马帝国所灭,被迫离开家园,四处迁徙,靠经商为生。凭着聪明才智,一部分犹太人积聚了大量财富,但这并没有使他们的地位有所改变,一直遭受严重的歧视。德国纳粹上台后,对犹太人的屠杀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为什么纳粹如此仇恨犹太人?主要有宗教、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卡夫卡与犹太人生存境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夫卡是20世纪西方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因表现出人类生存意义的悲剧性和荒诞性,被西方人认为是给人类指引痛苦的人。文章认为,卡夫卡作品能够表现出如此深刻的主题,是因为卡夫卡与现代派作家除了面临共同的客观世界(现代巨变的社会)之外,作为犹太人后裔的卡夫卡,犹太人特殊的生存境遇和他个人作为犹太人的生存体验构成他对现实主观体验的一种特殊激情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犹太人屡遭迫害的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犹太民族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在其悠久的历史中,却屡遭异族的奴役、迫害人乎未曾间断过。但犹太人的民族特性、宗教、语言、文学、历法、习俗和勤劳、智慧、坚韧的资质并未丧失,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和民族凝聚力。犹太民族人才辈出,精英遍布世界,对人类文明作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但如此杰出的民族为什么在历史上却屡遭迫害呢?特别是在欧洲很多国家历史上迫害犹太人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究其原因早先是由于其居住所具的战略地位及其民族群体弱小所致;继而则是由于种族歧视和宗教偏见所致,同时也有其深刻的经济利益上的因素。希特勒将这种迫害推向了极致。  相似文献   

6.
卡夫卡的《变形记》采用极其荒诞的艺术手法描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通过人的异化揭示了人性的扭曲以及社会现实.它作为表现主义的典型之作,将荒诞和真实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在事件情节架构、人物形象、心理描写处理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将各种关系的荒诞离奇以及社会的真实性和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融为了一体,突出了小说的主旨,揭示了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犹太作家阿佩菲尔德用凄婉的笔调,在《奇迹年代》中借一个年仅12岁男孩的视角,描写了二战爆发前夕一个奥地利犹太家庭的不安、骚动和没落。透过对这个家庭在特殊历史境遇下横遭灾祸的描写,作品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犹太人在欧洲曾经遭受的恐惧。同时,作者还冷峻地告诉读者:那段历史犹如恶灵并未随时间的消逝而消逝,欧洲依旧是犹太人熟悉的异乡,而其回归之路也非一条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8.
犹太人民族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在其悠久的历史中,却屡遭异族的奴役、迫害、几乎未曾间断过,但犹太人的民族特性、宗教、语言、文学、历法、习俗和勤劳、智慧、坚韧的资质并未丧失,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和民族凝聚力,犹太民族人才辈出,精英遍布世界,对人类文明作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但如此杰出的民族为什么在历史上却屡遭迫害呢?,特别是在欧洲很多国家历史上迫害犹太人的浪潮一浪高一良。究其原因早先是由于其居住所具的战略地位及其民族群体弱小所致;继而则是由由于种族歧视和宗教偏见所致,同时也有其深刻的经济利益上的因素,希特勒将这种迫害推向了极致。  相似文献   

9.
《塔木德》,它既是一部宏伟的律法汇编,又是一部学巨。它有12000页,译成汉语约有550万字。中国学术界已基本上获得共识,犹太民族是“酷爱书的民族”,(The people of the book),此书指的就是《塔木德》。自该书出现以后1500多年来,无论是专门从事犹太化研究的犹太专家,还是普通的犹太平民百姓,他们对《塔木德》的学习是无止境的。这现象本身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10.
奥地利德语作家弗兰茨·卡夫卡(FranzKafka,1883-1924)是20世纪欧洲文坛上一位独特的作家,在现代主义文学中,卡夫卡被称为荒诞文学之父。说起卡夫卡笔下的荒诞世界,人们首先就会想起他的《变形记》,短篇小  相似文献   

11.
卡夫卡的小说代表作《变形记》体现了失去了灵魂与自我的现代人已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乃至形体,最终走向死亡的悲剧主题,这一主题正是为了引导读者勇敢地正视荒诞,走出荒诞,积极探问生命的终极意义,拯救岌岌可危的人性。  相似文献   

12.
本通过《变形记》与《促织》在成时间,政治气候和写作土壤等方面的比较,剖析了蒲松龄在《促织》中所蕴藏的深刻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3.
《变形记》新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变形记》问世至今,人们对这部作品的解读,总是把目光集中在推销员一夜之间变成甲虫上,强调作品对使人“异化”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那使人变成虫的力量”的认识。本通过对卡夫卡创作作品时思想情感状况的分析,指出该作品其实是作灵魂中“可怕的和恶心的”东西的艺术表现,作通过写出来而把它们从心底赶出去,从而获得灵魂的解脱和安宁。  相似文献   

14.
《阿里》是毕淑敏的报告文学作品的代表,丈中游星党纪处分大会上举手表决的一幕给人深深的长久挥之不去的震动、愤慨和心痛。本文将从集体迫害角度对文本进行分析,探究群体对游星之死逃匿不掉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关于佛兰茨·卡夫卡的<变形记>已经有了很多的评论.本文侧重于这部作品的社会现实意义.在作品中主人公所生活的社会中的不公与冷漠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6.
卡夫卡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被誉为“关注人类生存的最终结构,在革新创作方法上具有非凡创性的艺术家”。他说:“我们所需要的书必须能使我们读到时如同经历一场极大的不幸:使我们感到比自己死了最心爱的人还痛苦;使我们如身临自杀边缘,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教材中选了两篇关于变形的文章,一篇是卡夫卡的《变形记》,一篇是蒲松龄的《促织》,一个是人变成了甲虫,一个是人变成了蟋蟀。那么,除了变形这一点两者相似之外,两篇文章是否还有可比之处呢?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卡夫卡的《变形记》,就其独特性和深刻性而言,着重表现的是人类个体的绝对孤独感。不仅其情节发展服从这一主题的表现,且其中人际关系的安排与描写更是致力于显示主人公格里高尔深刻的孤独体验。格里高尔突然身体变形;那隐藏在可怕形体下的人性意识饱尝了家中亲人在内各色人物对它(他)的猜疑、岐视、误解、虐待。卡夫卡笔下格里高尔人性孤独与人性不幸的由来,是因为陷在双重非人性的夹击之下。人类个体作为血肉之躯,永远回避不了大自然可能给予的伤害。当人遭受大自然非人性的打击时,人类所组成的社会群体不仅不能帮助落入自然魔掌的个体成员,反而会落井下石、从背后来残害他。——这就是卡夫卡透过《变形记》的创作所发现、所想象的人生图画——一个生活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知识分子对人生命运的揭示.  相似文献   

19.
20.
弗兰茨·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大量运用内心独白、回忆、联想、幻想等手法,突出描写主人公格里高尔变形后的内心感受和心理活动,以此来揭示现代社会中人的深层心理反应,去寻求荒诞中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