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境式词语教学是指师生结合文本语境、生活语境来理解词语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地运用语境式词语教学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实现词语内化,丰富语言积累,实现“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变。下面笔者简要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语境式教学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2.
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理解、积累、运用这三个维度。如何更恰当地进行词语教学,可以从构建词语积累的"场";创设词语感悟的"境";把握词语理解的"形";延伸词语内化的"根"这几个方面入手,从而提高词语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提高词语教学的整体效益江苏沈志彬词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对词语的理解、积累、运用是词语教学的三个不同层灰。理解是积累和运用的前提;积累是理解到运用的中同环8,是对语具内化的一个重要步骤;运用则是同语教学的最高层灰。词语教学的三个层灰又是一个有机...  相似文献   

4.
语言内化是小学语文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内容,包括感悟、积累、运用三个环节。其中,感悟是语言内化的前提,积累是语言内化的基础,运用是语言内化的关键。三者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一、感悟语言的学习与掌握,都是从词语的理解开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感悟"是语言内化的前提。即以词语而言,其内容包括:1.感悟词语的准确性只有准确理解词语,才能准确运用词语。尤其对意思相近的词语要通过比较,弄清细微差别。如《月球之谜》  相似文献   

5.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正确理解词语是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是语言内化的前提.理解了词语,才可以丰富语言积累,增加语言储备.小学中年段对词语教学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那么小学中年段词语教学如何进行?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白鹅>教学为例谈谈.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从四年级开始增加了"词语盘点"这个训练内容,但是,"词语盘点"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关于"词语盘点"训练,教学参考书上没有提出教学建议.教学中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只有让词语回归文本,与文本对话;教学中立足文本,进行拓展积累;超越文本,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词语;教师搭造平台,帮助内化提高,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学会积累和运用词语.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应回归语文本位,突显语文的工具性,重视语言训练,特别是对词语的理解和品味。我们应引导学生在期待中阅读,提高词语积累的趣味;在理解的基础上内化,使词语学习有法可循;在语言实践中活化,让词语学习运用有得。只有加强词语的积累、理解、运用训练,才能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发挥语文工具性的作用,让我们所钟爱的语文风情摇曳。  相似文献   

8.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当前词语教学存在三个问题:词语理解浮光掠影、词语积累重数轻质、词语运用训练不实。解决策略是力求让词语教学达到“三生”之境:生存、生根、生长,即理解立体化、积累语境化、运用生活化。  相似文献   

9.
《集宁师专学报》2017,(1):82-85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当我们仔细重审文本中每个词语的意义时,会清晰地发现,词语背后还涵盖着丰富的文化意蕴。从文化学视角探讨词语教学,旨在拓展教学思路,培养学生词语学习兴趣,在引导学生了解词语负载的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其对词语的理解、积累和内化。  相似文献   

10.
正词语学习贯穿整个小学语文学习的始终,词语的理解是理解句、段、篇的基础。正确地理解词义,准确地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恰当地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是正确运用词语的基础,是提高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是小学生学习语文必备的一种能力。小学阶段是在阅读中不断认识词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的关键时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词语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积累丰富语言表达的基础。可学生在积累词语后,到了运用环节却出现派不上用场的情形。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师在词语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词语的感知,通过比较词语的内涵,让学生有效内化和主动吸收词语。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教师要优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词语。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活化形象,丰富表象,有效理解词语;角色扮演,亲身体验,深刻理解词语;联系生活,感悟意会,灵活理解词语。  相似文献   

13.
小学阶段是学生理解、积累和运用词语的起步阶段。所以词语教学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在不同学段理解语词的要求和方法是不同的:第一学段对词语教学的要求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第二学段对词语教学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对词语教学的要求是“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4.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在字、词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字、词、句的意义,在识字与阅读中理解,不断积累词语,并在积累中学会运用。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上读了吴忠 豪教授的论文《促进消极语言 向积极语言的转化》启发颇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于“积极语言”的理解及其内化与外化也想谈些粗浅认识及体验。 一、认识 什么是“消极语言”和“积极语言”吴教授在文中指出:“只能理解不会运用的语言称为‘消极语言’,既能理解又能运用的语言称为‘积极语言’”。 反观我们的教学, 注重的是词语的抄写、段落的背诵, 忽略的是句子的积累。与词语、段落相比,句子可当之无愧为“积极语言”。词语在小学阶段指的就是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要求学生抄写的往往就是由生字…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非常重视词语的积累。但在当前低年段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词语积累机械、单一、枯燥、低效的现象。教师应认真分析原因,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积累,在理解中积累,在运用中积累,以提升学生词语积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词语教学是小学阅读教学的一部分,也是低年级教学难点。学生对词语意思正确理解了,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运用语言。我们根据词语不同的特点,整合不同的方法,使学生的词语学习与句子理解、朗读感悟、背诵文段、看图写话有效交融渗透,相互促进,让学生品味词语,理解词义,积累并运用词语。  相似文献   

18.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学生要具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可见,语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标志,培养语感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语感首先是对词语的敏感。语感能力的形成与对词语的理解和积累(内化)以及运用(外化)能力密切相关。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过程中,有目的地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语感培养,是语文能力、素养得以提升的基础。下面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例,谈谈在词语教学中对语感的培养。一想象还原,培养形象感  相似文献   

19.
当下的许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常会出现课件内容纷繁复杂和教学方法流于形式的现象。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精讲细问,忽略了语文教学的基础,即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所以,教师当前最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要使语文教学褪去铅华,回归最本质的状态,从多方面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从而学会有效应用词语,以此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词语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词语学习是阅读教学的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对词语学习提出了理解、积累和运用三个层次的要求.在具体的词语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