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适合于素质教育实施的运行机制和导向机制,以保证素质教育始终运行在健康发展的轨道上。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注重学生的礼仪教育。一、实施素质教育要注重礼仪教育的必要性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注重礼仪教育。因此,学校对学生的礼仪教育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可否认,我们的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是一个能为国家和人类作出贡献的人。但是,学生能不能成为这样的人,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师和家长的愿望。由于学校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关系是很大的,因此,要使学生将来成长为有益…  相似文献   

2.
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导游是民间"外交大使"。从导游从业实践和考证的实际中可以看出,道德修养、职业素养、文明教养都来自于礼仪教育。礼仪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和人格教育。对导游专业的学生来说,礼仪教育对就业时的"双向选择"和从业过程中的"窗口"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导游专业应从礼仪素养、礼仪细节、习惯养成等方面渗透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3.
在核心素养体系的建设中应该更加突出和强调学生的道德素养,而道德素养中,学生的礼仪素养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遵循教育规律,运用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民主教育、生活教育理论,催醒学生们内需的种子,刮起体验之风,让"八礼四仪"教育深入学生日常生活,用优雅的"芝兰"环境,浸润学生,让言行生香。  相似文献   

4.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青少年学生养成文明礼貌行为的重要场所,因此更应该把礼仪教育作为新时期、新世纪学校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德育工作来抓。礼仪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多的是以文明行为和礼仪培养为主,是素质教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质”的指标。因此从2004年4月起,我校以“礼仪教育”作为办学突破口,实施礼仪教育校本化研究,使礼仪教育成为外显的、具体的、贴近学生的、有丰富校本资源和载体的“小、趣、近、实、真、鲜、奇”实体,努力营造温馨、文明的德育园地!  相似文献   

5.
陈丽新 《辽宁教育》2013,(8X):68-68
<正>流动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是一项艰难的育人工程,有目的、有计划的文明礼仪教育能使学生正确认识问题,掌握判断是非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一、普及文明礼仪知识,营造学习氛围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文明礼仪知识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教师们充分利用班队会引导流动学生深入学习《小学生礼仪读本》。学习课堂礼仪、服饰仪表、尊师礼仪、同学问好礼仪、集会礼仪等礼仪知识,教师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是我国各教育阶段重点关注的教育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态度、价值观,以促进其在各方面全面发展,以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大学作为学生学校教育生涯结束的最后阶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现代礼仪课程的内容为依托,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综合素质是学校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时代在进步,全面的素质教育是新时代的最新教育要求。本文对现代礼仪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结合进行探讨,首先简要阐述现代礼仪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结合的重要性,之后提出两者具体结合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礼仪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礼仪是一个人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面貌和文化教养的综合反映。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文明素养,也是高校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大学生的礼仪现状的确不容乐观.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在充分认识大学生礼仪教育重要性的前提下,通过制定礼仪规范,提高学生文化底蕴以及开展文化活动等方式加强大学生的礼仪素质。  相似文献   

8.
礼仪是中国从古至今的传统美德,我们中国又被称为礼仪之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礼仪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刚接触知识内心比较单纯,也是接受礼仪教育的最佳时期。在这过程中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素养,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正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发现现在一些中小学生好像没以前的学生有礼貌、懂规矩、讲文明了,待人接物的方式有时让我们不能理解和接受。其中有不少学生穿着随便甚至追求新潮,平时十分注重打扮,偶尔还会浓妆艳抹地上下学……凡此种种,不得不让我们思考:现在的学生到底怎么了呢?是不是我们的教育观念落后了呢?经过思考,我觉得这种现象的产生和存在,与我们教师不注重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有一定的关系。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我们不应使传统的良好礼仪在我们的学生身上消失。为此,中小学教师一定要重视礼仪育人,通过礼仪方面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日常行  相似文献   

10.
礼仪教育是人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历来为我国思想家和教育家所重视。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学校图书馆拥有着成千上万的馆藏,它是一个知识的海洋,又是一个科学的殿堂。学生们进入图书馆以后,就是进入了“人民的终身学校”。图书馆在丰富学生们知识的同时.也能有效地历练他们的礼仪修养。  相似文献   

11.
社交礼仪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在教学中应加强传统礼仪的教育,做到传统和现代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精讲多练,改革考试模式,注重学生养成教育,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礼仪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2.
礼仪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门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明、文化和风尚。礼仪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青年学生是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的群体,具有较好的礼仪教育基础。在他们中普及礼仪教育,建立高雅健康、互帮互助、文明有序的人际关系,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乃至对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这一总体目标,笔者试就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礼仪教育谈几点看法。礼仪教育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展示现代文…  相似文献   

13.
礼仪教育是当代护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在接受医学、护理专业教育的同时,还应当接受一定的护理礼仪教育。好的礼仪修养的养成需要知礼、懂礼。因此,通过开展礼仪教育和教学来丰富学生的礼仪知识,规范其言谈举止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礼仪教育的历史很悠久。当今社会正在积极倡导素质教育,并在大学课堂上进行礼仪教育,凭借礼仪教育来教育学生做人和做事的道理,让他们能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对为人处世的准则加以把握,学习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本文从礼仪同素质教育的重要关系入手,提出了通过礼仪教育提升大学生素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陈茜 《考试周刊》2011,(91):201-20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建设"和谐校园"的重点之一是普及礼仪教育。高等学校的教育要适应社会需要,重视礼仪教育,将礼仪教育融入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当中。要努力建设和谐共进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为礼仪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6.
任何教育,当它成为一种文化,弥散在教育所涉及的所有时间、空间、人员、所有载体中时,这种教育的效果就会发挥到极致。营造良好的充满礼仪文化背景的校园环境是我们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策略。宣传栏中的一个个礼仪小故事、走廊上悬挂的朗朗上口的礼仪三字经、楼梯两侧的礼仪名言,让学生一走进校园就会受到环境的熏陶,从而自觉产生遵守礼仪规范的意识,融入校园礼仪氛围。礼仪文化也正逐渐成为学校文化的主流元素。我们认识到,礼仪教育既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要"导之以行",而其中"导行"的方法尤为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17.
技校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步入社会与人交往的一座桥梁。文章针对技校生的特点,阐述了礼仪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搞好礼仪课程教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素质教育已被纳入我国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范畴,并得到大力提倡.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外在表达教育.没有礼仪教育,素质教育的外化、表达会失去很重要的环节.文章以礼仪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融合为研究内容,将礼仪素质教育放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环境中,希望礼仪素质教育能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发挥基础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汪燕 《职业技术》2012,(7):63-64
自古中国就是礼仪教育之邦,更所谓"知礼通天下,达礼走天下"。礼仪教育在当今的职业教育发展中,更是占有了很重要的地位。职业院校是重点培养直接服务于社会的基本劳动者,所有的专业学习应该从礼仪学习开始。在多年的职业教育中,我们深刻地感觉到职业院校的学生步入学校学习的第一课应该是礼仪教育,其更重要的是通过礼仪教育教学,使职  相似文献   

20.
作为"礼"与"治"的一个微观切入,学校的礼仪教育与学生管理应该是内在统一的.两者在共生和互成的层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但在实践层面还存在着重"治"轻"礼"、缺少双向互动等现象.基于此,我们有必要以提升学生时"礼"的认知而自律、以规范礼仪的行为而使学生他律,同时要合理构建学校礼仪教育和学生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