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学东 《教学随笔》2013,(Z1):11-14
<正>诗歌的艺术手法是诗歌鉴赏中的难点,打通这一关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笔者就古典诗歌中常用的几种表达方式和表现技巧,谈一点浅见。一、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古典诗歌中,直抒胸臆仅是独特的抒情方式,而间接抒情却十分普遍,手法也丰富多彩。(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相似文献   

2.
诗歌的重要特点就是抒情性,因此诗歌的抒情方式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在备考中要科学研究抒情方式的内涵、手法与答题方法,并辅以必要的一定量的训练,才有可能在高考诗歌鉴赏题中获得好的成绩。一、古典诗歌抒-隋手法例析诗歌抒情方式研究的是诗歌如何抒情。古典诗歌的抒情手法从大类来说.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主要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即事抒怀、借古讽今、借助一些独特的意象抒情、运用修辞强化抒情等。下面举例阐述一下,让大家对抒情方式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必考考点之一。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术语很多,其中有些术语在使用时容易张冠李戴,因此必须准确地加以辨析。一、"动静结合"与"虚实相生"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三种:描写、议论、抒情。在鉴赏"描写"这一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4.
<正>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一些常见的修辞格。其中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说明在诗歌的写作中基本不用,这样就剩下了四种。而高考主要考查的是抒情方式。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可见"情"是联系作者和读者的重要纽带。因此,把握诗歌的抒情的方式是欣赏诗歌的一条重要途径。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有多种:一、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  相似文献   

5.
诗歌是一种凝结心灵情感的艺术,或愉悦欢快,或沉痛哀伤,或赞美仰慕,或清闲恬淡。读诗时要把握诗情,直逼心灵,才能正确领悟作者的态度观点。因此,把握诗歌的抒情方式是欣赏诗歌的一个重要途径。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概括起来主要是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把自己因怀才不遇而生出的一腔愤懑、抑郁之情通过诗句喷泻而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因此就需…  相似文献   

6.
诗歌意境深远,形象丰富,长于抒情。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讲究的是"言外之意""味外之旨",这使得古诗词隐晦曲折,也增加了我们理解、鉴赏的难度。近几年的诗歌鉴赏试题的题型由客观选择题过渡到主观表述题,这对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诗人抒情总是要借助一定的形象。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暗含着深刻的哲理,倾注了诗人的审美倾  相似文献   

7.
高考中 ,诗歌鉴赏题所涉及的一般是中国古典诗词。虽说鉴赏评价能力是语文阅读能力层次中最高的一个 ,但试题所涉及的只是“初步的”鉴赏评价。只要学生研读一定量的作品 ,积累一定的知识和做题技巧 ,是可以突破的。古诗词从表现风格看 ,可分为婉曲与真率 ,即常说的曲与直。本文拟从这两点入手 ,对鉴赏题中经常涉及的表达技巧进行简单的梳理。从抒情方式看 ,真率就是直接抒情 ;婉曲就是间接抒情。直接抒情 ,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 ,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如孟浩然 :“日暮征机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李白 :…  相似文献   

8.
近年高考对古诗词的考查中,间接抒情方式曾多次涉猎,为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古诗词间接抒情的特点,下面我们具体探究一下间接抒情常考的几种方式:一、借景抒情:是指诗人对要表达的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并不直接抒写感情,而是寄托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越发使人体会到真情实感.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梅、兰、竹、菊、溪流、沙漠、细雨和梧桐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意象.  相似文献   

9.
诗歌鉴赏是高考必考题型,它所采用的主观题形式能很好地反映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抒情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一般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抒情方式主要包括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缘境生情、状物移情、托物言志等。一、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这是一种不带任何"附着物",由诗人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直接表明了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的政治态度。"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  相似文献   

10.
诗人余光中说:"意象是构成诗的艺术之基本条件之一。"一篇成功的诗作,往往具有独创性的意象。它是诗歌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构成诗歌内蕴的核心和基础;它是意与象的互相渗透、和谐统一,是自然物象的心态化,内蕴了作者强烈的审美体验。我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典型的意象,每种意象在古诗词鉴赏中都有其独特的审美作用。古典诗词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诗人词家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  相似文献   

11.
正诗歌作品是诗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产物,不少古典诗词的作者都通过创作诗词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主张和态度。高中学生诵读古诗词时,要找对阅读诗歌的路径,尝试捕捉作品中的各种信息,体会作品中的情感,把握诗情。这样的古诗词鉴赏能让学生不仅读懂古诗词的意思,更能把握其中的情意,体会到古诗词的独特魅力。一、关注显性信息,形成表象不少古诗词作品中都运用了抒情、议论等表现手法,在表达情感上一般都比较含蓄。但是值得注  相似文献   

12.
正古诗词是一种重在抒情表志、体现意境的文体。在诗词品读的过程中,人们会注意诗歌的情境,"情"指的是诗歌能表达作者的情感,体现作者的志向,而"境"指的是诗歌的文字所展现出一种别样的意境,它能促使阅读者产生共鸣。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古诗词时要注重从情和境入手,在感受诗歌意境的基础上感受诗歌中的情感。一、图,激发情感体验唐代诗人白居易认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古诗词时要注意这一点。可以  相似文献   

13.
表达技巧的鉴赏是古典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高考关于诗歌鉴赏的四个考察点之一。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它主要包括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方式。因为诸如比喻、比拟(拟人和拟物)、夸张、对比等修辞在古典诗歌中比比皆是,容易识别,这里仅就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略作例说。  相似文献   

14.
正自"第三代诗"以来,在诗歌中进行"反抒情"已成为一种时尚,而以抒情的方式来建构诗歌则往往被看作是一种过时的行为。然而抒情这一文学表现方式,作为最初的诗歌诞生方式之一种,其流脉却永远都没有中断过。陈世骧先生甚至断言:"中国文学传统从整体而言就是一个抒情传统。"尽管陈先生当时发言的语境可能并未囊括中国新诗的历史在内,但纵观中国新诗的百年历程,抒情的传统仍然此起彼伏。一如  相似文献   

15.
抒情性是诗歌最基本的特征,是诗歌的艺术生命。抒情诗自不必说,就是叙事诗,固然需要叙事,但也必须用抒情的方式、抒情的语言、抒情的笔调,借叙事以抒情。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好的抒情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产生动人的艺术力量。诗歌的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就是诗人通过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用形象的语言直抒胸臆。例如《周总理,你在哪里?》就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我们”,即包括诗人在内的亿万人民。“我们”以炽热的感情反复向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呼唤,急切地寻找周总理,抒发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依恋、思念之情。间接抒情是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种种方式来抒发诗人感情的一种抒情方式。借助叙事来抒情,是比较常见的。因为这是在客观叙事中加上了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6.
诗歌是人们借以抒情的最古老而又最常见的文学体裁,这种特殊的文学体裁的抒情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概括地说,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  相似文献   

17.
<正>一、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即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也叫直抒胸臆。通过对某些景物、某个事件的叙述、描写,含蓄地抒发感情,则是间接抒情。中国古典诗歌讲究含蓄美,所以往往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比如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相似文献   

18.
曹植的人生在前后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前期的曹植是一个志得意满,风流自赏的翩翩公子,后期的他则在无尽的苦闷中挣扎.文艺是苦闷的象征,苦闷的生命体验必然要在曹植的后期诗中反映出来.但由于各种原因,曹植的后期诗较少直接抒发苦闷,而更多采取了兴以抒情,比以抒情,托寓抒情,反衬抒情等多种方式委婉曲折地抒发苦闷之情.正是这些委婉曲折的抒情方式使得曹植后期诗内蕴丰富,怨而不怒,含蓄蕴藉,意味深长,不但提高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的艺术水平,也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19.
何其芳在回望古典诗传统、重新阐释古典诗词时重新发现了"追忆"之抒情方式的魅力,是对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而与此同时,他将这种抒情方式用于自己的诗歌建设中,追忆过去的爱情和青春,采用"化古"手法和对话体展开"追忆",形成了他对新诗自身创作经验的发现,促进了新诗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古典诗词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诗词是抒情味最浓的一种文学体裁,《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要从音乐美、词语美、画面美、人性美四方面对古诗词进行鉴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