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护》是丁玲于192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她首次将革命者形象纳入作品中,是丁玲从个人主义文学向革命文学开始转型的标志性作品。作品以五四运动前的社会为故事背景,以瞿秋白和王剑虹的爱情悲剧为原型,借作品中韦护与丽嘉爱情的不幸,来表现当时的社会中恋爱与革命、文学与政治之间是有着无法调和的矛盾的。在20年代"革命加恋爱"创作模式兴盛的时代背景下,《韦护》一直以来被赋予"革命加恋爱"模式小说的内涵,曾一度被定义为"革命加恋爱"小说模式中的不成功之作。然而,《韦护》这部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学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是一般"革命加恋爱"作品中所不具备的,不能够将其简单地纳入"革命加恋爱"范畴中。本文将从《韦护》的文学独特性入手,进一步阐释和解读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2.
丁玲的《韦护》是以瞿秋白和王剑虹恋爱生活为原型,不仅是"革命加恋爱"的小说,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在读者群中,《韦护》这部小说没有引起强烈地反响,甚至带给丁玲诸多的争议。本文从接受美学的文艺理论范畴,从读者接受  相似文献   

3.
魏爱玲 《现代语文》2007,(4):66-66,43
丁玲早期的小说创作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集中于对女性心理、情感欲望的大胆表现和女性命运的探寻。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时代主流话语的转变,丁玲也不自觉地陷入“革命加恋爱”题材的小说创作的模式中,其作品中的政治意识和阶级意识日益突出,性别意识日渐淡化。  相似文献   

4.
《韦护》是丁玲在1929年末发表在《小说月报》上的中篇小说,一经面世就引起了文坛的轰动,最初对《韦护》的解读多认为是"革命恋爱"故事,带有小资产阶级痕迹。但随着研究的深入,《韦护》并非是简单的"革命恋爱"小说,其中蕴含着丁玲独特创作风格。本文将从《韦护》入手,浅谈丁玲笔下与众不同的革命与恋爱。  相似文献   

5.
"革命 恋爱"作为革命文学中出现的一种小说模式,它的出现首先是继承并改造了20年代初期欲望与理性悖论调适的理路--"个人的即社会的".继承主要是对革命与恋爱一致性的认同,改造主要是革命( 阶级革命)获得了包容、决定恋爱的优先性.革命与恋爱的关系经历了从"为恋爱而革命" 到"为了革命牺牲恋爱"的变化,最终在艰难的调适中走向了革命禁欲主义.丁玲的转变, 颇为典型地代表了当时左翼作家自我改造与自觉选择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丁玲革命 恋爱小说中,革命的叙述话语对恋爱的叙述话语构成压制,但表面的压制之下,奔涌着性别潜流,表现在女性性征情欲的鲜明张扬和女性对自己命运的主体把握及女性性别意识的自觉萌发等方面,基于此,即便是革命 恋爱的小说也浓墨重彩着丁玲的性别思考。  相似文献   

7.
丁玲延安时期的小说《夜》是其小说创作上的过渡性文本,也是“革命+恋爱”的另类文本。丁玲在文本中秉承自主意识,同时采取回避绕开和突破超越“红色文艺”的叙事策略,由此在作者主体意识与政治意识、主人公男性革命意识的建构与女性意识的解构中凸显、构成矛盾冲突,形成文本张力的纠结和内在平衡,构成小说精巧的景致和浑融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革命+恋爱"这种小说现象从恋爱到革命的逐渐变化进行了综合考察,并以丁玲的创作转变为个案分析了出现这种转变的外部及内在原因,指出作家在政治观念影响下自觉实施的转变,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分析了此类小说遭到逆转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9.
蒋光慈"革命+恋爱"小说中"革命"与"恋爱"的真实程度一直被无端遮蔽,文本中的那些革命,并没有解决何谓革命,革命的任务是什么,如何革命等一系列棘手问题,对于红色经典来说,不解决这些问题,其经典地位就必然受到质疑;而其所谓的恋爱,更不是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它总是沾染"革命"的光芒。缠夹不清、相互遮盖的革命与恋爱,体现出小说人物对于"革命"与"恋爱"的纠结感。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 3 0年代 ,由于生活中男性 (胡也频和冯雪峰 )的影响 ,丁玲的男性观发生变化。对瞿秋白有了抛弃感情偏见的重新认识 ,具体体现在她的小说《韦护》中。此后一系列的“革命 +恋爱”小说都是以男性做主角的。在具体写法上 ,丁玲倾向于男性化叙事方式。南京时期 ,她进一步尝试用男性第一人称对男性暴力和男性沉沦生活进行揭露 ,出现了“陈伯祥”这样的“多余人”形象  相似文献   

11.
《韦护》是丁玲于192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她从个人主义转向革命文学、"向左转"历程中里程碑式的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丁玲在转型期间复杂的思想内涵。长期以来,《韦护》被认为是趋向"革命加恋爱"小说模式的创作。文章通过女性主义的视角对这一作品进行分析,挖掘其中与同类模式的革命文学的不同之处,旨在探寻丁玲在秉持着革命战胜爱情的目的而进行写作时,不自觉地流露出与创作目的不同的性别化立场,借以展现丁玲在完全汇入革命的洪流前,她从创作之初坚守的女性立场在时代话语的威压下所进行的挣扎与求存。  相似文献   

12.
在“革命+恋爱”小说中,身体书写为我们理解这一类型小说的丰富内容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革命需要身体来进行.身体需要革命来运动,身体与革命是两个互动的因素。身体有着无法被革命话语压抑的言说与诉求。革命叙事不仅对身体进行新的规范,而且生硬得扭转身体的欲望,僭越了身体。  相似文献   

13.
丁玲在左翼革命文学思潮的影响下,主动使自己的创作能够担当起更多的社会意义。她试图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来完成一种"革命话语"的表达,但是,作家的创作意图与文本创作之间产生了裂隙,使得丁玲的爱情与革命的书写方式与其他作家的革命+恋爱小说相异:她以细腻的笔触描述爱情,追求爱情,始终坚持爱情书写并在其中表达她对爱情与革命的双重诉求,而爱情与革命的互动更使爱情有了辩证的思索过程,也有了生命的意义。这种书写因作家对爱情在生命中最美妙情感的体验与感受而情深意浓,也因之使作家的"爱情话语"悄然淹没于"革命话语"中并成为早期爱情书写范式的延续。  相似文献   

14.
王鹏 《文教资料》2013,(35):98-100
土改这一题材的小说创作横跨半个多世纪,从阶级性革命话语叙述到直逼人性的的思考,呈现了两幅迥然不同历史伦理叙事图景.其中解放区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尤凤伟的《一九四八》是前后两个时期描写土改的代表作,相同题材的叙事在伦理立场、善恶表达、人性挖掘以及爱情描写上却是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5.
《湘南学院学报》2021,(4):49-54
"红色经典"小说曾创下了"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的辉煌。如今,延续和传承着这份红色情绪记忆,在市场和影视改编的强力推动下,"新红色"小说创作也丰富纷繁。"新红色"小说延承了"红色经典"以描写革命斗争为题材的特色,其中战争和革命的描写是小说的主旋律。但是,由于当代历史文化语境的重构,以及作者没有亲历过战场等客观条件限制,"新红色"小说以地理文化叙事为基础,其衍生出的话语形式和情感表现,对文本多层次的展开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且与"战争叙事"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叙事立场。  相似文献   

16.
丁玲在延安时期创作的小说《夜》,集中反映了丁玲对于女性、婚姻和政治关系问题的思考。《夜》中几个女性的婚姻结局都不圆满,三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故事似乎昭示了革命不但不能解决婚姻家庭情感和性的欲望,甚或会形成压抑这种趋势的规约性因素和力量。《夜》旨在表现延安革命根据地男性革命者在婚姻家庭情感上存在的理想与现实的烦扰,进而体现丁玲在女性主义和抗日原则、革命叙事与女性叙事之间寻求某种平衡的创作努力。  相似文献   

17.
《月上柳梢》是现代女作家赵清阁在抗战时期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作家通过"抗战加恋爱"的叙事方式将爱情书写和抗战救国结合在一起,不仅是对以往"革命加恋爱"叙事模式的批判性承袭和大胆改造实验,而且与同时期陈铨的"抗战加恋爱"小说《狂飙》相比较,在主题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某些相通之处。通过对《月上柳梢》的分析,一方面我们发现赵清阁在小说创作上的匠心独运,另一方面则让我们从赵清阁与抗战文艺的复杂关系与矛盾处境中,重新审视抗战文艺创作的利弊得失。  相似文献   

18.
在小说《韦护》中,隐含着丁玲自我女性意识的情感理知对话。小说故事文本主要叙写男性革命者在"革命"与"恋爱"冲突中的艰难选择,小说内在写作意图看似源于作者对革命者瞿秋白与王剑虹两人情恋的回顾,实则,小说深层文本潜伏着丁玲对自身情伤的回味、反思以及其由个性主义向革命意识转型前的徘徊、焦虑心态等诸多复杂情愫。在面临日渐形成的遮蔽性宏大革命救亡话语的情境下,作者悄然进行着自我心灵、理性认知的对话,探求合理的自我女性意识言说,并籍此试图走出自我情恋伤悼的情感藩篱。  相似文献   

19.
细节描写是情节组成的一部分,考察“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儿童小说中一些常见的细节设置,儿童游戏天性被改造和规定,青春期的各种复杂情感被抽空和净化,真实心性和隐秘情感的压抑性表达,从而得以更清晰地揭示出当革命历史叙事渗入儿童文学领域,革命历史题材儿童小说模式内部痛苦而扭曲的审美挣扎。  相似文献   

20.
作为最早的一批革命文学家之一,蒋光慈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直以"革命加恋爱"小说创作确立其个人特色与地位,而其在革命理论上的具体内容则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诠释,被遮蔽在左翼主流批评话语之下。与风格鲜明的"革命加恋爱"小说相比,蒋光慈的文艺批评似乎显得缺乏新意,多为对苏联拉普文论的机械照搬,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其为数不多的文论中仔细挖掘出属于蒋光慈个人的独特理解。只有立足于蒋光慈所处特定历史语境并充分地考察他对"革命"的个人化的理解,我们才能完整、鲜活地把握蒋光慈及其创作和批评,同时也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他的"革命"概念具有着形而上的特质,是一个具有内在同一性并混杂其他概念蕴含的集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